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366章 援助宋国的闹剧

第366章 援助宋国的闹剧(1 / 1)

被认为至死守节的宋共姬却赢得了整个春秋江湖的赞誉,这让整个鲁国都非常骄傲: 看看,这是咱鲁国人培养出来的,也只有鲁国,才能培养出真正的知礼守节的贤人! 为了表达鲁国的敬意,叔孙豹和季孙宿主导下的鲁国卿级班子会议集体决定,派出卿大夫子叔弓赴宋国吊唁并送葬。 这是鲁国能够表示的最高规格的敬意了。 要知道,派卿大夫去吊唁,那死者得是天子。 根据丧礼规定,天子去世,卿大夫吊唁,诸侯送葬;诸侯去世,大夫吊唁,卿大夫送葬;国君夫人去世,士吊唁,大夫送葬。 但是,此时的宋国真的很需要点实惠的。 鲁国的这种纯礼节表示,不能让宋国人真心感激。宋国一场无来由的特大火灾,让宋国损失惨重。 火灾是怎么引发的,这是历史悬案,反正不是天降火龙,也不是陨石袭击。 就是一场大火将整个宋国都城商丘给烧得那个惨啊,这里也不形容了,反正连宋宫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个字,惨。 中原诸侯联盟盟主晋国得出面啊,这是晋国作为诸侯盟主的国际责任。 接到宋国重大事项报告兼求援申请,晋国国君晋平公认为此事非常好解决:“召开诸侯盟会,共商救济宋国之事。” 公元前543年冬,晋国中军元帅赵武在澶渊主持召开了盟会。 这次盟会,由晋国、齐国、宋国、莒国、郑国、曹国、莒国、邾国、滕国、薛国、杞国、小邾国共十二国参加。 当然,参加的都是诸侯国的执政卿大夫。 议题只有一个:共商援助因火灾而严重受损的宋国兄弟。 宋国执政上卿、右师向戌自认为宋国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整个世界应该感谢宋国,那大家总得表示表示吧? 这场火灾,连向戍自己的夫人都被烧死了,各诸侯国除了对宋国予以大方援助外,最好是对自己家也来个额外的困难补助。 宋国认为,这次盟会是晋国主导的,宋国可能会因祸得福,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笔救济款应该不成问题。 会议貌似也很成功,因为各诸侯国参加会议的卿大夫们也都表示了相当的诚意: 积极响应晋国盟主的号召,大家要慷慨解囊,全力帮助宋国兄弟。 但这些卿大夫们可能不知道,你们拿着国家的财富在宋国作人情,不知道自己的国君是怎么想的。 是的,天下诸侯都是以晋国马首是瞻的,晋国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 晋国该怎么做? 赵武拟定了初步方案,晋国出多少钱粮,然后是列国诸侯根据爵位、实力、军队数量等,领到了摊派数目。 接下来是将各国应支援的钱粮数,派使者紧急赶往各国。 这样一份文件,当然得由国君签署意见审批同意后才能生效。 各诸侯国的卿大夫们都在等着,当然,主要等的是晋国的最后决定。 如果晋国不批准,那列国诸侯的摊派也肯定要有变化。 晋国国君晋平公看到赵武呈上来的报告,顿时就跳了起来: “什么,要寡人拿出那么多的财物给宋国?不干,绝对不能这么干! 今天宋国遭火灾要这么多救济,那明天郑国遭水灾,后天卫国遭虫灾,列国诸侯哪个没有点灾?难道要寡人个个去救济? 盟主不是这么当的,自古以来,也没听说过盟主要为列国诸侯的火灾负责!” 晋平公最后的决定是:一个子儿也不给! 赵武得到回报后傻眼了,心道:“主公啊主公,您少花点银子在修建庭台楼阁上,这事就解决了。宋国可是咱晋国最忠心的盟国,更在弭兵运动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晋国是诸侯联盟盟主,必须得作出表率啊。” 赵武亲自急匆匆赶回新绛面见晋平公,但无论赵武怎么劝说,要晋平公拿出晋国的钱来帮助宋国,他坚决不干! 晋平公为何这么小气? 原来,晋平公正在酝酿修建一座世界地标级的高台,为此还在到处筹集资金,哪舍得给宋国人? 再说,这个春秋江湖,自己才是列国诸侯联盟盟主。 只有人家送给盟主贡赋的,哪有盟主倒贴送给人家的? 晋国的态度让宋国欲哭无泪,因为晋平公把这个态度一摆,就意味着谁也不能出钱救济宋国! 为什么? 谁出钱给宋国,就意味着公然对抗盟主。 盟主不是说了吗?列国诸侯,年年都有这个灾那个灾,宋国遭灾列国援助的口子一开,那整个中原列国秩序就乱了套。 好了,这次澶渊盟会,赵武最先拟定的救援宋国的协议书,在晋平公的干涉下,成了一张废纸! 