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386章 晋国插手鲁莒冲突

第386章 晋国插手鲁莒冲突(1 / 1)

稀里糊涂被抓,又稀里糊涂被放,晋国这地是人呆的地方吗? 鲁昭公窝着火,他一刻也不想呆在晋国了,立即动身回鲁国。 当然,回到鲁国后,鲁昭公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按理,鲁昭公应该高兴才对,毕竟自己这一趟出国,自己的鲁国凭空就多了两座城邑。 但鲁昭公根本高兴不起来,因为鲁国根本不是鲁昭公的鲁国。 那个什么莒国大夫牟夷,说是来投靠鲁国的,还献了牟娄、防兹两座城邑,但自己一个子儿都没得到,全是属于三桓的! 寡人在晋国受罪受累,你们却在国内兴高采烈。 鲁昭公心头的火很大。 但这火根本没办法发出来,倒是莒国的战火烧向了鲁国。 原来,莒国自认为已经向晋国告了鲁国的状,得到了晋国的支持,不久后晋国肯定出兵讨伐鲁国。 哼,这下,你们鲁国佬也肯定心慌慌的了吧?说不定就在研究归还这几处城邑之事。 那还不快点将城邑要回来? 莒国派出了军队接收牟娄、防兹两座城邑,但鲁国能给么? 你莒国佬居然还派军队前来要回城邑,做你的青天白日梦吧。 公元前537年7月14日,季孙宿命令卿大夫子叔弓率军进攻前来接收城邑的莒军。 子叔弓将鲁军部署在蚡泉,以逸待劳。 蚡泉,又作贲泉、盆泉,据说那里有一口著名的古泉,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双堠镇盆泉村。 莒军来了,这是一支前来接收城邑的部队,自以为这种差使很顺利,谁料却是一个与阎王爷见面的差使。 史料记载,子叔弓根本不和莒国人啰嗦,完全不讲什么战礼,见莒军部队过来,直接率军向莒国接收部队发起了冲锋,一举将毫无防备的莒军击溃! 可怜的莒国,这次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此时的莒国被内乱给打击得极其虚弱,哪还敢报复? 那就等晋国出兵去教训鲁国吧。 但莒国忘了一点,晋国是当时春秋大忽悠派,为了晋国的利益,今天这样说,明天就可能会那样说。 你莒国与鲁国的这点矛盾,晋国会替你出兵? 在晋国眼里,比起莒国,鲁国重要得多。 鲁国这边呢? 鲁昭公自然不必多关心,真正提着心吊着胆的是季孙宿。 毕竟,从晋国那里传来的情报,晋侯对鲁国攻占和受贿得到莒国三座城邑非常不满,已经放出风来,准备讨伐鲁国。 那季孙宿能怎么办? 三个措施:一是筑城修建城防工事,同时加强军队训练,以应付晋国前来讨伐。 二是赶紧在春秋江湖展现鲁国的文明礼仪形象。 正好这段时间有几件鲁国可以参与的国际事件,如公元前536年正月,杞国国君杞文公去世,季孙宿赶紧派出大夫级别的行人前去杞国吊唁。 另外,秦国国君秦景公下葬,季孙宿又赶紧派出大夫前往秦国,参加秦景公的葬礼。 鲁国在列国诸侯面前展示着符合礼数的外交形象,当然也在多种场合宣传鲁国占领莒国的郓邑、接收莒国大夫送来的城邑是完全合礼合规的。 还有一个措施,那就是巴望着春秋江湖发生些能抓住晋国眼球的事。 鲁国的巴望还真有用。 公元前537年冬,楚国联合蔡国、陈国、许国、顿国、沈国、徐国、越国以及一大帮东夷小国讨伐吴国。 楚国的事,当然是晋国最关心的事。 虽然现在是弭兵时期,但那是中原列国诸侯们的弭兵,吴国并未参与进来,所以楚国只要有机会就要打击吴国。 晋国当然希望楚国吃个败仗,所以鲁国莒国这点矛盾晋国根本不放在心上,因为楚国果然打了败仗。 吴国不是好惹的。这场仗,我们这里不详述了,反正结果就是楚国好不容易组织了大规模的联军讨伐小小的吴国,结果在鹊岸这个地方被吴军突袭,损兵折将。 晋国很高兴,鲁国更高兴,因为晋国高兴了,就不会过于计较鲁国与莒国这点矛盾了。 这还没完,郑国也来助攻了。 公元前537年,郑国掀起了一阵飓风级别的春秋风云:铸刑鼎! 郑铸刑鼎,就是郑国将刑法公布于众,具体就是在一个鼎上铭刻了刑法,这让百姓都知道是何为犯罪,犯了罪要如何惩处等。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叫法治,是治国理政的一大进步。 法律,当然得让老百姓知道。 但在当时,这事立刻在整个春秋江湖炸了锅。 因为刑法是统治阶级的刑法,原先只需要统治者知道就行,何必要让老百姓知道? 你老百姓知道了刑法,那还如何统治? 原来断案多简单啊,一切以符合统治阶级利益为原则。 至于老百姓判重了判轻了,又有什么关系? 现在好了,你郑国居然将刑法公布了,那老百姓不就知道了这里面的奥妙了? 那以后岂不是对统治阶级的要求更高了? 再说,法又不是唯一的治理手段,一直以来大家更加强调的是依先王之礼。 反正郑国公布刑法,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春秋江湖都热闹了起来。 鲁国热闹了吗? 鲁国是以周礼来治理国家的,当然得表示强烈反对。 但鲁国不随便表态,得看晋国的态度。 结果,晋国也完全反对郑国的做法。 那郑国呢? 郑国干脆就不再管你列国诸侯怎么评价,反正一句话:是好是坏,是对是错,让历史来检验吧。 郑铸刑鼎公布刑法这事,我们是放在郑国春秋风云里详细讲了。 对鲁国来说,虽然也反对郑国这样做,但私下里是高兴的。因为郑国吸引了晋国的眼球,从而对鲁国得了莒国三座城邑之事的关注度下降了。 好了,莒国告状一年来,晋国根本没有教训鲁国的实际行动。 时效也差不多过了吧?鲁国终于松了口气,那就将此事给划上完美的句号如何? 公元前536年夏,鲁国执政上卿季孙宿备足了礼物,专程赴晋国朝见晋平公。 此次朝见的理由非常直白:感谢晋侯理解鲁国的不容易,在鲁莒矛盾冲突这事上,没有为难鲁国。 晋国收下了礼物,这一页就这样翻了过去。

最新小说: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 火枪洗明路 云落流霞映山天 黑龙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