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269章 晋国讨伐铁杆盟友宋国

第269章 晋国讨伐铁杆盟友宋国(1 / 1)

只是,当时作为三桓之首的季氏家族宗主季孙行父,没有注意到叔孙侨如的这个想法。 在季孙行父看来,三桓必须团结起来,才能够在复杂的鲁国政坛上成为常青树。 正是因为对叔孙侨如不设任何堤防,所以当叔孙任如不断取得功劳时,季孙行父非但没有看法,反而很欣慰。 毕竟,此时的鲁国,表现抢眼的并非是代表鲁国公室的子叔婴齐,甚至连传统世族臧氏家族也不敢过多表现。 对了,大司寇、卿大夫臧孙许于公元前587年去世,此时的臧氏家族由臧孙纥继任。 唯有三桓,即季氏、叔氏和孟氏,不断在鲁国人面前露脸。 看看,这一次,三桓家族又露脸了。 只是,在叔孙侨如看来,并非是三桓露脸,而是叔氏家族露脸。 因为自己代表叔氏家族又将为鲁国立下不世功勋。 这个不世功勋,就是鲁国于公元前585年春,叔孙侨如率军灭了鄟国! 鄟国完全被鲁国吞并,成了鲁国的鄟邑。 鄟国与郯国相邻,是殷商以来的一个小国,春秋时一直是鲁国附庸,大致位于今山东省郯城县沭河以东部分、临沭县石门乡部分和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的部分村庄。 鄟国邻沭水而建,国力弱小。但土地肥沃,庄稼旺盛,水草丰美,牛羊成群,适宜发展农业经济。 鲁国为何选择在这个时候吞并了鄟国? 原因也很简单,鄟国位于邾国、鲁国的东南部之间,与郯国相邻。 鄟国虽为鲁国附庸,但对中原诸侯来讲,是传统意义上的东夷小国。 春秋走到现在,中原列国诸侯都在有意吞并周边小国,这是不断壮大自己的需要。 鲁国如果不及时取了鄟国,极有可能会被其他国家利用晋国与楚国争霸的矛盾捷足先登。 不管如何,春秋就是一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江湖。 对鲁国来讲,赶紧趁楚国、晋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不注意的时候,及时为自己捞一把最实惠。 叔孙侨如,当然又立了大功。 不断立功的叔孙侨如当然还有大动作。当然,此时的他还在积累着自己的势力,我们先不提。 因为此时要提的,是宋国的事。 宋国又出了什么事? 原来宋国出现了内乱。由于内乱,又使宋国无暇于盟主晋国的命令。 结果晋国火大了,于是鲁国就接到了命令,讨伐宋国。 我们细细说一说这前因后果。 说起宋国的事,就得从楚国先君楚庄王在世时说起了。 当时,楚国取得了对晋国的泌地之役大胜,也成就了楚庄王的春秋霸主之功业。 楚庄王并非是一个穷兵黩武的楚王,他的志向是天下和平,努力借着楚国之威,通过交好列国诸侯实现自己的天下和平梦想。 公元前594年,楚庄王派大夫申舟出使齐国,意欲结交齐国。 申舟的这趟差事必须经过宋国,结果由于没有办理借道手续,楚国大夫申舟居然被宋国人给杀了。 这令心存和平梦想的楚庄王大怒,立即率楚军北上,围攻宋国。 宋国在楚军的强势攻击下,损失惨重,甚至都城商丘由于被围困长达九个月而断粮,到后来竟然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状。 在晋国无力救援、自身实力不济的情况下,宋国被迫向楚国投降。 但楚庄王并未因此而灭了宋国,而是与宋国盟誓。其中一个条件是宋国执政上卿、右师华元必须赴楚国成为人质。 但是,华元作为宋国右师,国君之下的第一号人物,怎么可能离开宋国? 后经商楚国,最终改成了由宋国公室子弟公子围龟代替华元赴楚国为质。 公子围龟本来作为宋国公子,在宋国享受着美好生活,现在居然天降大灾,自己被作为人质赴楚国,内心对华元当然非常怨恨。 但当时的他无可奈何,只能屈从命运的摆布。 就这样,公子围龟在楚国呆了整整八年! 这八年,公子围龟非但没有好好学习楚国的文化与技术,去考察楚国的风土人情与治国理政经验,反而是每天积累着对华元的怨恨。 据说,公子围龟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早上起来洗脸时,对着脸盆狠狠地吐一口气,说一句话: 华元你个王八蛋,等老子回到宋国,第一个就收拾你! 现在,公子围龟终于回到了宋国,他对华元的报复行动就即将展开。 华元呢?他一心为国,根本没想过公子围龟居然有意害他,反而怀着对公子围龟的感激之情,专门安排了饭局,热情邀请公子围龟喝酒。 公子围龟就对华元道:“右师大人如果真的要对在下表达感激的话,那在下就提一个要求,希望右师大人能够答应。” 公子围龟提出的要求,就是允许华元同意自己可以带着甲士出入华元府第。 华元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但宋国国君宋共公却警惕起来,直觉告诉他,这个公子围龟要搞事。 既然你想搞事,破坏宋国的安定团结,那寡人就搞死你! 于是,还没等公子围龟动手,宋共公就先下手为强,来了个斩首行动,将公子围龟给干掉了。 公子围龟虽然被干掉了,但他的势力没有被干掉。 正在这个时候,晋国由于郑国的归顺,组织了虫牢会盟。 当时参加的诸侯有晋国、郑国、曹国、鲁国、宋国、卫国、邾国和杞国等诸侯国君。 当时晋国一看,到会的诸侯不少,内心非常高兴。 但想想还是有一些诸侯国尚未参会,所以参会的诸侯举行完盟誓后,晋国认为有必要趁机再发出一些通知,希望更多的诸侯能够参会,以壮大晋国的威势。 这样一来,会期就会无限期拖延。 与会的诸侯倒没说什么,反正此时的国内无鸟事,但宋共公就开始焦虑了。 因为公子围龟的事尚无完结,担心自己离开宋国太久国内会生乱,于是宋共公急着回国。 宋共公向晋国表示,自己不能再在虫牢这个地方呆下去了,必须及时回国,然后就与列国诸侯告别,回到了宋国。 宋共公走了,那再次盟誓少了一个重量级诸侯,还有必要吗? 也就是说,堂堂中原诸侯盟主晋国提出要再次举行盟会的事,被宋国搅黄了。 晋国火大了,自己好不容易又邀集了一班小兄弟开个会,你宋国居然这么不给面子。 既然你不给面子,那就教训教训你宋国。 就这样,八年前刚刚遭受了超级大国楚国重大打击的宋国,为这屁大一点事,又遭到了另一个超级大国晋国的沉重打击。 公元前585年春,晋国、卫国、郑国以及归附晋国的三支戎狄武装联合讨伐宋国。 这个时候鲁国在干什么? 鲁国正忙着攻占鄟国,所以并未出兵。 但宋国是好惹的么? 晋国满以为宋国不堪一击,谁想宋国打人不行,但挨打的能力是世界顶尖的。 结果,宋军据商丘城高墙坚而守,硬是不肯屈服,不愿认错。 那就继续打! 到了公元前585年秋,鲁国终于完成了吞并鄟国的行动,随即参与到了讨伐宋国的军事行动中。

最新小说: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