由于晋国没有具体实际救援行动,各诸侯国当然也都不敢有实际行动。 可怜的宋国人,白白期盼了一场,也白白忙碌了一场。 鲁国派出参加会议的是叔孙豹,他亲眼目睹了这出闹剧,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直以来,他对晋国中军元帅赵武非常敬仰,认为赵武一定能够努力让列国诸侯过上和平相处幸福美好的生活。 但如今呢?赵武在晋侯面前根本没有多少影响力! 如今鲁国政坛是三桓说了算,其中季孙宿主内,叔孙豹主外。 季孙宿与叔孙豹两人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只是所谓的合作,往往很不愉快。 鲁国的未来,不能让季孙宿这种人为所欲为,得提点提点仲孙羯。小伙子虽然害了臧孙纥,但毕竟是孟氏家族宗主。 从澶渊盟会回来,叔孙豹就邀请仲孙羯到自己府上,将这次盟会的详细情况向仲孙羯作了细述。 最后叔孙豹对仲孙羯道:“晋国执政大夫赵武看来是不值得指望了,真是令人惋惜。” 仲孙羯奇道:“赵武今年不足五十吧,列国诸侯都在传这是一位谦谦君子,办了那么多大事,也就这一次没有成功,夫子为何对他失望呢?” 叔孙豹叹了口气道:“正因为他本是谦谦君子,甚有美誉,所以大家对他期望太高。 但澶渊之会,赵武非但没有将救援宋国的事给落实好,而且在与列国诸侯卿大夫们交流时说话有时颠三倒四,絮絮叨叨。 这一次晋侯没有支持他的计划,他受到的打击不小,极有可能命不久矣。 这次救宋,纯粹就是一场闹剧,让列国诸侯都很失望,宋公更不要说了。看来,对晋国我们鲁国要另外寻找依靠了。 豹认为晋国中军佐韩起有望接替赵武担任中军元帅,仲孙何不提醒季孙,注意结交韩起呢? 韩起虽然性格懦弱,但至少是一个正人君子,而晋国其他卿大夫,一个个贪得无厌,不值得依靠。” 仲孙羯却道:“夫子多虑了吧?赵武偶有懈怠,也属正常,怎么可以断定他命不久呢? 人生本无常,谁都有苟且之时,谁亦有不测之时,何必提前去结交晋国的卿大夫呢?” 叔孙豹听后大失所望,心道: “你小子真是不讲大局,亏你还是鲁国卿大夫。 赵武是谁?那可是中原列国诸侯联盟盟主国的执政大夫啊,位高权重,一直以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哪曾有过懈怠之时? 正因为如此,赵武才觉得列国诸侯的信任与好评。 这一次,诸侯救助宋国,既然是他主导,那一般情况下必须达成,但他表现如此反常,遇到困难就唉声叹气然后不了了之,这不是赵武平时所表现的。 赵武如此表现,如果不是身体有病,又作何解释? 既然有病,那老夫估计他可能命不久矣,这不是合理推测吗? 但你仲孙羯却如此不重视,表现得比他还要懈怠,看来,你仲孙羯是真的命不久矣。” 当然,叔孙豹可不敢将这些心里话讲给仲孙羯听。见仲孙羯没有赞同自己的意见,叹了口气,直接去见季孙宿。 谁知,季孙宿却认为你叔孙豹真是庸人自扰,赵武哪怕真的命不久矣,那也得等韩起继位晋国中军元帅后才可以去主动结交! 我们说过,季孙宿与叔孙豹政见总是不一致,一方面季孙宿自己主见很大,另一方面也有凡是你叔孙豹建议的事,季孙宿能反对就反对。 叔孙豹很失望。但叔孙豹真的是庸人自扰或者无事找事吗? 不,叔孙豹只是一位对鲁国过于负责的执政卿大夫。这些年,他一直负责鲁国的对外事务,对列国情况可谓是了若指掌。 但近些年来,叔孙豹自感力不从心了。想想自己自三十多年前因兄长叔孙侨如流亡而继任鲁国卿大夫及叔氏家族宗主,履职还算勤勉,为人还算谨慎。 但是,国际环境多变,鲁国目前依赖的是晋国,晋国最重要的人当然是中军元帅。 现在赵武明显出了问题,那鲁国理应提早结交有望继任晋国中军元帅的韩起。 要知道,别看晋平公是堂堂中原列国诸侯联盟盟主,但晋平公哪有实权? 晋国的权力,早就掌握在卿大.夫们手里。 这次赵武援助宋国计划泡汤,晋平公也许是史官们笔下的牺牲品,推出晋平公不同意援助掩盖了晋国其他卿大夫们反对的真相。 也就是说,晋国的卿大夫们需要得到鲁国的高度重视,而中军元帅是第一需要被重视的人。 叔孙豹还认为,晋国的卿大夫们人员更替情况,鲁国必须全面掌握。通过这些晋国卿大夫们,为鲁国争得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但是,三桓中的仲孙羯和季孙宿都不听他的,叔孙豹郁闷了。

最新小说: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