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291章 鲁国服丧使用麻绳束发

第291章 鲁国服丧使用麻绳束发(1 / 1)

这是臧孙纥第一次亮相春秋江湖,我们先介绍一下这位仁兄。 臧孙纥,鲁国前执政上卿臧文仲之孙、前卿大夫臧孙许之子。 公元前587年臧孙许去世后,臧孙纥继承臧氏家族宗主,并进入鲁国卿级班子,担任鲁国大司寇。 注意,鲁国已经很多任国君以来,臧氏家族宗主貌似一直担任鲁国大司寇之职。 这一次,鲁国对莒国、邾国用兵,由于执政上卿季孙行父年老,上卿仲孙蔑陪鲁襄公出使晋国。 国内需要叔孙豹具体负责太后定姒的丧事,所以就由臧孙纥率军出征。 臧孙纥显然不是带兵打仗的料,他在春秋江湖的第一次亮相,以鲁军统帅的身份与莒、邾联军作战。 莒、邾联军见鲁军来了,立即撤退。 这意味着鲁军救援鄫国的战略目的已经实现,按理,鲁军及时撤军即可。 但臧孙纥犯了贪功冒进之错。 他见莒、邾联军不敢与鲁军交战,以为惧怕鲁。 所以,臧孙纥指挥鲁军趁势侵入邾国,意图一把将邾国给扇疼了,省得以后再敢随意欺负弱小的鄫国。 谁料,邾国见鲁军居然侵入到了自己的国家,顿时火大了。 敢来侵略咱邾国?咱邾国是那么好欺负的? 那就打吧。 公元前569年冬,鲁、邾两国在狐骀决战,结果鲁军大败。 狐骀,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当时属于邾国境内。 史料记载,这次鲁军败得非常惨,惨到什么程度呢? 史料都不好意思记录鲁军阵亡将士人数,只记录了由于鲁军阵亡人数太多,败军回鲁国后,鲁国国内居然一时来不及制备足够的丧服! 当时,人死后,其亲属就得穿丧服,根据死者的不同身份确定着丧服的时间。 如儿子为父亲服丧,得穿三年丧服。 但这一次,由于鲁军伤亡人数太多,国内的丧服不能满足需要。最后许多阵亡将士的亲属不得不将丧服简化,代之以麻绳束发。 用当时的话讲,着髽,即用麻绳束发。 凡是大街小巷看到有人着髽,意味着此人正在服丧。 而迎丧用髽,即服丧用麻绳束发这个风俗,也就慢慢流传下来。 可怜的臧孙纥,第一次亮相春秋舞台,就因为这一仗失败搞得灰头土脸。 而且鲁国人还编了民谣来讽刺臧孙纥:“臧之狐裘,败我于狐骀。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使我败于邾。” 什么意思? 臧氏那个穿狐裘的家伙,让我们在狐骀失败。 我们的国君实在太小了,所以才会用那个侏儒。侏儒侏儒!让我们败在邾。 据说,臧孙纥是一个小矮子,失望且愤怒的鲁国人就拿这个来讥讽他。 公元前568年春,仲孙蔑陪着鲁襄公从晋国回到鲁国,见此情形,也难过万分。 但鄫国的事既然鲁国管了,就要管到底。再说,这毕竟是有利鲁国的事。 那鄫国国内呢? 那位彪悍的鄫国后夫人见鲁军吃了大败仗,更加忘乎所以。 此时的鄫国国君已经去世,而鄫国世子巫根本不敢回国,只能呆在鲁国。 莒国一看,乐了,敢情你鲁国就这熊样啊,居然被邾国打得满地找牙,那咱莒国也来个落井下石吧。 莒国的落井下石,当然离不开鄫国后夫人的阳谋。 鄫国后夫人与娘家莒国人一商量,干脆就不鸟那个世子巫了。要不,就立自己的女婿为国君得了? 