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玄幻奇幻 > 天澜笔录 > 第1章 出鞘

第1章 出鞘(1 / 2)

小酒馆开在街边,来来往往有着形形色色的客人。此处地处九州南方,春天来得极早,门口栽种的一棵广玉兰已经开出了洁白无瑕的花朵。酒馆的铺面很旧了,上面有不少斑驳的划痕,像是刀剑,又像是枪戟,低处还有一块被修补过的木板,像是被铁蹄踢的,修补得粗糙,又翘起一个角,露出一截格格不入的新木,爬上了经年的青苔。

阳光灿烂,晕染出一片烟尘的浮华,车马辘辘和行脚吆喝中,少女惊鸿掠影般飘然落在酒馆门前。

按说这事情是很奇怪的。一个十四岁的少女,眉眼总是柔和而圆润的,还带点婴孩的软糯,就像初春枝头刚刚展开的新芽,嫩绿中还带着点雀跃的黄。更不要说眼前这一位,在尚且料峭、旁人都裹着厚棉衣的时节里,穿了一身单薄的鸦青色劲装,柔顺贴身的料子,又兼身量高挑,愈发显得肩背单薄,整个人细细一束,本是很有易摧易折的柔弱感的。

但她那一双眸子极冷,若非眉梢那一点点温柔的暖意,便该彻底冰冷得如同寸草不生的冰原,似乎将过往一切惊涛骇浪皆都尘封于数尺冰霜之下。这裹挟着冰霜的暖阳,便在她周身笼罩,连带着她本身偏柔弱的五官都有了独特的气韵,整个人看起来挺拔傲然。

饶是阅人无数的酒馆老板都不由讶异了一瞬。

那少女眉眼忽然舒展,颊边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这一笑好似冰雪消融,那暖阳便漫山遍野地播撒下春日的生机,温暖和煦,春风拂面。

“二两酒。”少女码开几文钱,解下腰间的酒葫芦。

老板接过那带着温暖的铜钱和那只小巧的酒葫芦,笑意满盈,目光落在她腰间一柄刀鞘通体乌黑的短刀上,微微一错:“好嘞,姑娘您稍等。”他走到酒缸前,正要沽酒,忽然顿住,又换了个方向,新起了一坛,这回没有习惯性地往里掺水,满满打了二两酒,回转身来,脸上的笑意真实了不少,“姑娘慢走。”

少女接过酒葫芦,不怎么仔细地掂了掂,又是一笑。

这一笑让圆滑惯了的酒馆老板背后一凉,旋即庆幸地抹了把额角的一滴冷汗。

成名的兵器多半上有铭文,看一眼便知,而没有的,要么是无名之辈,要么是深藏不露。开门做生意的,宁赌一分有,不信九分无。

小酒馆不时短斤缺两,作假掺水,却能安然无恙地开到现在,便是有这份看人的本事。

少女一路走,一路喝酒。她不拘束,却也不粗鲁,不紧不慢地喝着,走出三里地,那浅浅的二两酒才见了底。她将酒葫芦挂回腰间,双颊已经染上了淡淡的晕红。

这倒不是她酒量小,她酒量大到她自己都不知道。但就是容易上头,一沾就红的厉害。

时常孤身在外,她不知怎的就迷恋这种烧热的感觉,二两小酒,不影响神志,身上便暖烘烘的。

至于身后跟着的几个有点蠢的追兵……她不太想理会,就继续遛着吧。

边城的热闹繁华与她想的全然不同。她以为这里该是全线戒备,因为一墙之隔就是尚未收复的陇西千里沃地,虽然新筑的城墙看起来十分高不可破。自从三十八年前当朝开国女帝结束魏末割据混战的局面,收归中原,再次建立一统王朝之后,朝廷曾经多次西进,却屡屡失败,眼见陇西万民除了不肯归顺以外吃饱喝足,便只好由着这一块游荡在版图之外。毕竟再往南一点就是千年屹立抵挡南疆的镇南关,若是把陇西逼急了,闹不好两边连成一片一起乱。

这小小的镇子四十年来在战火洗礼中如顽强不息的野草,最终开出了娇艳欲滴的花朵。它成为了东西南北通商的枢纽,发展成像模像样的一座城池,来来往往中原和异域的车马,连路边最普通的小贩都会说好几种语言,富商的肚子越来越大,妻妾儿女多到要再买个别院,县官成了有头有脸的人物,出入都有人前呼后应。

今日初一,正赶上国师庙里祭天地。

这国师庙乍一看和京中那座外貌相似,仔细看那庑殿顶矮了十寸不止,外墙更是缩小了一大半,只有大雄宝殿里那香炉袅袅,颇有气势。不过无妨,这国师庙的名头是大家自己封的,朝廷没拦着,大概也管不着犄角旮旯里的庙叫什么名字。

这天地祭得像模像样,脖子上挂着圆润的迦南木珠的得道高僧用洪钟一样的声音念着祷词,每个人手中都捏着三炷香,不时便要俯首贴地大礼参拜。能不能祭到天地不知道,但每个人都求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老人们都还记得战火洗礼中永无止境的黑暗,合上枯瘦的眼皮和手掌,诚心诚意地祈求;战后出生的年轻孩子们在蒲团上跪得东倒西歪,虽被周围气氛感染也诚心诚意地磕了几个响头,但到底还是在闭目祝颂之时忍不住颤抖眼皮,悄悄睁开一条缝,又连忙闭上。

若从九州千万年的传承来看,这四十余年光景实在算不做什么要紧,但对于一个人,四十余年,已经是大半辈子了,足够一个人记住一切,也足够一个人忘记一切。

今日的阳光与四十多年前的今天当然是不同的,就算同,应该也没人记得。

他们的注意力都在手中的线香上,在高僧徐徐的诵经声中。氤氲着香灰烟烛的阳光让一切都变得迷离起来。

离开国师庙几里地的地方,却是另一番景象。

最新小说: 剑主凡尘 平都记事 无尽空间防御 地海燃灯 玄幻:我,反派宗主打压气运之子 儒道读书人 万境处喑 移魂灭神录 斗罗之混沌始神系统 九极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