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409章 鲁国人殉

第409章 鲁国人殉(1 / 1)

开展了阅兵,交好了齐国,修筑了朗邑城墙,那鲁国接下来要干什么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鲁国要动刀兵了! 鲁国这种军事级别的春秋后期诸侯,居然也要动刀兵了?打谁啊? 当然是莒国。 前面我们讲过,近年来,莒国乱得可以。 原本山东四大国,即齐国、鲁国、莒国、邾国这四国,互相之间恩怨不断。 鲁国沦落为二流诸侯后,就被夹在中间,时不时受到齐、莒、邾三国侵犯,苦不堪言。 但鲁国坚定拥抱着中原列国诸侯盟主晋国的大腿,经过长期艰苦奋斗,终于杀出了重围。 如今的山东地带,除了强大的齐国外,鲁国已经完全不把邾国和莒国放在眼里了。 但如今是世界弭兵运动时期,即所谓的世界和平时期,这些诸侯国都参加了弭兵运动,都在盟约上签过字,没有晋国、楚国的同意,不得随意互相攻伐。 但十余年来,春秋走到了这个时候,大家貌似都不习惯天下太平的日子。 你看,楚国居然一把灭了陈国,还把许国整个地盘都占领了,将许国人悉数迁移到了楚国的叶地。 晋国在干什么? 晋国在搞大腐败大内斗! 晋国,居然出现了公族大夫争夺王室的土地、国君大搞庭台楼阁建设,各大家族互相争斗,根本没精力来管列国诸侯的事。 和平,貌似是表面上的,战争,却是时刻要来的。鲁国,当然得加强战备了。 那要开战的话,首选当然是莒国了。 莒国自前些年来一场大内乱,使国力迅速衰竭。 莒国一片混乱,围绕着国君之位,形成了几派势力。 结果,莒国大夫务娄等人居然带着大庞、常仪靡两个城邑投靠了齐国。另一个莒国大夫牟夷则带着牟娄和防邑两个城邑投靠了鲁国。 你说,当时的莒国国君莒著丘公能咽下这口气吗? 对强大的齐国,莒国不敢有捋其虎须的任何想法。 但对相对弱小的鲁国,莒国至少表现出了极端愤慨,不但在春秋江湖四处宣扬鲁国的不义,还时不时搞点边境小摩擦。 鲁国一直关注着莒国,心想着只要有机会,就好好收拾你莒国佬。 如今,机会来了。 创造机会的,是齐国人。 公元前532年春,齐国发生了严重内乱,准确地讲,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内部权力斗争。由齐国田氏、鲍氏两大家族联手,干掉了执政的栾氏、高氏两大家族! 这场我们几句话就讲完的齐国内部权力斗争,放在当时的齐国,那当然是一场血雨腥风,其影响力可想而知。 鲁国,正是看中了齐国内乱,无暇旁顾之时,向莒国发动了闪电般的袭击! 公元前532年秋,季孙意如、仲孙貜、子叔弓三位卿大夫,率着鲁国精锐,向毫无防备的莒国边境重镇郠邑发动了突袭。 鲁军一举击溃莒军,占领郠邑,抢夺了大量财物人口,俘虏了大批莒军士兵! 郠邑被鲁国攻占,意味着莒国对鲁国门户洞开。从此,鲁国可以随心所欲进攻莒国! 这是鲁国军事史上的一次奇袭战,莒国被完全打懵了。 此战后,莒国更加衰弱,从此一蹶不振。 因担心世仇鲁国的侵犯,在见识了鲁军千乘战车的军力,以及鲁国对待莒俘的作法后,莒国终于无奈选择全面投靠齐国,成为齐国附庸! 鲁国是如何对待莒军战俘的?居然令莒国如此害怕? 鲁国,动用了当时用周礼来看是惨无人道的祭祀法:人殉! 鲁国卿大夫季孙意如显然就是一个强悍的主,他继承季氏家族宗主之位后,首先是强力清除了家族隐患,将伯父季公鉏的马正之位给撤了。 然后在叔氏、孟氏两大家族的强力扶持下,直接入卿级领导班子。 然后,就是借齐国内乱这际,主张对莒国用兵。 这次突袭莒国,就是季孙意如为统帅。 而且,季孙意如完全不再遵守什么战礼,突袭莒军,迅速包围并强攻下郠邑,不但抢夺大量财物人口,还俘虏了大批莒军士兵。 被俘的莒军士兵,自以为过不了多久,自己的祖国会拿出钱来赎回自己。 但他们想多了,这一次,鲁国不再讲什么道理,不再讲什么礼制。 你们莒国佬不是很狂吗?想当年,鲁国给你们莒国佬给欺负惨了,此仇能放得下吗? 史料记载,鲁军将大批莒军战俘押到周公庙前献俘,然后,再押送至鲁国毫社,在毫社举办了大型祭祀活动。 这次祭祀活动所用的牺牲,就是莒军战俘! 也就是说,鲁国在毫社将这批战俘杀死用于祭祀神灵,这叫什么? 对,人殉! 毫社是什么玩意儿? 在当时的鲁国宫中,设置了两座社,即两座祭台。一座叫周社,并在对面设了一座毫社,即商社。 周社,是激励鲁国人的祭台,这是光荣之社,是伟大的先祖建立了大周王朝,建立了鲁国。 毫社,是警示鲁国人的祭台,这是警示之社,请大家记住,商王朝是如何被灭亡的! 但鲁国是什么国家? 那是大周王朝的宗邦诸侯! 莒国已经完全从原来意义上的东夷之国跻身进了中原列国诸侯联盟圈,你再怎么对莒国愤怒,也不应该将莒军战俘用于牺牲啊。 人殉,在春秋时期的列国诸侯看来,那是非常不人道的。 因为周礼一整套礼仪制度规定下来,其中有一个含义就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 “以神为本”那是夏商甚至更远古时期的事了,在春秋时期,人口那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不能用于祭祀牺牲。 想当年,宋国的宋襄公在齐桓公去世后跳出来称霸,但他在春秋舞台到处受挫。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宋襄公搞了一个拿鄫国国君活祭神灵,结果让列国诸侯对宋襄公非常不满,打着仁义旗号争霸的宋襄公,正是因为完全失去了以人为本的道义,得不到列国诸侯的支持,岂有不败之理? 主持这一切的鲁国卿大夫季孙意如,只看到了眼前的一点利益,是的,活祭莒军战俘,让莒国彻底害怕了,从此再也不敢惹鲁国。 但莒国因此而全面投靠了齐国,成为齐国附庸,你鲁国还敢从莒国身上捞好处? 此时,有一个人正泪流满面,对着苍天大声哭道:“鲁国要亡了啊,周公再也不会享用鲁国的祭祀了,不会再保佑鲁国了。 德音孔昭,视民不佻。鲁国居然如此废弃礼仪,岂有不亡之理? “德音孔昭,视民不佻”语出《诗经小雅鹿鸣》,意思是只有将展示德行,才能使民众不轻薄礼仪。 但如今鲁国高层都废弃了礼仪,那鲁国人民还会热爱自己的国家、忠于自己的国君吗? 这个人,正是前鲁国上卿臧孙纥,因为季氏家族宗主确立之事而卷入矛盾旋涡,被迫流亡齐国。 年迈的臧孙纥在这个时候看到鲁国的这番完全背弃礼仪之举,当然是痛不欲生了,不久就病逝于齐国。

最新小说: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 火枪洗明路 云落流霞映山天 黑龙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