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246章 初税亩制1

第246章 初税亩制1(1 / 1)

初,即开始。税,即收税。 初税亩的意思就是开始按农田的亩数收税。 也就是说,公元前594年冬,鲁国开初实施按拥有田亩的数量收税的制度。 难道以前不是按田亩的数量在收税? 是的,因为几百年以来,列国诸侯实施的都是井田制。 所谓井田,即用于耕作的农田,平均分成九块,周围八块是属于个人的,中间那一块是属于国家的。 春季,人们在这个井田上将种子播下去,到了秋季收割时,中间那块地的产出要交给国家。 这就是井田制下的赋税制度。量化来讲,就是九分之一的税率。 这个九分之一的税率,如果整片农田丰收,那国家得到的也多;如果歉收,那国家得到的就少。 如果遇上灾害,这片井田颗粒无收的话,那国家也只能得到个屁。 几百年来,列国诸侯都这样过来,貌似没有什么问题。 但鲁国现在碰上问题了,由于经常遭受灾害,所以大部分的井田居然都颗粒无收了,能够供奉给国家的当然少了,有时甚至一粒米都没有! 想想前几年,鲁国太后敬赢去世时,鲁国的国库,居然连用于葬礼的麻绳都没有,就是因为农田上可以产出的麻,因为灾荒而没有收成! 也就是说,随着灾害频频发生,国家越来越穷,你鲁宣公的公室财富也越来越少。 鲁国这些年之所以获得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主要的就是靠贿赂或进贡齐国晋国这些大国得来的。 现在国家没钱了,拿什么去贿赂,去进贡? 那怎么办?怪老天? 但怪老天是没有用的,但凡灾荒年景,对老天非但不能怪,还得用上等的牺牲去祭祀。 季孙行父亲自下农田作调研,结果他发现,国家虽然在灾荒中过得很苦,但许多豪强地主,也就是世袭的士大夫家族,并没有因此而过不下去。 他们虽然也因为遭灾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但或多或少是有着收成的。 他们为什么有收成? 因为他们有一些农田,是不需要向国家缴税的! 这些不需要向国家缴纳一粒米的农田,不是国家封赐给他们的井田,而是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土地! 由于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土地,所以这些土地就叫私田。 所谓自己努力得来的,是这些农田不是国君赏赐的,而是自己开发出来的。 私田不需要缴税,这就意味着在同样的灾害年份,这些士大夫家族就把主要的精力用于保护好经营好自己的私田。 如大旱之年,挑水浇灌的绝对不是井田,而是私田。 就这样,尽管十分不容易,但至少保证了自己的私田有一定产量。 而且,这些产量,十足十都是属于自己的,不需要缴纳一粒米给国家。 那在丰收之年呢? 丰收之年更不用说了,大家将主要的劳动力都用于自己的私田。 同样是丰收年,但私田的作物产量往往高于井田的作物产量。 原因就在于,井田产出的九分之一要交给国家,而私田产出的一丝一粒都是自己的。 大家都会算这笔经济帐,所以生产的积极性当然得用于完全属于自己的那些农田上。 相对的,对井田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就降低了。 季孙行父在调研中还发现,其实鲁国可用于产出作物的土地,早就超过了原先统计册上的井田了! 也就是说,历史演进到了这个时候,私田的数量越来越多! 季孙行父的调研工作非常扎实,他详细分析了私田越来越多的原因。 一句话,人们开发农田的能力提升了。甚至,原来一些被认为不宜耕作的土地,到了现在,居然可以用于耕作了! 用现在的话讲,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什么叫原来不宜耕作的土地? 我们前面讲过,远古时代,人们最先是靠采摘野果、草籽和狩猎,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 到后来,人们发现,捕获来的一些兽禽可以人工养殖并驯化,于是就有了养殖业。 一些野果草籽也可以种植,于是就有了种植业。 其中种植的要求是很高的,如至少要有光照和水源。 于是,最早的文明,即以农业为基础的远古文明,就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 如中华文明往往是源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古巴比伦文明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即两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源于尼罗河,古印度文明源于恒河流域等,甚至古印加文明也与亚马逊流域有关,尽管那里因为原始森林过于茂密导致光照成了问题。 也就是说,靠近水源对于农业生产很重要,这是夏商周以来人们都知道的。 由于生产技术受到限制,所以大周王朝治下的列国诸侯,其农田最初基本都是靠近某条河流的。 而且,由于生产技术较为落后,要组织起农业生产,并非是普通老百姓可以实现的,这主要涉及到灌溉,需要修建阡陌相连的水渠。 我们所说的井田,三纵三横将一片土地给分割成九块,这个分割线的基础,就是一条一条的水渠。 当水能够到达,那这块农田是可以产出作物的有效土地。否则,就是一块废地,白送给你也没用。 所以,千百年过来,大家都知道,井田制是最理想的土地制度。 大家都觉得不错,国家的农田分给士大夫贵族们,士大夫贵族们靠着其家族的雄厚人力财力物力,组织统一的农业生产劳动,产出的作物,拿出九分之一给国家。 国家得到了一部分税收,士大夫贵族们得到了主要的收入,在土地上劳动的人们依附于士大夫贵族们也有一定的收入。 井田收入就这样被分成三部分,国家、地主、农民各得一部分。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那些本远离水源不宜耕作的土地,居然也可以被开发成可以耕作的农田了。 这些技术包括灌溉技术的提升、打井技术的出现等。 甚至原本需要诉诸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大规模农业生产劳动也不需要了,因为铁制农具的使用、畜力代替人力等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推广! 一户家族、几户农民就可以实现耕作! 那还用多说什么?将这些土地开发起来啊。 而且,由于这些土地不是国家封赏的,谁开发了就属于谁,而且不需要缴税! 于是,私田得到大面积的开发,可用于耕作的土地越来越多! 大周王朝的天子,以及列国诸侯们原本只盯着自己手里的井田帐册,以井田量获得收入。 如鲁国原来总以为自己只有一百个数量级的井田,鲁国就有一百个数量级的井田税收。 但如果算上那些私田,至少有五百个数量级的农田! 那如果那些私田都收一点税,国家岂不是有钱了? 国家不但扩大了税源,而且原来所谓的在井田上生产劳动积极性不如私田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这,就是鲁国执政上卿季孙行父在经过详尽调研的基础上,最终正式向鲁宣公提出实施初税亩的来龙去脉! 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国库没钱的问题,直接导火线就是最近几年连续遇上灾荒!

最新小说: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 火枪洗明路 云落流霞映山天 黑龙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