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282章 叔孙侨如被驱逐

第282章 叔孙侨如被驱逐(1 / 1)

叔孙侨如暗暗得意,但他的亲兄弟叔豹知道自己的哥哥在干什么。 两兄弟本就不和,而如今叔孙侨如居然拿着全族人的前途与命运在作赌注,不出事才怪。 那就出走避祸吧。 叔豹长叹一声,回国后他草草准备了一下,带着家小就离开了鲁国,流亡去了齐国。 此时,鲁成公已经率领鲁军先行回国,但还在路上。 鲁成公惊闻晋国人居然拘捕了季孙行父,也出离愤怒了。 他命令鲁军驻扎于郓城,并派子叔婴齐赴晋国求请,希望晋国不要受小人蒙敝,释放季孙行父。 子叔婴齐直接去找郤犨,因为郤犨是代表晋国负责包括鲁国在内的东方诸侯的卿大夫,说明了来意。 郤犨明知这是鲁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他可不管什么,只管自己是否能够在鲁国的这场权力斗争中得到好处。 刚刚收受了叔孙侨如的贿赂,自然得帮叔孙侨如说话。 郤犨不同意释放季孙行父,他对子叔婴齐道:“季孙行父和仲孙蔑罪岂能赦?倒是大夫您,素有贤名。 这样好了,如果大夫回国后,除掉仲孙蔑,那犨就保您成为鲁国正卿,执掌鲁国。” 哈,郤犨居然利诱子叔婴齐,以执政上卿之高位来唆使子叔婴齐杀了仲孙蔑。 子叔婴齐是奉国君之命来救季叔行父的,现在倒好,郤犨不但不同意释放季孙行父,居然还要他杀了仲孙蔑,心中对郤犨愤慨不已。 但他又不敢将火气发出来,耐着性子劝郤犨道:“叔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元帅应该是知道的。 相信这样的人,去杀掉德高望重的仲孙和季孙,这是加罪于寡君,也意味着贵国确实完全放弃了鲁国。 如果贵国真的需要鲁国的忠心追随,使寡君能够有机会侍奉贵君,那么请元帅看在季孙和仲孙都是鲁国的社稷之臣的份上,放过他们。 如果真的要杀了他们,那婴齐可以确信,早上除掉他们,晚上鲁国就一定灭亡。 因为元帅很清楚,鲁国与贵国的敌对之国没多少距离。当鲁国失去了贤臣辅佐,那很快就会被贵国的仇敌所灭,到时再想补救就来不及了。” 郤犨只管自己的利益,哪里会顾晋国的利益和鲁国的生死? 见高位相诱之计不成,郤犨道:“这样好了,只要你答应犨的要求,那犨就为大夫您请求一大块封邑,如何?” 子叔婴齐坚毅地摇摇头,答道:“元帅,婴齐不过是鲁国的一介大夫而已,怎么敢依仗大国来求取厚禄! 今天,婴齐奉寡君的命令前来请求,元帅您只需要能同意婴齐的请求。 这是对婴齐的莫大的恩惠,其他的,婴齐真的不想考虑。” 郤犨见子叔婴齐如此坚决,大声道:“大夫您可曾想明白?此事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难道大夫您还敢违抗寡君的命令不成?” 子叔婴齐不卑不亢,沉着道:“既然元帅非得寡君服从这样的命令,那婴齐只好去求见晋侯了。” 说罢,再也不看一眼气得眼睛都通红的郤犨,径直赴晋宫,求见晋灵公。 这事闹大了。 晋国中军佐士燮得知情况后,觉得晋国这次拘捕季孙行父事出蹊跷。 再加上季孙行父在春秋江湖素有贤名,且一直以来坚持走亲晋路线,怎么可能会唆使鲁侯对晋国生贰心呢? 倒是那个叔孙侨如,虽长得俊美,但内心着实丑陋。 士燮对中军元帅栾书道:“元帅,季孙行父是鲁国二朝元老,未曾听闻对国君不忠之事。 且妻妾不穿帛,马不食粟,贤名遍播列国诸侯,实乃忠良有德之臣。 如果我们晋国听信谗言而残害忠良,今后还怎么面对诸侯? 那位子叔婴齐奉鲁侯之命,请求释放季孙行父,面对诱惑,毫不动心,可谓一心为公,不掺私心,这样的人,可谓正直善良。 如果拒绝他的请求,这意味着我们晋国背弃正直善良,这恐怕于晋国没有任何好处。元帅,请您慎重考虑啊。” 