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247章 初税亩制2

第247章 初税亩制2(1 / 1)

那士大夫贵族们原来的私田要缴税,岂不是意见大了去了? 当然有意见,而且反对声音是一浪高过一浪。 鲁宣公可不管你反对不反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个敢不服? 但是士大夫贵族们的反对,也仅仅是一时间的。 因为既然实施了初税亩,那井田制还有必要存在吗? 没必要了,鲁宣公一纸命令:原本封赏给你们的井田,即公田,也就算给了你们,成为你们私田的一部分,这总成了吗? 也就是说,土地实现了私有化!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反正无论是原来的井田,还是后来自己开发出来的私田,都叫农田,都是属于个人的。 以前的什么井田产量九分之一上交国家也不需要上交了,你一个大夫家族,拥有多少亩土地,就按一定的税率上交给国家得了。 至于收成高收成低,与国家无干,一看老天爷是否来个风调雨顺,二看你的农业生产技术是否够水平。 那拥有田地的士大夫贵族们除了更好地守着祭祀之礼外,还要努力提升自己家族的农业生产技术。 一方面增加收成,另一方面继续开发土地。 而这个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就是初税亩制度的积极效果之一。 那对于在土地上劳动着的人们呢? 士大夫贵族们为了鼓励其生产积极性,当然也会采取一定的奖励政策。 直到后来,终于出现了士大夫贵族们将自己的这些田地承包给农民! 从此,不再由家族出面组织规模化的农业生产,而是由农民自己去组织耕作,秋后上交一定比例的收成。 这叫土地承包制,由此产生了地主阶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初税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私田开发,那很多人都去开发土地了。 除了贵族阶级不断开发土地外,有能力的平民也懂得开发啊。 这些平民就从原来没有一寸土地,最后拥有一定的土地,这些土地就成了平民的私有财产。 平民之间的互相关系,使这些私有财产通过某种形式进行交换。 于是,一部分平民的土地越来越多,最后跻身进入地主行列! 从此,对于土地的追求,就成了国家的直接需要! 以前的战争,只是为了一个面子,为了一点礼仪,为了让对方服输认错。 以后的战争,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而不是一个两个城邑! 国家的概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国家不再是以城市这个点的形象出现,而是以一片片土地形成的区域存在! 为了保护这些属于自己国家的区域,边境线的概念也就慢慢出现了。 对鲁国来讲,初税亩的推行,不但使鲁国大大增加了国库收入,而且由于一大批本属于一些自由民甚至野人的私田,为测算缴税基数而需要重新测量登记,使他们顿时有了户口! 这意味着什么? 至少季孙行父惊喜地发现,原来鲁国的人口远远不止原先在册人数了。 原先登记着的是一百个数量级,其实现在早就超过了两百个数量级! 好处多了去了! 于是,原先的反对声音慢慢消失了。 一大批有能力开发土地的自由民也得到了实惠,他们不但拥有了自己的土地,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还解决了户口问题,对国家的归属感也油然而生。国家的兵源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全国所有的土地,原本都是属于国君的,一代代国君将土地不断分封给了士大夫家族。 但其土地所有权仍旧是国君的,自己仅留下自主经营管理的一部分,这就象周王室分封诸侯一样。 现在好了,在国家层面上承认这些土地归了私人,包括原来的井田以及大家自己开发出来的土地。 国君手头自主经营管理的那部分土地半亩也没减少,除非今后继续封赏功臣。 但极大地增加了税收,甚至增加了人口。要知道,人口那是当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 拥有土地的士大夫贵族阶级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原先的公田归了自己,开发出来的私田也得到了国家的承认,这弥补了增加了原先私田不用缴税而现在要缴税的损失。 有能力的贵族,通过收购、兼并、侵占等形式,使自己的家族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多,从属于土地上的民众也越来越多,这就加速了豪门地主的形成。 用高大上一点的话讲,那就是地主阶级的形成。 地主阶级那是代表着封建社会的概念,所以再高大上一点,就是这个初税亩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 封建制的形成,又有再高大上的意义出来了,什么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生产关系向生产力相适应云云。 这些我们不探讨了,什么奴隶制封建制,研究来研究去甚至争论来争论去,那都是大人物们专业人士们研究的领域。 咱就一句话,怎样对老百姓最有利,那就是好制度。 但现在,对鲁宣公来讲,国家急需要钱的问题,居然得到了解决! 这就够了! 对季孙行父来讲,他的这一举措,使他本人迅速获得了民心,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甚至,他已经隐隐感觉到,包括季氏家族在内的各大家族,都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好处。 但谁也没想到,真正受到影响的,是表面上获得了直接好处即增加了收入的鲁国公室!

最新小说: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