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549章 蒲邑之险(3)

第549章 蒲邑之险(3)(1 / 1)

人们见公叔戍率府兵到来,自觉让出一条道。 令公叔戍目瞪口呆的,是一幅城门守卒一个个如斗败的公鸡那样的窘境。 李四见公叔戍到来,故意装作气急败坏的样子,指着仲由道:“大人,这个人......武艺着实高强,小人诚非对手。还有那几个,一个个身手不凡,大人等会要小心才是。” 公叔戍心头窜起一百头草泥马,看着恨铁不成钢地李四,心头狂骂: 不中用的东西,等会还小心个毛线,围观的人那么多,难道真要老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干掉孔丘? 孔子见公叔戍亲自到来,也走下乘车,对公叔戍行了一礼,不卑不亢道:“丘今日过蒲邑往陈国,却遭到城门吏无故拦截,且纵兵行凶,不知大夫此为何意?” 还没等公叔戍答话,人群中有人厉声道:“大人,孔夫子乃誉满列国的圣人,天下谁人不知?不知大人为何下令要为难孔夫子?难道蒲邑可以不遵周礼么?!” 人群顿时哄闹起来,对孔子在蒲邑被为难非常不满,非常愤怒。 本是暗害孔子的行动,如今眼看就要演变成群体性事件,公叔戍又气又急,忙对众人道:“大家稍安勿燥,待戍详查。” 公叔戍对孔子施了一礼,道: “夫子切勿责怪。非是戍要故意为难夫子,实是因局势太乱,蒲邑得加强城防,往来人等,需来回盘查。城门吏不认识夫子,故无礼夫子,戍在此陪罪了。” 孔子道:“既是误会,消弥即可。那丘及二三子可入城乎?” 公叔戍点头哈腰,做了一个欢迎的手势道:“恭迎夫子入城!” 心里却在冷笑,只要你孔丘进了城,老子有的是办法收拾你。 李四则向自己的亲信使了个眼色,亲信心领神会,悄然而去。 孔子带着众弟子虽入了城,但他在卫国都城帝丘时就知道,公叔戍此人实乃小人,故婉拒了公叔戍的安排,以自己并非一国行人不宜入住官驿为由,择了一处客栈住下。 蒲邑民众真的很敬仰孔子,自孔子入住客栈后,几乎每天都有慕名前来拜访的,孔子一一以礼待之。 这样一来,计划中的在蒲邑休停一日,就一天天耽搁了下来。 孔子也正好借此良机,在蒲邑推广礼教。 公叔戍本安排了强盗之类的欲暗害孔子,但在李四的周密安排下,几乎每天每夜都有自愿护卫孔子的蒲邑民众。 公叔戍又不敢明着来,只能又气又急却无可奈何。 孔子这样的人,确实不是谁想动就可以动的。 孔子居于蒲邑的消息,很快到了卫灵公那里,卫灵公大喜, 此时的卫灵公基本已经决定要重用孔子了,随着公叔发、祝佗相继身死,卫灵公已经将年迈的蘧伯玉重新召回朝堂。 蘧伯玉一如既往地推荐孔子,雄才伟略的卫灵公也知道自己真的很缺乏治国朝政的大才。 但朝中反对声音仍旧很重,卫灵公知道,这是群臣担心孔子以及他的一干弟子一旦在卫国入仕,将极大影响着这些朝臣的利益。 没了祝佗的卫国朝堂,只要卫灵公一提起孔子的事,立即就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祝佗尸谏后,卫国又传出一种声音:如果国君重用孔子,那将有第二例、第三例甚至更多的尸谏出来! 我擦..... 每每这个时候,卫灵公心头那种后世叫羊驼的动物就成群在狂奔。 南子知道,这是蒯聩暗中的使着劲,挑动一帮朝臣在阻挠卫灵公重用孔子。 卫灵公见卫灵公闷闷不乐,南子对卫灵公道:“孔夫子在蒲邑日,想必生活尚无着落。 国君欲重用孔夫子,但如此犯难。臣妾以为,不如先许以厚,以解孔夫子一时之难。 至于安排何职位,在群臣如此反对的情况下,宜徐徐议之。国君可允孔夫子在卫国收徒办学,待时机成熟,再召而为官。” 卫灵公大喜,于是朝会就定下了重孔夫子的决议:只要孔子回到帝丘,那就以卿大夫标准给予孔子俸。 这叫什么? 孔子,成了卫国享受待遇却无级别亦无实职的编外人士! 蘧伯玉大喜,他立即派人去蒲邑通知孔子。 世子蒯聩紧张了,他很清楚卫灵公这个决定出自南子。 他也很清楚,这是南子帮助卫灵公重用孔子之举。现在是给予俸,让群臣都接受了。 这意味着,国君在政务上可以光明正大咨询孔子的意见。毕竟,享受着高级别的俸,总得为国家做事吧? 孔子的意见,将成为影响卫国三重一大等重大事务决策的重要考量。 然后,过不了多久,当孔子的意见被多次证明于国家有利后,国君就名正言顺决定让孔子在卫国当官了。 不行,不能让孔子回到帝丘! 更不能让南子在孔子一事上,更进一步得到国君的赏识! 国君越是赏识南子,那自己越是受到打击。一旦南子生了儿子,自己的世子之位必不能保。 那得反击! 蒯聩知道,在重用孔子问题上,卫灵公的软肋并非在国内,群臣的反对只是影响了卫灵公,但不能真正左右卫灵公。 卫灵公以的软肋在国外,在齐侯! 此时的齐侯,是齐景公。 蒯聩很清楚齐景公与孔子之间的恩怨。 想当年,孔子因为鲁昭公事件而赴齐,当时有意在齐国出仕以帮鲁昭公,齐景公也有意重用孔子。 结果被齐国上大夫、贤臣晏婴以孔子的理念与齐国的国策矛盾为由,劝谏齐景公不要任用孔子。 孔子灰溜溜回到鲁国,后来抓住鲁国内乱机会,在鲁国出仕。 夹谷会盟时,孔子代表鲁国,对齐国非常强势,使齐景公在会盟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可以说,齐景公对孔子是先爱后恨。如果不是齐景公要图谋联合列国诸侯不得不让出必要的齐国利益的话,齐景公对孔子说不定欲除之而后快。 蒯聩很清楚,只要自己将齐景公的意思表达给卫灵公听,对齐景公心怀感恩之情的卫灵公,敢重用孔子? 那就需要去一趟齐国,将齐侯的意见给要来。 只要给足齐侯足够的利益,齐侯肯定会建议国君不要任用孔子。 此时的齐国,需要哪种级别的利益? 那就是更加稳固的齐卫联盟,以及为组建这个联盟而实现的根本目的:讨伐晋国。 此时的晋国又怎么样了呢?

最新小说: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