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290章 鄫国主动成为鲁国附庸

第290章 鄫国主动成为鲁国附庸(1 / 1)

前面,我们讲到了鄫国积极要求成为鲁国的附庸国,这事我们一定要好好说说。 鲁国有一个邻国叫鄫国,是一个夏朝时就存在的古老姒姓诸侯。 到了春秋时期,鄫国已经完全衰落了,夹在大国争斗中间艰难生存。 春秋史上的鄫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经常遭受南方淮夷的欺负,鄫国就积极融入中原诸侯联盟。 早在公元前644年12月,当时还是齐桓公称霸江湖时代,鄫国向齐国求援,齐桓公联合了鲁、宋、陈、卫、郑、许、邢、曹等八国帮助鄫国修筑城墙。 可惜的是,这次援助鄫国的行动却是虎头蛇尾之举,鄫国城墙修筑一半,从各国征调来的役人居然逃了。 这也被认为是齐桓公霸业开始衰亡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跳出来争霸。 公元前640年6月,宋国召集诸侯会盟,居然在盟会现场将鄫国国君抓了起来,以祭次睢之神的名义,将鄫国国君杀死用于祭祀。 公元前591年7月,邾国侵略鄫国,将鄫国国君抓了杀了。 当时鄫国便曾经向鲁国求援,并表示愿意成为鲁国附庸。 反正这个鄫国,着实可怜。 春秋走到了这个时候,鄫国又摊上了大事。 这一次,首先是鄫国自己内部发生了重特大事件,这对鄫国来讲是巨大内忧。 然后是强邻莒国自认为有点实力了,意欲谋求小地区霸权主义,这对鄫国来讲是巨大外患。 内忧外患下,结果导致鄫国陷入危亡。 我们先讲鄫国内部的事。 这个内部的事,又是女人惹出来的事。 鲁襄公的母亲定姒,即鲁成公的夫人,是莒国长公主。 这个莒国长公主,就是前面讲过的去世时要走了季氏家族的几棵槚树作棺材板的那位。 定姒还有两个妹妹,同时嫁给了当时鄫国国君,一个成了鄫国夫人,一个作为媵女,成了鄫国国君的妃子。 也就是说,鲁成公与当时的鄫国国君是两连襟关系。 鄫国夫人生下一个儿子,名巫,被立为鄫国世子,即鄫世子巫。 生下儿子不久后,鄫国夫人因病逝世。 由于其妹妹以媵女身份作为鄫国国君的妃子,按惯例就转正成了鄫国夫人,这里我们简称为鄫国后夫人。 鄫国后夫人却没生出儿子,倒生了个女儿,即鄫国公主。 这位鄫国公主后来嫁到了莒国,即鄫国后夫人的娘家。 据说,鄫国后夫人非常剽悍,她借着娘家莒国的后台势力,对已经丧母的世子巫百般打压,目的就是牢牢把控鄫国朝政。 世子巫无法在自己的国家立足,就到鲁国寻求帮助。 当时,鲁国周边几个诸侯国关系非常复杂,具体来讲就是齐国、邾国、莒国、鄫国、郯国、小邾国等国。 相比而言,齐国最强,鲁国次之,邾国与莒国再次之,至于郯国、鄫国、小邾国等国,那是最为弱小。 在整个春秋江湖,相比晋国、楚国、齐国等大国来讲,鲁国算是弱小的。 但放在山东半岛,鲁国也算是第一方阵的,邾国、莒国算是第二方阵,郯国、鄫国、小邾国等算是最后梯队。 反正春秋江湖就是这样一个大鱼下面有小鱼、小鱼下面有虾米的态势。 鄫国一直以来奉鲁国为尊,自觉不自觉地视鲁国为宗主国。 但邾国、莒国这两国觉得自己的胳膊也比较粗,总想着把郯国、鄫国等国视为自己的附庸国。 所以,当鄫国自觉要求成为鲁国附庸国时,莒国和邾国就非常生气。 在春秋历史上,鲁国与邾国、莒国都有历史遗留问题,都有矛盾纠纷,互相之间也曾刀兵相向,关系一直不太好。 现在,鄫国世子巫跑到鲁国,当时鲁国执政上卿季孙行父尚在人世,亲自接见了世子巫。 世子巫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诉说了自己在鄫国的遭遇,季孙行父非常同情,决定接纳鄫国为鲁国附庸。 有了鲁国的保护,你莒国就不敢乱来。 莒国如果老实了,那鄫国后夫人也就不敢乱动了,鄫国世子巫可以顺利继位为鄫国国君。 鄫国成为鲁国附庸,并不是鲁国和鄫国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就可以了。 当时中原诸侯联盟盟主是晋国,此事必须要得到晋国方面的点头同意。 唯有这样,那鄫国今后就可以不用向晋国纳贡,而只向鲁国纳贡即可。 所以,公元前569年冬,在季孙行父的安排下,仲孙蔑陪着鲁襄公专程去了一趟晋国,请求晋国国君晋悼公同意鄫国成为鲁国的附庸。 谁知晋悼公表示不同意! 其实,换作是笔者我,也肯定不同意啊。 原本鄫国的贡赋是交给自己的,现在居然平白无故地要交给别人去了。 而且这个别人居然还来对自己说,谁同意谁就是傻瓜。 晋悼公对鲁襄公和仲孙蔑道:“地区稳定是很重要的,如果政局有了变化,那就势必影响山东的稳定,鲁侯是否考虑过齐国、莒国、邾国等国的态度呢? 如今,世界局势复杂得很,贵国还是不要生事了吧。” 鲁襄公当然还是一小屁孩,什么也不懂。 此时仲孙蔑就代表鲁国,再次向晋悼公请求,要求晋国务必答应鲁国的这一请求。 仲孙蔑对晋悼公道:“禀晋侯,敝国虽然不易,四周都是敌人。 但仍旧能够做到一直以来对贵国忠心耿耿,对晋侯您的命令从来都是坚决贯彻执行,从来没有半丝懈怠。 可以说,敝国是贵国在山东最可靠的盟友。 如果忠实可靠的盟友实力强大了,那将大大有利于盟主。 如果忠实可靠的盟友实力衰弱了,那将大大不利于盟主。 那个鄫国,从来都未曾进贡贵国,贵国答应鄫国成为敝国附庸,于贵国来讲没有半丝利益损失,却有利于敝国实力增长,贵国为何不答应呢? 外臣请晋侯无论如何要考虑一下吧。” 晋悼公一听,有道理啊。所以,就口头同意了鲁国的请求。 也就是说,鲁国接纳鄫国为附庸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得到了晋国的同意。 但这个同意,必须要有一个合法的、公开的程序向列国诸侯宣布,这样莒国和邾国就不敢有意见了。 但邾国和莒国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才不管你鲁国是否去请示过晋国了。 反正至少这个时候鄫国成为你鲁国的附庸并未公开化,那何不抓紧坏了你鲁国的如意算盘? 所以,关于鲁国接纳鄫国为附庸一事,一边是鲁国人还在忙着向晋国请示,一边邾国和莒国组成联军,向鄫国发起了进攻。 小样的,你居然未经老子同意,直接找鲁国抱大腿?鲁国算哪根葱? 史料记载,公元前569年冬,莒、邾两国联军进犯鄫国。 鄫国立即向鲁国求援。 鲁国当然要救了,鲁国卿大夫臧孙纥率鲁军救援鄫国。

最新小说: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 火枪洗明路 云落流霞映山天 黑龙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