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401章 狂人曾点

第401章 狂人曾点(1 / 1)

当然,此时的孔丘,只是在主持丧礼以及为人至孝方面小有名声罢了。 自古以来,华夏对死的观念与丧葬礼仪非常重视,到了殷商时代,就有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 这些人精通当地的丧葬礼仪习惯,就是早期的儒,也被称为巫师、术士。 也就是说,孔丘一开始应该只是一名小有名气的术士而已。 丧礼,是当时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中的一种而已。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丧葬礼仪越来越重视,主持丧礼就成了一个职业,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用当时的专业术语讲就叫“儒”。 之所以被称为儒,那是因为这种职业社会地位较为低微,收入也不高,且不固定。 主持丧礼时还要顾及死者家属的心情,说话低声下气,做事小心谨慎,给人内向柔弱的感觉。 而儒的本意,就是柔。 于是,主持丧礼的神职人员,就被人称为儒士。 孔丘不但自己是一位专业的儒士,他还将这种专业知识传授给他人,慢慢就形成了以自己为首的一批鲁国儒士。 随着对丧礼知识的全面学习,孔丘开始专研并传授其他礼仪知识。 于是,儒的涵义得到了极大扩充,不再专指丧礼司仪,而是指整个礼乐制度体系的各种礼仪文化研究员了,被称为儒学。 孔丘,就成了专业传授儒学的老师。既有老师,就对应有学生。 这些学生,就是孔丘的弟子。 孔丘弟子们的身份也不仅仅是士,还有大夫、平民等人积极参与进来。 于是,鲁国就形成了一个儒生阶层。 到了后来诸子百家时代,他们就被称为儒家。 孔丘,自然就成了儒家的创始人! 在孔丘生活的年代,单单是以孔丘为老师的儒生群体,就有三千人! 这就是孔门弟子三千的说法。 三千弟子中,最早让孔丘呯然心动一把并后来成为自己弟子的,应该就是曾点! 曾点在春秋历史上的第一次亮相,就是鲁国第一号大人物季孙宿去世时的表现,与众不同的表现! 曾点,姒姓,曾氏,名点,字晳,祖籍鄫国,鲁国武城人。 曾点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先祖,鄫国世子巫。 公元前567年,鄫国因内乱,再加上莒国的干涉,最终被灭,鄫世子巫逃亡到了鲁国。 在鲁国的世子巫,用尽了一生的努力,最终没能挽救鄫国,没能让鄫国复国,最后在鲁国给他的封邑武城郁郁而终。 世子巫的后人以国为氏,简写为曾。 有一种说法是鄫国后人为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故除去了耳朵旁,以曾为氏。 曾点,就是鄫世子巫的第四代孙。 此时的曾点,大约二十岁都不到,听说鲁国权臣季孙宿去世了,竟然穿着很光鲜的样子,跑到季府门前大声歌唱! 这叫什么? 这叫典型的不讲道德嘛,人家都办丧事,你却跑到人家门口去唱歌,如果放到现在,说不定就被人家给打得满地找牙! 这是令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目瞪口呆的事,但曾点就这样干了! 狂,狂到了泰山顶上的节奏! 你曾点,区区一介士人,难道头上长着龙角?居然敢如此胆大妄为? 不,曾点头上没长角。他只是一个少年,一个对季氏家族严重不满的曾氏家族宗主而已! 要知道,当年为了试图复国,鄫世子巫主动将鄫国的圣山神峰山给奉献了出来,用于当时季氏家族宗主季孙行父的墓地! 鄫世子巫还动员了当地群众为季孙行父修庙建祠,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季氏家族在鄫国复国这件让所有鄫国人认为的头等大事上点心! 但季氏家族后来又做了什么? 什么也没做,或者说在那个国际环境下,鲁国什么也做不了。 鄫国,就这样湮灭于春秋舞台了! 复国无望的鄫世子巫郁郁而终,其后人当然对鲁国很失望,尤其是对季氏家族很失望。 特别是季氏家族自季孙行父以来,可谓是世代为鲁国正卿,但偏偏就是不帮鄫国人这个忙! 所以,一直以来,曾氏家族很看不惯季氏家族。 而季孙宿作为季氏家族宗主,权势大到了天上。但曾氏家族就是那么有骨气,有节气! 就算是全鲁国的人都赶着来拍你季氏的马屁,咱曾氏也不鸟你季氏! 至少,我曾点,就是要告诉全鲁国人: 曾氏家族哪怕已经不再是国君的臣子了,也不会去当你季氏家族的家臣! 你季孙宿死了,死得好,死得呱呱叫。鲁国,就应该为你季孙宿的死而热烈庆祝! 孔丘当时就在季府办事,他听说有人居然敢跑到季府来闹事,不由跑出去看看是何方神圣。 就这样,孔丘记住了曾点这个人:“有朝一日,一定要与这个曾点探讨人生!” 鲁国的文人,真的有个性! 当然,在曾点之前,已经有一个人表现过了差不多的风采。 那个人叫蛟固,他早在季孙宿还卧病在床时,居然穿着丧服去探望季孙宿! 蛟固是什么人我们不知道,但能够直接去季府探望当时鲁国第一号牛人的季孙宿,那应该也在当时有相当名号。 而且,季府的门卫还居然放他进去了,季孙宿还与他作了交谈! 放到现在,这对季孙宿来讲要有多晦气就有多晦气。 但蛟固就这样干了! 你蛟固几个意思? 穿着丧服去见鲁国第一号大人物,难道是咒季孙宿去死吗? 其实,蛟固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认为季孙宿是他应该探望的人。 只是,当时的蛟固由于正在服丧,而正在服丧中的人,按当时的礼仪,是不能脱去丧服的。 蛟固,只是季氏家臣而已。他.披麻戴孝去见季孙宿并无他意,仅仅是凑巧罢了,却让整个曲阜的人误解为他是去羞辱或者诅咒季孙宿的! 因为根据当时的惯例,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脱去丧服的。如有要事去见国君,或者说国君召见。 这是为了表达对国君的尊重。 但季孙宿当时的权势要比国君大了去了,所以蛟固的行为,被很多鲁国人视为英雄创举。 据说,当时季孙宿躺在床上,虽然很郁闷蛟固居然敢穿着孝服来见自己,但想想自己毕竟不是国君,也就无可奈何了。 甚至,季孙宿还夸奖了蛟固,说他是一位严格守礼的正人君子。 这下好了,蛟固穿孝服去见季孙宿之事被鲁国人传得沸沸扬扬,许多人都对蛟固很感佩。 但感佩是一回事,蛟固后来到底怎么样了却又是一回事。 至少,翻遍了春秋史料,再也没见这位蛟固先生发出过什么声音!

最新小说: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 火枪洗明路 云落流霞映山天 黑龙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