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224章 公子遂贿齐得助

第224章 公子遂贿齐得助(1 / 1)

公元前609年10月,公子遂、叔孙得臣代表鲁国出使齐国。 当然,两人并非是同一个代表团。 公子遂所率的是代表鲁国恭祝齐惠公新君即位的外交团队,而叔孙得臣是代表鲁国吊唁去世的齐国先国君齐懿公的外交团队。 外交使命不同,外交团队也不同。 但鲁国派遣如此豪华的外交团队到齐国,让齐国人都觉得鲁国人的知礼守礼果然非同一般诸侯。 叔孙得臣的公差完全是依礼仪按部就班的那样,这里也不多说了。 公子遂朝见了齐惠公,献上重礼,再一顿夸耀齐惠公的赞词,这让齐惠公非常受用,对公子遂顿时有了好感。 确实,齐惠公刚刚当上国君,鲁国可谓是列国诸侯第一个前来祝贺的。 而且,此时鲁国先君薨后,新君居然迟迟未立,这位鲁国执政上卿亲自前来恭贺自己,想必有事。 于是一应外交礼仪完成后,齐惠公命私下接见公子遂。 齐惠公道:“夫子亲自赴寡国恭贺寡人即位,寡人十分欣慰。 不知贵国情况如何?寡人听闻贵国先君文公薨后,贵国尚未立新君,夫子乃执政上卿,不知其中是何缘故?” 公子遂正要跟齐惠公沟通这事呢,听后施礼道:“禀齐侯,寡国新君迟迟未立,实乃外臣有意而为,更是考虑齐鲁两国关系不得不为啊。” 齐惠公大奇,问道:“立谁为君,乃贵国之国事,与齐鲁关系又有何干呢?” 公子遂道:“外臣身为鲁国执政上卿,一直为齐鲁关系忧思。百余年来,齐鲁世代联姻,成为诸侯睦邻表率。 这其中,敝国历代君夫人居功至伟。 至贵国先君齐桓公时,敝国仰仗贵国恩德,一切唯贵国马首是瞻,追随桓公尊王攘夷,为天子分忧,为诸侯谋利,世人皆称道。 然贵国先君懿公,置两国世代友好不顾,总兴无名之师,屡屡进犯敝国,致敝国穷困潦倒,百姓流离,将士疲惫。 敝国国人都认为,先君姜夫人德不配位,对姜夫人牢骚满腹。 先君薨后,嫡子年少,更失人心,外臣哪敢轻易立其为君? 不瞒齐侯,立谁为君虽是敝国之事,但贵国实乃山东第一大国,敝国敢不尊崇? 倘若立君一事,有损贵国利益,即为敝国之罪。外臣年迈,但也知其中利害。 故今日前来,一则恭贺齐侯荣登大位,二则向齐侯讨一个指示。” 齐惠公不悦道:“依礼,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如今,贵国自有嫡子在,夫子只需立其为君即可,又何必多此一举? 贵国久不立君,恐怕日久生变,到时贵国内乱,于寡国又有何益?” 公子遂摇摇头,道:“依礼,应立嫡长子公子恶,且姜夫人乃齐女,如此则仍旧维系齐鲁联姻。 只是外臣斗胆问齐侯,敝国若立公子恶,那齐侯对敝国又有何功?” 齐惠公听着简直纳了闷了,心道这本就是你们鲁国的事,立谁为国君这样的大事,寡人难道还可以来左右你们鲁国人的决定? 但不管如何,公子恶不但是你们鲁国嫡长子,更流着齐国的血脉,难道你们鲁国还有谁比公子恶当国君更符合寡国利益的? 你公子遂问寡人又有何功,这个公子遂肯定有图谋,且听他道来。 齐惠公怔了一怔,故作不解道:“夫子似乎有话要讲,不妨道来。” 公子遂上前一步,低声对齐惠公道:“外臣此番前来,诚为齐鲁两国关系而来,诚为齐侯您而来。 齐侯新登大位,国人虽拥护,但如果齐侯能够为贵国获取巨大利益,那齐侯威望更甚! 如果敝国立公子恶为国君,此乃依礼制而为,于贵国无干,于齐侯无干。 但由于国人不服,迟早生变,到时敝国内乱不已,对贵国无一好处。 