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241章 晋国重整霸业

第241章 晋国重整霸业(1 / 1)

公元前605年秋,鲁宣公精心准备了一番,亲自赴齐国朝见齐惠公。 这次朝见,之所以说鲁宣公要精心准备一番,是因为夏天的时候,赤狄武装居然侵犯了齐国,烧杀抢掠一番后扬长而去。 由于赤狄来如风去如电,齐国连知会鲁国出兵都没来得及。鲁宣公抓住这个机会,带足礼物前去慰问一番。 当然,鲁宣公前去齐国的真正目的,还是郯国与莒国的事。 看着鲁宣公带着数十车的财帛和土特产前来朝见自己,齐惠公非常高兴。 于是,双方在愉快的氛围中,就郯国与莒国的领土纠纷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就按鲁国的意思办,划出向地作为两国缓冲地带,历史遗留问题两国必须先搁置争议,以后再说。 鲁宣公非常高兴,这趟赴齐国出差,也让他看到了齐国都城临淄的繁华。 唉,齐国真有钱,看来,想当年齐国先君齐桓公任用相国管仲改革,效果明显啊。 鲁国,也应该改革改革了。 鲁国与齐国的地理环境差不多,刚建国时起步甚至鲁国要比齐国优越不少。 但现在,单单从经济实力上讲,鲁国已经远远落在齐国后面了。 从齐国朝见齐惠公回来,鲁宣公又得到了春秋江湖的重特大消息: 楚国爆发内乱,楚国君臣不和,楚国第一大家族若敖氏家族宗主、现任楚国令尹斗越椒起兵造反,结果被楚王给灭了。 唉,想不到,楚国也会爆发内乱。那个楚子,应该也算是一个强悍的主了。 这年头,国君难当啊,稍有差错,公卿大夫不是造反,就是弑君。 干国君这份工,危险指数极高啊。 接下来春秋江湖发生的事,就是郑国背叛了楚国。楚国大怒,发兵讨伐郑国。 这个事也是顺理成章的,据说郑国先君郑灵公就是因为跟着楚国混了,所以被先祖给惩戒到地下见祖宗去了。 新即位的郑国国君郑襄公本就是被公子归生和公子宋等人扶持上台的,哪敢不听从这两位郑国大佬的意见? 于是,郑国发表公开声明,脱离楚国,重新加入以晋国为主导的中原诸侯联盟。 郑国弑君的事,以及楚国平定若敖氏家族造反的事,我们分别详细在郑国和楚国的春秋风云里讲得很详细了。 这里,我们还是将主要笔墨关注在鲁国身上。 这几年,由于楚国的强势北上,以及晋国处理国际事务不公,还经常受贿,中原诸侯联盟盟主晋国在春秋江湖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传统中原小强郑国还有陈国甚至一度反叛了晋国,这让鲁国上下开始惦量自己是否该绝对站在晋国一方。 站队问题很重要,稍有不当,就可能遭到大国打击。 既然晋国选择了低调,楚国却咄咄逼人,鲁国的对外政策很快作了调整。 以公子遂为首的鲁国执政班子作出了表面上仍旧跟着晋国混、但平时也悄悄向楚国示好的大国关系政策。 其中,对晋国的态度,不宜表现得过分热忱,以免楚国不高兴。 当然,强邻齐国一直是鲁国的外交重点,现在两国又回到了姻亲加兄弟那种关系,那就要多走动走动。 春节这种日子,该送的礼还是要送。 于是,自去年鲁宣公赴齐国朝见齐惠公后,到公元前604年春,鲁宣公决定再次去一趟齐国。 这一次,鲁宣公为了更进一步加强与齐国关系,答应了齐国上卿高固的请求,将自己的小妹叔姬许配给了高固。 山东这块地上,只要齐鲁两国关系正常化了,那一切都正常了。