鄫国的形势让鲁国非常焦虑,不行,得赶紧将接纳鄫国为鲁国附庸的事给确定下来,并公而告之。 这个确定下来,就是鲁国与鄫国必须赴一趟晋国,在相关文书上,由晋国国君晋悼公签字。 没有晋国的同意,鲁国不敢有半点举动。 晋国口头是同意了,但没有正式文件,所以现在必须赶紧将正式流程给走完。 公元前568年夏,鲁国派出上卿叔孙豹带着鄫国世子巫再次赴晋国。 一路上,两人均忧心冲冲。 世子巫当然是郁闷的,因为自己在鄫国无法立足。 国君父亲去世后,自己作为世子非但居然没有被鄫国公卿大夫们扶持继位,还不得不流亡鲁国。 原本以为有了鲁国的庇护,莒国不敢乱来。 谁知鲁军却被打败了,而且败得很惨。短期内,鲁国是根本没法依靠了。 叔孙豹的郁闷,当然也是因为臧孙纥率领的鲁军居然被打了个大败。 就算是这次晋国之行,鄫国顺利成为鲁国附庸,但鲁军能够保护鄫国了吗?实力不够啊。 突然,叔孙豹眼睛一亮,计上心来:鲁国实力有限,但晋国是超级大国。如果这一次赴晋国,先将鄫国归鲁一事手续办妥,对外却宣称鄫国是受晋国直接保护的中原诸侯联盟盟国,那你邾国也好莒国也好,还敢乱来? 也就是说,鄫国成为鲁国附庸是鲁国与晋国的私下协议。而在明面上,必须让列国诸侯知晓,鄫国光荣加入中原诸侯联盟! 想到这,仲孙蔑就对世子巫道:“世子勿用担心,此次赴晋,临行前,季孙、仲孙已与豹商定了,贵国成为敝国附庸一事,由晋侯确定下来。 同时,豹会请求晋侯同意让贵国成为诸侯联盟盟国。 这样莒、邾等国就不敢再非法干涉鄫国内政,世子回国继位就不成问题了。” 世子巫听后大喜,尤其当他听叔孙豹说这是鲁国执政上卿季孙行父的主意,又想起自己逃到鲁国后,正是这位鲁国上卿对自己格外关心,一直在为鄫国努力着,心头不由对季孙行父感激万分。 晋国非常大方,晋悼公答应了鲁国提出的要求,正式签署了鄫国从此成为鲁国附庸的相关文件,也同意了在接下来的诸侯会盟中,允许鄫国以独立诸侯的身份参会。 接下来的诸侯会盟,是指公元前568年9月的戚地之会。 前面我们讲过,由于晋国在晋悼公的领导下,在晋楚争霸中几乎全面压制了楚国,原本是楚国阵营的陈国就以实在不堪楚国令尹公子壬午的无度盘剥为理由,背叛楚国,归顺晋国。 楚国国君楚共王在处决了令尹公子壬午的同时,当然也不甘心放任陈国背叛,举兵讨伐陈国。 陈国紧急向晋国求援。 晋国主导的中原诸侯联盟刚吸纳了陈国为新的盟国,当然要大力救援。 于是,晋国向列国诸侯发出通知,于公元前568年9月,赴卫国的戚邑开会。 戚邑,即今河南省濮阳市新市区。 参会的诸侯有晋国、鲁国、宋国、陈国、卫国、郑国、曹国、莒国、邾国、滕国、薛国等国君。 齐国和吴国虽然国君因事因病未能亲自参会,但均派出了重要代表参会。 这是一场规模盛大的中原列国诸侯联盟会议,令列国诸侯颇感意外的是,外界一直在传的鲁国附庸鄫国世子巫也参加了会议! 这是几个意思? 看来,外界传言就只能是传言,鄫国几时成了鲁国附庸? 如果成了鲁国附庸,那鄫国根本没有资格参会好不好? 显然,鄫国此次能够参会,肯定是晋国的安排。这充分说明晋国已经承认鄫国加入了中原诸侯联盟。 晋悼公还公开宣布,鄫国虽然加入了中原诸侯联盟,但一应对外事务,均应听命鲁国。

最新小说: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