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不咸鱼怎么做王上 > 第六十八章 祖宗之法岂可违

第六十八章 祖宗之法岂可违(1 / 1)

一句话,整个朝堂一下子炸开了锅。 嘈杂的声音才刚刚响起,立在一旁的成远大声呵斥道,“肃静!” 众人这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现在可是在皇帝跟前,连忙告罪。 不多时,有一人出列回道,“相国,恕下官斗胆一问,不知相国此言可是在向陛下谏言变法。” 梁栋眉头微皱,他转头一看,只见一中年男人眉宇之中带着正气,此时正对着他怒目而视。 “黄大人以为呢。” 黄德胜对着梁帝拱手回道,“陛下,祖宗之法岂可违背,我大梁自立国以来,国安民富,可见梁法昭昭,足以得天下人心,岂能轻易动摇国之根基以至国朝走向未知。” “黄大人,本相是不是可以理解,您觉得国朝变法是可以让大梁走向更加昌盛的未来。”梁栋都没有正视黄德胜,依旧面朝梁帝开口问道。 这一下,众臣似乎有点回过味来,黄德胜是这么没有脑子的人吗? 为什么感觉黄德胜不像是在反驳梁栋,反而像是在为梁栋铺路? 特么黄德胜是梁相的人??? 不少人暗暗惊诧,不过决定再观望一波,这个可能性很小,黄德胜代表着四皇子的势力,当朝宰相只要有点脑子就不会跟这些人扯上一丝关系。 可也有些人坐不住了,随即一人出列回道,“陛下,臣以为陛下召开朝议定是天玄有大事所生,需我等齐力共勉。” 黄德胜眼睛一凌,想拐跑话题,门都没有。 随即,他立马接话道:“既是大事,也需依法而寻,若陛下带头坏法,底下臣子人人效之,后世之君视我法度如无物,则天下恐出祸端。” 梁栋是时接口道:“那就严法惩治,陛下,如今圣朝权柄三分,相互制衡,赵也好,楚也罢都想侵略我朝以求己私,大梁立国一百七十五年,除了我高祖皇帝开国前十年没有被两朝暗地侵略以外,哪一位陛下没有受过楚,赵之害?远的不说,就从天顺元年起至今已有十八年,边境发生的动乱足足有十余起,可见赵楚亡我之心不死,如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大梁必受其乱。” “诸位,一统天玄乃是天下大势,强则留名,弱则消亡,望诸位大人以大局为重,强我大梁基业,以尊天地圣明。” 梁栋的一番话让众人像吃了屎一般难受,他们知道梁栋说的都是对的。 可关键是,十多起边境的动乱,起码有一半以上梁帝也参合进去了。 但这话不能说,贼难受。 要知道我皇可是仁君,是明主,怎么会做那种事情。 至于一统格局,说实话,他们是最不想有变动的一群人,变则生乱。 好好的稳固江山不坐,就图那点地盘以及圣君的名号有什么用?多出来的地盘能有他们的分? 开什么玩笑,天玄太大了,大的他们伸手触之不及。 “陛下,大争之世已显,如不能发愤图强,等待的只有消亡,臣有两议请奏。” 梁栋说完之后,从袖中取出两本奏本,高举于前。 “呈上来。” 梁帝见状手一挥,成远便走到梁栋跟前接过奏本呈于梁帝。 众臣心里哪里还不明白今天发生的事情,瞬间闭上了嘴巴,乖乖在原地站好,眼观鼻,鼻观心,一脸严肃。 梁帝翻阅了一番之后,颇有意味的点了点头,抽出其中一本交给成远,“交于诸位卿家看看。” 成远接过奏本,随后让奏本在众人之中浏览起来。 梁栋说的事情不多,书里的内容是下属县官抄录给中枢九府的案底备份。 里面所叙述的事情跟王成宗所经历的有几分相似,但却远没有王成宗这样的好运。 浏览一番过后,奏本又回到了梁帝手中,“诸卿有何见解?” “百姓愚昧,才会有如此祸事。”梁栋第一个出言回道。 众臣显然不想让梁栋在这个问题上深究,他们直接将矛头转向了奏本里的另一个主人公,“陛下,昌宁侯私并田产,欺压百姓,私德有亏,才会引发这种祸事,臣议为昌宁侯派一监察使,令其自我反省,再上书陈表。” 很显然,如果不是昌宁侯私德有亏,纵容自己子女为祸乡里,也就不会发生这种欺男霸女,夺人田产的事情。 问题在昌宁侯身上,怎么会在百姓身上呢。 至于为什么梁帝会把这件事单独拎出来,众人也渐渐回过味了。 朝廷对于权贵欺压百姓其实是默认的,因为资源总共就那么多,劳动力生产力也放在那里,如果权贵不欺压百姓他们又怎么重新瓜分利益。 所以,当一地被权贵压迫的民不聊生之时,朝廷就会出手肃清地方毒瘤,将与地方官吏勾结的乡绅,勋贵清洗一空,随后派出藩王建国,世家派遣随员同藩王治理一地,将空出来的利益重新瓜分。 到时,朝廷既能得了名声又得了利益。 这便是皇朝有度,聪明的压榨愚蠢的,愚蠢的压榨目不识丁的。 所以地方上对这些事情都很少隐瞒,毕竟谁也不想在被清洗的名单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刘大人认为这是昌宁侯的原因?你可知每年送到九府的副本中,与此类相似的事情有多少。” 所谓九府是大梁宰相下属的协政单位,通常的工作是用来区分各地方每年传至中枢的副本样件,以便宰相查阅。 九府总共有四位知政,四位协政,都是五品。 他们相当于大梁的图书馆的整理员与管理员,若是今天召开的是小朝会,那么这八位官吏自然不在朝会之列,可眼下不同,八位九府官员在列,梁相一句话就能将所有的案例呈到御前。 九府名字听起来像是有九块区域,其实只分为了四区,分别对应农,军,政,宗四部分。 全国各省各县每年所发生的对应案件都会在这四个区域中留有备份。 也就是说,大梁立国以来,所有类似昌宁侯案件起因,结果,处理状态等等一切详细的内容在九府中都有副本保存。 只要梁栋想,他甚至能看到梁高祖在位时候发生的案件。 刘常一时语塞,不是他想庇护勋贵,只是他们在这件事上与勋贵属于利益共同体,一旦法度被破坏,那后面发生的事情就会向着不可预知的地方划入,更何况此时周边还有赵楚虎视眈眈。 “陛下,变则乱,臣请陛下三思。”刘常长长一拜之后便退了回去。

最新小说: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