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306章 迁延之役2

第306章 迁延之役2(1 / 1)

叔孙豹作为鲁国执政上卿、鲁军统帅却不这样想。 秦军并非弱旅,此次伐秦,尽管联军势大,但一路进发,根本没遇到过象样的抵抗。 秦军真的如此不堪一击么? 也许,这正是秦军的诱敌深入之计。 叔孙豹是这样想的,晋军中也有不少人是这样想的。 是啊,哪里曾听说过秦军这般弱爆了的表现? 那可是传统上的西陲霸主,自建国以来,长期与西戎部落作战,不知吞并整合了多少西戎部落,至今形成一大强国。 戎狄好战狠勇,一直以来便是晋国的三大强敌之一。 晋国也是采用了魏绛的和戎之策才勉强平息了北境戎狄之患。 而现在,秦国明明有一定的战斗力,至少可以与联军打个几仗的。 现在却是根本不接战,不是诱敌深入又是什么? 于是,军事会议召开了。 联军统帅荀偃必须作出决定,如何继续用兵。 但参会的列国诸侯军队统帅却没人发言,至少叔孙豹不想发言。 这种重大决策,放着那么多晋国帅佐在,自己当什么出头鸟? 其实,包括晋军各帅佐和各国统帅都很清楚,十三国联军已经到了泾河,很快就可以进军到秦国都城,这还用得着开会决定? 明摆着的事嘛,此时不进兵,更等何时? 但荀偃却犹豫了,他见没人发言,会议陷入了冷场。 荀偃哪敢轻下决定?连晋军那么多帅佐都没发言,说明这是一个重大决策难题。 于是,荀偃宣布暂时休会,第二天再议。 这让晋国大夫叔向非常犹豫。 一方面他想不通元帅怎么不干脆点下令渡河。 另一方面,他作为军中大夫,此次承担着准备渡船的责任。 联军那么多部队,眼下已经筹集到的渡船不可能一次性让将士们渡过泾河。 如果到时元帅下令渡河,结果自己的渡船不足,影响渡河进度,那自己的责任大了去了。 怎么办? 叔向认为,联军肯定是要渡河的,只是此刻在泾水东岸暂时休整而已。 既然如此,那为何不让部分军队先渡过河去呢? 对了,鲁国一向对晋国恭敬有加,何不劝鲁军直接渡过河去? 于是,叔向就去找叔孙豹。 叔孙豹见叔向来了,顿时知道其用意,对叔向道:“豹知道夫子的来意。请夫子放心,豹明天就率军渡河。” 叔孙豹吃了豹子胆了? 军事会议没有形成决议,又没有联军统帅荀偃的命令,鲁军敢渡河去? 叔孙豹相信晋侯的本意就是将秦国给彻底收拾了,既然如此,那鲁国就坚决贯彻执行就是。 但只是主帅荀偃看着就不象是一个合格的统帅,见军事会议没人主张进军,也没人主张退军,他就打了退堂鼓。 叔孙豹更相信,只要鲁军先渡过河去,那其他诸侯军队也必定会跟着渡河,最后统帅荀偃也会下令全军渡河。 在叔孙豹看来,这一次秦国估计是要被灭亡了。 中原列国诸侯基本都到场了,鲁国必须要将对晋国的忠诚进行到底。 所以,尽管叔孙豹也怀疑秦军如此不堪一击,极有可能会趁联军渡河搞什么半渡而击。 但只要鲁军先行渡河,那其他诸侯军队也会跟着渡河。 秦军哪怕是有埋伏,也不敢冒着被联军大部队反击的风险,敢对一支鲁军下手。 如果鲁军率先渡河,引导联军渡河,最后实现晋国这次伐秦之战的战略意图,那鲁国的功劳大了去了。 于是,第二天清晨,叔孙豹率鲁军第一个就渡过了泾河。 正如叔孙豹所料,见鲁军渡河了,郑军和莒军也紧跟着渡河。 郑军当然也要积极表现,郑国可是刚刚加入中原诸侯联盟。 莒国本就与鲁国有矛盾,也不想让鲁国在晋国人面前独占鳌头。 其他诸侯国一看,哟,你们渡河了啊,那我们也快渡河吧。 于是,诸侯各军一早就赴岸边集合,等待依次渡河。 联军统帅荀偃一觉醒来,才发现各国军队都在渡河,心头火起:“有没有把老子这个统帅放眼里啊?老子还没下命令,你们怎么就敢私自行动?” 但转念一想,荀偃不由暗喜,心道:“也好,万一联军渡河遭到埋伏,那是各诸侯国自己擅自行动的结果,与老子无干。 倒不如趁大家都渡河了,米已成粥,正好让老子下决心,命令全军渡河。” 荀偃下令,全军渡河,寻秦军主力决战。 等联军全部渡过了泾河,据先头部队鲁军、郑军和莒军报告,没有遇到秦军抵抗! 整个西岸,没有半个秦国佬! 那就继续进军吧,联军顺利渡过泾河,趁势又拿下了西岸几个小镇。

最新小说: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