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莫非王臣 > 第69章 卷1-66章 蒲无伤 ? 贰(下)

第69章 卷1-66章 蒲无伤 ? 贰(下)(1 / 2)

缓缓地,镐京城三个朝北的城门徐徐打开。三股队伍徒步走出三个城门,朝王师而来。召公虎以目示意程伯休父,程伯休父当即下令全军将士下马、下车,并让士兵把装载周王灵柩的车队推到队伍最前方。

只见从正门中,有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率队走出镐京城,右手牵着一位和方兴年纪相仿的少年。

方兴知道,这位老者无疑就是太师周公御说,他是同召公虎共和执政的股肱之臣。他身边那位少年身着斩衰丧服,手持苴杖,头戴麻帽,麻绳为缨,早已泣不成声。

丧服上衣曰“衰”,即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而成,服丧者穿着不同形制的丧服,表示同死者的亲缘亲疏。

所谓“斩衰”,即丧服斩断处外露,且不修饰边幅。这表示服丧者因哀痛过甚,而无暇衣着,故用刀胡乱斩断麻布后,就披到身上。

方叔看这少年也就十五、六岁年纪,身材颀长高大,唇红齿白目如朗星。按照周朝丧礼,服“斩衰”之人一般都是逝者配偶、子女,由于周王胡之王后和太子都早于天子而去,方兴心想,此人便是王子姬友无疑。

方兴不禁感慨:“王子友英姿勃发,颇与乃父有几分神似。”

在周公御说和王子友身后,中间城门又陆续走出一队身着丧服、神色哀戚之人。这些人大多为周王亲胄、前王诸子、周王后宫旧妃嫔一众人等,各服“大功”、“小功”等丧服,啼哭而来。

至于左侧城门,迎丧队伍大多为畿内诸侯或是封地领主组成,算是周王室的同宗族人;而右侧城门走出的迎丧队伍,则都是周王廷众卿大夫、各诸侯国派来吊丧的卿大夫使臣组成,阵势庞大。

迎丧队伍缓缓走到了周王胡灵柩面前,按远近亲疏分列排开,朝灵车倒头叩拜,放声大哭。哭声盘旋在镐京城上空,久久未消。

哭了将近半日,待到吉时已到,周王灵柩这才得以入城。城门大开,载着灵柩的车队缓缓驶过镐京城主干道,直奔太庙而去。

依周礼,周公旦对王城规制有严格要求:

国都方方九里,每面开三个城门,合计十二个城门,城内南北经线向街道九条,东西纬线向街道同样九条。

通向每个城门各有三条平行街道,祖庙建在东,社稷坛建在西,左右对称。朝廷在王宫南面,宫殿大门向南,官市则在王宫北面。王城布局之严谨,规划之方正可见一斑。

进入王城中轴线后,严阵以待的虎贲师接管了周王灵柩,虎贲师乃是周朝王宫的亲卫队,只有他们能出入王宫、祖庙、社稷坛附近。

最新小说: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