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科幻未来 > 孤独冠冕 > 第443章 终焉之空

第443章 终焉之空(2 / 2)

但后来……我才发觉那是以第一人称所写的“日记”。

不……

最初的那篇,确实像是日记。

但后续的部分……更类似于化为文字的她于梦世界的所思所想及见闻。

阅读着那些文字……

便宛若打开了一本书籍,欣赏着其中所写的故事。

Miku酱……就恍如成为了书上所写的角色一般,在不可视之细线的操掌之下起舞着。

作为戏剧的主人公,也是物语中的人物……

向着早已注定的结局挣扎、前进。

那么我……会不会也是某本书里的角色呢?

倘使真的是如此的话……

那又会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倘使降生在这世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本书籍,其于人间所经练的事象尽将化为纸页上的文字……

那么……

在世界的尽头,一定存在着一座存有这世上一切物语的图书馆……

而死亡也不过是每一则故事不变的结末……

“世界的尽头……图书馆……书籍……故事……结末……”

仿佛正有……什么东西……从头脑中……破壳而出……

“呐,这就是你故事的结末呢。”

宁静的声音……

透明般的眼瞳……

仿佛知晓一切、注视着一切的她……

我无比厌恶……

……

诚然,无论是谁往水面上看,他都会首先看到自己的脸。无论是谁亲自去看,他都会有与自己对峙的危险。镜子不会阿谀奉承,它忠实地显现映照其上的一切;换言之,映照出我们从未向世人展示过的那张脸,因为我们盖之以人格面具,即演员的面具。但是镜子位于面具之后,映照出那张真实的脸。

这一对峙是精神对内心之道的第一次考验——足以令多数人吓跑的一次考验,因为遭遇自己属于更加令人不悦之事;只要我们可以将所有负面之物投射到环境中,它们便可以被趋避。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能够忍受对它进行了解,问题的一小部分便已然得到解决:我们至少已然挖掘了个人无意识。阴影是人格的活生生的一部分,因此希望以某种形式与之共生。它不会被认为不存在或者被合理化进无害之列。这个问题相当棘手,因为它不但对人进行全方位的挑战,而且同时使他想起自己的无能为力及无一技之长。强烈的天性——抑或我们应称它们软弱?——不喜欢被提醒此事,而是更愿意把自己想象为超越善恶的英雄,更愿意快刀斩乱麻,而不是简单地松开纠结。然而,迟早是要算总账的。最终人们不得不承认,诸多问题并非仅靠个人力量便可得到解决。这样的承认有着诚实、真实、符合现实的优点,从而为来自集体无意识的补偿性反应准备了空间:人们现在更倾向于关注有益的思想或者直觉,或者关注以前未曾被获准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许人们会关注在这样的时刻造访他们的梦,或者反思恰在此时发生的某些内心及外在事件。如果人们有这样的一种态度,休眠于更深层的人类天性中的种种有益力量便会苏醒过来介入其中,因为无能为力与软弱是人类的永久经验与永恒问题。对这一问题也有一个永恒的答案,不然人类早就完蛋了。当人们已然做了可以做的一切时,唯一剩下的便是人们依然可做之事,前提是人们知道它。但是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有几分呢?从经验来看,非常少。因此为无意识留下的空间依旧很大。一如我们所知道的,祈祷要求一种非常相似的态度,因此产生了大致相同的效果。

源自集体无意识的必要且必须的反应,通过基于原型形成的观念表达自己。遭遇自己首先是遭遇自己的阴影。阴影是一条狭路,一道窄门,其痛苦的挤压使所有走下深井的人无一幸免。但是人们必须学会认识自己,以便认识到自己是谁。因为足以令人吃惊的是,从门后出来的东西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广袤区域,满是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显然没有内外、上下、彼此、我你、好坏之分。它是水的世界,一切生命悬浮于其间;交感神经系统的领域、一切有生命之物的灵魂始于此间;我于其间是不可分割的此与彼;我于其间体验自身之中的他者的同时,非我之他者也体验我。

不,集体无意识绝非一个被压缩的个人系统;它是全然的客观性,既和世界一样宽广,又向全世界开放。在那里,我是每一个主体的客体,截然不同于我的平常意识,因为在平常意识中,我总是有客体的主体。在那里,我与世界完全合一,如此深刻地成为世界的一部分,以致我轻而易举地忘记了我是谁。恰如其分地描述这一状态的一种说法是“迷失在自身之中”。但如果意识能够注意到它,这个自我便是世界。这就是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是谁的原因所在。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喜欢孤独冠冕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孤独冠冕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破浪者:诸神陨落 后室Backrooms 大玩家:从海岛求生100天开始 皇牌铁骑 时间环监狱 异徽 希望之死 起源:格林神话 星际特工,黑衣人 1980年我回到了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