这是鲁国上下的共识。 所以,鲁宣公即位后的第七年,即公元前602年,应齐国之邀请,鲁国毫不犹豫参加了齐国对莱国之战,帮助齐国狠狠教训了一把莱国这个曾经的山东地头蛇。 但是,对列国诸侯来讲,晋国与楚国的争霸问题,是必须重点关注的国际问题。 如今的晋国和楚国,都在不停地秀着自己的肌肉,向列国诸侯展示着自己的实力,以图获得更多的小弟支持。 公元前632年,城濮大战后,强势崛起的楚国因落败而受到了重大打击。 当时追随楚国的郑国、陈国、蔡国、许国、卫国、曹国、鲁国等诸侯呼啦啦倒向了晋国。 但是,由于晋国自身的问题,以及楚国历代国君的励精图治,如今的楚国又开始向晋国叫板了。 在楚国的硬逼下,陈国、蔡国、郑国、许国等国不得已倒向楚国。 晋国当然不肯轻易放弃由晋文公、晋襄公好不容易得到的霸主地位,连续对外用兵。 到如今,晋国总算又将中原列国诸侯都收归麾下。 为了建立起更广泛的统一战线,晋国国君晋成公决定召开一次国际会议,以兵立威。 公元前602年冬天,晋国发出通知,要求各诸侯国赴黑壤参加会盟。 黑壤,即今山西临汾市翼城县东与晋城市沁水县交界处的乌岭关,当时在晋国境内。 比较有意思的是,黑壤之所以后来改称为乌岭,是因为一千多年后北朝皇帝对这个“黑”字很反感,下令改成“乌”,黑壤便始称“乌岭”。 这一次黑壤会盟,由晋成公主持会议,周天子派出全权代表王叔桓公列席。 参会的诸侯有宋国国君宋文公、卫国国君卫成公、郑国国君郑襄公、曹国国君曹文公、鲁国国君鲁宣公共六个诸侯,再加上周天子全权代表。 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中原诸侯联合起来,教训那些投靠楚国的家伙。 这些所谓的投靠楚国的家伙主要有哪些呢? 公元前604年,陈国投靠了楚国。 公元前603年,郑国受不了连续遭受楚国打击,又表示跟楚国混了。 那就教训郑国吧。 但郑国听说晋国又召集诸侯开会了,想想肯定是对付自己的。 当时郑国的对外关系国策,是谁来便投降谁的墙头草政策。既然你们要对付我郑国,那我郑国主动来表态服软行不? 所以,当晋国还在精心布置会议时,郑国遣使要求参加会盟。 郑国人在会上就郑国投靠楚国一事陈述了大把的无奈,鲁宣公听着也是真心替郑国人感到心疼。 郑国使者是这样对晋国国君晋成公说的:“君侯啊,敝国先君穆公时,一直紧紧追随贵国。 虽然后来楚国屡屡重兵威胁,敝国有时不得已对楚国屈服,那也是为了使敝国免受生灵涂炭。 就算是对楚国不得已屈服了,敝国还是一直向贵国汇报其中原由。 所以服楚是表面上的,敝国的真心始终是追随贵国。 但是没想到,到了先君灵公时,昏庸无道,居然选择了与楚国结盟,这下使郑国人民都不服气了。 为坚决扛起追随贵国的大旗,敝国有忠于国家的臣子冒着弑君的罪名杀了这昏君。 现在寡君已经决定对贵国忠心不二,故派外臣来向君侯说明情况,诚恳道歉,深刻检讨。 并再次表态,敝国举国上下,愿忠心追随贵国,请君侯务必给敝国一个机会。” 郑国不但作了深刻检讨,还作出了承诺。更重要的是,郑国又送来了大把的贿赂。 这下晋成公犯难了,好不容易搞个国际会议想敲打敲打哪个不听话的诸侯,敲打名单都定下来了是郑国,结果郑国来了这一出。 人家郑国都表示服了,难道还能再教训人家么?

最新小说: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