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不咸鱼怎么做王上 > 第二十二章 驿道

第二十二章 驿道(1 / 1)

海外的事情,在天书上早有所记载,对于海外的一切,梁帝早也已看的明白,只是这一切,孙家祥并不知道。 坤国临海,从出海的渔夫以及当地留传的故事来看,海外定然拥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也许天玄会是那些小说中写的废弃之地,或许在天玄之外拥有真正的仙神,即便没有,或许会有让一个国家走向理想国的方法。 从本土看,打破天玄的阶级层次是没戏了,强者恒强,玄魂又在根本上区分了高低贵贱。 在这种大环境下,想要在本土做出改变简直比打破种姓制度还难。 如果孙家祥想将前世的理念带过来,不说贵族,百姓也不会认同。 所以,他把目光放到了海外,希望在未知的海外能有办法解决这早已经固化的思想。 孙国瑞与孙家祥不同,与孙家祥相比孙国瑞更像天玄本土居民而非穿越者,他很享受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但他的目的跟孙家祥是一样的,在天玄没有能够医治舅舅的办法,但海外呢? 断肢再生在这个世界并不难做到,只要借助玄魂的力量身体上的残缺有很大可能的能复原。 孙国瑞没有想当皇帝的念头,以前或许会有这个想法,但至藩以来的生活已经让他享受到了人间顶峰,又何须冒着一无所有的风险去搏一搏? 更何况人在藩国,想夺皇位也不现实,他是外藩,已经去大梁割舍,皇帝与他无缘了。 天玄本土没有办法,孙果然只能将目光看向海外。 只是肃国不是靠海的国家,孙国瑞没办法直接探索在这片土地之外是不是还存在其他的大陆,其他的文明。 所以,孙国瑞将目光盯在了国中可能与海外有关的人的身上。 只可惜,好不容易得到的线索断了。 他处理了所有在泰安县关于狼群的痕迹,张大仙作为知情者也不能幸免。 舅舅是他的至亲没错,可大哥也是,他从来不擅长在亲人之间作出选择,但他懂得利弊。 所以,除了梼杌他们这一行人,没人知道那晚社院之中发生的到底发生了什么。 现在的他坐在返回长安的马车上,由海孝驶驾着车行驶在广阔的驿道上。 这驿道是他登基以来开始修建的,在三年前堪堪竣工,这倒不是肃国的效率低下,除了时代的局限性以外,肃国的工程实在太多了。 两代人干了四代人的活,还跟着隔壁在打仗,大量的人员抽调国中负担本来就重,要不是大梁,大楚留下了一大批财富让肃国全盘接受了国家早就崩了。 可即使这样肃国的百姓在肃王十九年的时候才算是真正的安定下来。 驿道很宽,总设八行道,分左右,分别是人行道,马行道,车行道。 其中,车行道总共占四道,一道有两米多宽,容下一辆马车是没问题的。 至于驴车,牛车之类的只能行马道。 孙国瑞的马车此时就行驶在第一道上。 在肃法未立之前,肃国跟其他国家一样都没有靠左或者靠右行驶的规矩。 人靠边行,马居中行,这是人们一贯的常识。 贵族们行驶在道路上,如果发现前方有车架或者对面行来车架会派人前去问询。 爵位低的给爵位高的让行,官职低的给官职高的让行,就这么个理。 但现在,时代变了,新政规定了人们的出行,一旦犯事,主犯罚款,家主(族母)被拉去训斥,一县之地,颜面无存。 经过十来年的沉淀,基本没人敢走错道了。 只是如今,孙国瑞心情正闷着呢,行路中央他看向外景觉得太过空旷,索性让海孝驶靠边而行。 “你觉得寡人做错了吗?” 二虎当然觉得孙国瑞做错了,狼群本就是潜入肃国,被肃国官方势力击杀即便是坤梁王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相反,若追究起来,坤梁王还得解释为什么要秘密派人潜入肃国。 不论从哪个方向考虑,对肃国来说都是有利的。 而如今呢,他们杀了狼群所有人,将这个事情隐藏了下来,坤梁王不知所以,定然会再次派人潜入肃国。 