士燮的话份量很重,而且他又是晋国八卿中的第二把手,遇事先来找一把手栾书商量,提出中肯的意见建议,成熟老到的栾书还能有什么意见? 所以栾书与士燮两人一起求见晋灵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晋灵公细思一番,最后终于释放了季孙行父。 堂堂鲁国执政上卿,居然被小人陷害,差点身死异国他乡。季孙行父再能隐忍,再想着费尽心机讲三桓团结,此时再也忍不住了。 回国后,季孙行父和子叔婴齐立即将相关情况向鲁成公作了汇报。 鲁成公当然知道这事都是叔孙侨如搞的鬼,早就想收拾叔孙侨如了,也早已知道子叔婴齐在晋国出使的具体情况。 此时见三位卿大夫前来,鲁成公立即作出决定:驱逐叔孙侨如! 在国内的仲孙蔑也早就作好了准备,得到国君的命令后,立即行动。 叔孙侨如自得到来自晋国释放季孙行父的消息后,也作好了准备。 当然,他的准备是逃亡。 可叹叔氏家族宗主叔孙侨如,真是自作孽不可活,搬起石头砸烂了自己的脚。 他也不敢再有半点申诉辩解求饶,急急如漏网之鱼,惶惶如丧家之犬,流亡去了齐国。 这是鲁国历史上三桓势力的又一次内部权力斗争。这次斗争,是叔氏家族宗主叔孙侨如一手挑起,最后惨败,可谓是自作自受。 我们回过头来温习一下鲁国的三桓家族的两大斗争主线,即三桓与鲁国公室之间的斗争,以及三桓内部之间的斗争。 鲁国的春秋自三桓诞生以来,走到现在的两大斗争主线,到鲁成公这个时候,应该说是互相交织着的。 鲁国公室,季氏家族,孟氏家族,叔氏家族,这四大势力一直是在互相斗争着的,并没有非常明显的三桓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与鲁国公室作斗争,最后将鲁国公室踩在脚下,鲁国政坛成了三桓的表演舞台。 鲁庄公去世后,首先是孟氏家族掌权。 孟氏家族与叔氏家族形成一个联合体,而季氏家族与鲁国公室联合,两派斗争。 先是孟氏家族和叔氏家族取得胜利,即庆父专权时期。 这就是三桓中的孟氏家族成为鲁国政坛的主导力量。但三桓并不团结,而且公室的力量仍旧很强,主要有国君、东门氏家族和臧氏家族。 但季氏家族后来一举击败了孟氏家族和叔氏家族,即公子友击败了公子牙和公子庆父。 从此季氏家族一枝独秀。 但季氏家族依附于鲁国公室,所以说到底仍旧是鲁国公室力量为主导力量。 三桓仍旧不团结,鲁国公室力量包括国君、东门氏家族和臧氏家族。 接下来是鲁国公室站了起来,即东门襄仲掌权年代。 季氏家族宗主公子友死后,与东门氏斗争的主要,是以公孙敖为宗主的孟氏家族。 结果公孙敖为了爱情放弃了一切。孟氏家族败北后,家族一度消沉。 以国君、东门氏家族、臧氏家族为代表的鲁国公室仍旧为主导力量。 而三桓处于相对弱势,而且仍旧不团结。 接替孟氏家族与鲁国公室作斗争的是叔氏家族,当时以叔孙得臣和叔仲彭生为代表的叔氏和叔仲氏两支力量,勇敢地与东门襄仲作斗争,结果又以失败告终。 其中叔仲彭生身死族灭。 以国君、东门氏家族、臧氏家族为代表的鲁国公室牢牢把握着政坛主导力量。 直到鲁成公时代,季氏家族宗主季孙行父终于崛起,联合其他各大家族,一举将公室力量代表东门氏给赶出鲁国。 从此鲁国政坛主要的就以三桓主导力量。 但此时由于季孙行父本人的努力,使三桓与鲁国公室仍旧紧紧结合在一起,没有明显的三桓与以国君为代表的鲁国公室作斗争的样子。 到了现在,鲁国政坛上的主要大人物有国君鲁成公,季氏家族宗主季孙行父,孟氏家族宗主仲孙蔑,鲁国公室代表子叔婴齐,臧氏家族宗主臧孙许。 至于郈氏家族、施氏家族等都仅仅是普通大夫,未进入卿级班子。

最新小说: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 火枪洗明路 云落流霞映山天 黑龙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