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不咸鱼怎么做王上 > 第三十章 会盟是有益的

第三十章 会盟是有益的(1 / 1)

“经此一事,边境也算安定了。”梁帝看着宋王离去的背影淡淡的开口说道。 楚帝顿时气急,能安定就有鬼了,都合作到这份上了这狗东西竟然还在试探自己。 此事过后,风波由明转暗,再遇之时只怕会让人措手不及啊。 “梁皇所言甚是,既然梁皇已有腹稿,朕就不送了。” 女人的脸,四月的天,真的是说变就变。 前一刻还是君浩,君浩的叫着,突然就变脸叫梁皇了。 忒,多生分。 梁帝自然不会觉得这是自己的问题,面对楚帝那暗嘲的语气,似未察觉,厚着脸皮重新回到座位上。 “君霖何必如此生分,以君观之,宋王会在哪里给咱们使绊子。” 楚帝冷淡的道,“还能哪里,百姓。” “君霖果然英明通透,一眼就看出问题所在。” 楚帝瞥了一眼梁帝,只见这狗东西脸上已经浮现了和善的笑意,眼中似透露着不解。 仅仅看了一眼她就知道。 装的。 梁君浩的为人楚帝十分了解,从他当上梁帝的那一刻,他的底细已经被大楚翻了个干净。 即便是一些捕风捉影的小事,也被拿来进行过心理侧写,所以她明白,如果梁帝真的不懂她的想法必然会在她对着宋王提要求的时候进行追加。 而不是在事后向她请教。 不愧是梁君瑞的父亲,装傻充愣的本事有一套。 只可惜,你的对手是朕,不是青儿,无论你怎样伪装都瞒不过朕的慧眼。 这就是自信。 楚帝制止了梁帝的话语,对其说道,“梁皇,如果你想跟朕真心实意的合作就拿出点诚意来,朕不是青儿,示弱在朕这里毫无意义。” 梁帝尴尬一笑,“既然如此,朕便明言了,边肃的人口定然会被宋王迁移走大半,君霖有何打算?” 梁帝清楚,宋王估计会把边肃的成年男子全部迁回宋国,给他们留下一群老幼病残。 到时候,边肃的青壮年还需两国提供。 但因为两国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传承,文化融合上就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 圣夏开国那几年可真的是乱的不行,这还是有圣父圣母共同钳制的情况下。 而眼下,孙国瑞只是藩王,云罗丹青也只是王后,他们手下除了至藩所有的护卫军队以外恐怕不会有别的人马,更别说像圣父圣母那样,掌握国之朝阳。号令天下臣民。 更加操蛋的是两人不过虚六岁,实五岁,哪来的手腕遏制下属。 在这种信息看驿兵的年代,帝国中枢对偏远地方的掌控并不强大。 皇权不下乡,这是古代王朝的通病。 哪怕是梁帝,也不敢说自己的政令能百分百下达乡里。 而究其根本,在于识字率低下,底层话语权掌握在世家手中。 所以一旦边肃出了问题,自立割据,等他们反应过来两个孩子尸体都凉了。 楚帝秀眉一挑,“朕记得几天前,君浩可不是这么说的。” “君霖要朕拿出诚意,怎么现在朕拿出诚意了君霖反而顾虑了?” 楚帝的疑惑不仅没有解开反而更深了,她不明白梁帝这么做的用意。 至于梁帝对孙国瑞有多少情感,楚帝并不打算深究,在大楚,男子是没有后代观念的。 让楚人去理解这一想法是不现实的。 “朕会派兵前往边肃附近,一旦边肃出现动乱立刻镇压。” “楚军的能力,朕是知道的,对付一处动乱轻而易举。” “君浩想如何,不妨明说。” 这也是问题,楚帝不由得有些头大,之前两人十分默契的撇开了边肃编外军事的问题,而现在终于避无可避了。 无论是楚军还是梁军,都太强大了,一旦在边肃附近驻军任何的摩擦都可能会爆发出比边肃动乱更加庞大的祸端。 毕竟他们的举动很可能会引起误会。 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在这个新建国家的周围驻扎大军? 是不是想通过他作为跳板来攻击我们? 总之,他们还有一大帮外王得安抚。 “朕有一议,如果君霖同意,你我二人同派军队入肃,只限于常规军,不可夹杂玄兵。” 楚帝的意思很明显,边肃力量不足,那我们就给他力量。 到时候若真出了什么事情也不会失去自保的能力。 至于玄兵,这是天玄大陆特有的兵种,他们与常规军不同,属于辅助兵种,而且使用成本极高。 单个玄兵的战斗力是寻常兵种的几十倍不止,一旦给了玄兵可以操作的空间,百余人玄兵只要肯支付足够的代价就能轻易灭掉万骑骑兵。 可问题也在这里,玄兵施法的负担很重,一场战争下来如果靠玄兵是无法支撑多久的。 只有圣天之中三阳的光晕,才能庇护玄兵施法而遭到的反噬。 所以即便将玄兵派入肃国,不出一年,玄兵就失去了庇护的余晖。 “没有玄兵守护若赵军来犯,肃城恐怕难以抵挡。”楚帝道出心中的忧虑,她的可是太女至肃,一旦出了问题,麻烦就大了。 大楚的男人们可不管什么王后不王后的,他们只认为这是你欺负俺们太女。 然后在做出一些无脑的事情来,比如来个闪击什么的。 “你手中的古耀难道是摆设?若真的有赵军来犯,朕可以予君霖一次使用三戒刀的机会。” 看着梁帝信誓旦旦的模样,楚帝心中又疑惑了,难道梁帝真的有三戒刀?可是她没有天条龟甲啊,即便有三戒刀也无法运用。 但若此时拒绝,不就将她手中没有天条龟甲的事情直接告诉梁帝了? “当真?” “当真。” “君浩可将三戒刀置于身旁?”楚帝疑惑的问道。 “若君霖想见,朕自当满足,只可惜朕不曾置身,君霖怕是无缘一窥三戒刀全貌,” “无妨,只是朕必须确保你手中确有三戒刀,望君浩海涵。” 梁帝知道楚帝八成是掉到他挖的坑里了,随后淡然道,“即是如此,在朕回梁之时,君霖不妨差亲信来梁一趟,朕自会自证。” 楚帝恨不得一拍大腿,她等的就是这句话。 哪怕此时梁帝言辞凿凿,她对梁帝持有三戒刀依旧持保留态度,就等着借此机会,再送点探子进入大梁秘密查找三戒刀的下落。 “若三戒刀真在君浩手中,那边肃一事,朕应了。”

最新小说: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