到时若没什么发现还好,若是发现了他们做的事情,那肃国就太被动了。 他们都不知道坤国会在什么时候发难。 只是,二虎虽然嘴上说把孙国瑞当成兄弟,心里却从没有敢把主君当过兄弟。 君是君,臣是臣,这是离开大梁前左春秋给他的告诫。 而身为臣子,就是要为君上分忧的,“老爷,您的作法当然是可行的,坤梁王虽然仁厚,但您若放任这些人离开,指不定会因为昨夜的事情怀恨在心从而挑拨坤梁王与您的关系,或许不会引发两国交战,但两国交恶的风险还是存在的。” 孙国瑞点了点头,没错,这也正是他所顾忌的,“可当时,你又为什么让寡人不要对他们动手呢?” “那时候时间太过紧促,俺没想到这一点。” “瞎说。” 孙国瑞不知道二虎为什么不告诉他原因,不过此时沉闷的心也终于舒畅了不少。 二虎说的对,我做的没错,他们不死,就会危机到我跟大哥之间的兄弟情谊。 只是这样,就苦了阿舅了。 张大仙是死定了,即便他有本事为自己接上断头,但在所有的死者之中,张大仙是唯一一个死于剑伤的。 天子剑断下头颅,这是直接从因果上将他的躯体分离,死的不能再死的那种。 马车内的孙国瑞看到旁边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随即叫停了马车对着一旁的二虎道:“我们下车走走。” 行下马车,不远处是一条偏僻的土路,两边杂草丛生,可这路上倒是干净,一看就是有人专门整理过的样子。 孙国瑞一下子好奇了起来。 路是一路向下的,二虎站在路边往下一看立即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老爷,这路不及半尺宽,又窄又抖,路面又不平稳,咱们还是回家吧。” 在肃国,一尺等于一米。 这是国家统一度量衡之后的毛病,常人还好,尺度跟生活息息相关,即便在怎么折腾老百姓也能记得住。 但孙国瑞就不行了,他用的少就算了学的尺度还多。 不说前世的,单单穿越以后,他就学了大梁的,大楚的,大赵的尺度衡量,到肃国之前,又特意学了宋国的尺度,然而,令人悲愤的是,到了肃国以后,云罗丹青新政一来。 好家伙,还得重新再学一次。 这样也就算了,但问题是这些人的度量衡单位是没变的,变化的只是量斗的数值,搞得孙国瑞现在只要出现计量单位就是没有概念。 听到二虎这么一说,孙国瑞是一点概念都没有的。 索性,直接走到二虎身侧往下探了探,好家伙,还真不好下。 半尺的距离很长了,足够一个成年人上下行走,但问题是,孙国瑞穿着长袍,在这种周围杂草丛生的情况下,下去一趟外衣就得报废了。 这时,海孝驶也上来劝道,“老爷,我们还是回家吧,下面有什么好看的,除了草就是草。” “去去去,让咱再看看。” 一条平稳的大道突然出现了一条小路,很难不让人遐想。 若他是在一本武侠小说之中,这下方指不定住着什么世外高人,又或者是干尸加武功秘籍。 倒不是孙国瑞想要学武,他年纪过了,也吃不了那个苦头,只是万一呢? 万一下面放着本葵花宝典之类的东西带回去给阿舅也好啊。 这些年,因为孙家祥的吩咐,孙国瑞在外头捡过不少东西,虽然大多都是无用的破铜烂铁,但有用的也不是没有。 天劫战甲,就是他十四年前捡漏捡到的。 这一次,孙国瑞敏锐的直觉告诉他,下头必有宝贝。 两个时辰后…… 一身泥泞,衣服也被树枝划的破破烂烂的孙国瑞骂骂咧咧的从小道上爬了出来。 身后跟着的二虎也没好到哪里去,一身的泥泞不说,还报废了一只鞋子。 失策了,下头连根毛都没有,这条路走到底,便是一条河流,河水倒是清澈,可孙国瑞并不喜欢水。 哪怕拥有苍龙护体,天父看照,幼年落水的阴影依旧在他的心底不可磨灭。 那种恐惧,孙国瑞一生都不会忘记。 真,晦气。 宝贝没找到反而搞得自己一身遭,这身朱色的大红长袍也成了破烂,龙纹红丝的黑靴上也尽是泥泞。 如果不是身上的衣服是丝质的,活脱脱便是一个落魄的乡绅模样。

最新小说: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