故外臣赴齐前,已经与众公卿大夫有了商议,敝国准备立庶长子公子俀为君。 废嫡立庶,貌似有违礼仪,但如果齐侯支持,则于齐国、于齐侯有利者三: 一是公子俀肯定感激齐侯。故愿主动交好贵国,年年朝见,两国关系不再敌对,从此亲如兄弟。 二是先君姜夫人从未有功于两国睦邻,反而在齐鲁两国交恶中无动于衷,德不配位。 齐侯惩戒之,从今往后可以警示外嫁之女,为国尽心尽力。 三是敝国为感佩齐侯,愿割让济西之地。” 齐惠公听后心中一动,对啊,这个鲁国执政上卿公子遂所言不假。 鲁国立公子恶为国君,寡人没有半点功劳。 但如果鲁国立其他人为国君,寡人只消不加干涉,默许鲁国所为,那鲁国自然感激寡人! 更何况,寡人又不需要为鲁国做什么,就可以实现与鲁国的关系正常化,并得到鲁国济西这一大块土地,这可是双重利益! 寡人何乐而不为呢? 原来,你鲁国早有立其他公子之意,只是担心不立公子恶,会令寡人不爽,从而出兵讨伐鲁国。 嘿嘿,你们鲁国人也太小心了一点吧? 寡人刚刚即位,急需与你鲁国交好,怎么可能会来横加干涉你鲁国内政? 齐惠公心中大定,和颜悦色对公子遂道:“夫子可能不知寡人心意,寡人与先君懿公完全不同,不象他那样喜好干涉邻国内政。 立谁为君,那是贵国之事,与寡人无干,与寡国无干。” 说着,递给公子遂一个狡黠的眼神。 公子遂是政坛老手了,听齐惠公如此一说,当然心领神会了。 是的,齐惠公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复:你们鲁国人办事,只管自己办就行,不需要在意寡人会怎么想。 这代表什么? 代表齐惠公默许鲁国放弃公子恶这位流着一半齐国血液的鲁国嫡长子,而立公子俀为国君! 回国的路上,公子遂心情舒畅,但却故意装作愁眉不展的样子,不停地长吁短叹。 叔孙得臣看着公子遂这个鸟样,心道,这家伙见了齐侯后就是这个一愁莫展的样子,难道有什么事? 于是,叔孙得臣问道:“上卿大人愁眉苦脸的,难道身体不舒服?休养了几个月了,难道上卿大人身体还未康健? 此番出使齐国,一路劳顿,回去后,上卿大人得好好休息啊。” 公子遂叹了一口气道:“老夫哪里是身体有恙?只是此番朝见齐侯,看齐侯的意思,对君夫人极其不满啊。 如今先君亡故,齐侯命老夫即刻将君夫人遣送回齐国呢。” 叔孙得臣心头一紧,急问道:“齐侯怎么可以提这个要求?君夫人又有哪里得罪这位齐侯了? 公子恶一旦即位为君,如果将君夫人遣送回齐国,那岂不是将太后遗弃于齐国?” 公子遂斜着眼看了叔孙得臣,悠悠道:“难道叔孙还看不出来? 这些年,齐鲁连年战争,君夫人无半点功劳于两国关系趋好,这让齐国公卿大夫们都对她失望至极。 齐鲁为何联姻?就是为了两国友好。 但齐国先君齐懿公贪得无厌,兴不义之师讨伐鲁国,君夫人身为齐女,却无动于衷,从不回齐国斡旋。 这样的君夫人,不用说齐国人不满,先君文公亦是不满。 叔孙难道认为老夫这几个月称病,是真的在家里养病?老夫一直在关注齐国! 齐国先君齐懿公原本就讨厌君夫人,所以老夫迟迟没立国君,就担心齐懿公对鲁国更加不满,趁鲁国大丧出兵讨伐鲁国。 谁想这个该死的齐懿公因德不配位,被齐国人弑杀了。 老夫认为,这下齐国应该不会对我们立公子恶有任何意见了,于是这一次遂专门朝见齐侯,表达了立公子恶为君之意。 结果你猜怎么着?齐侯大为不满啊! 他认定君夫人丢尽了齐国的脸,命老夫回国后,将君夫人遣送回齐国治罪! 叔孙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君夫人不可能再成为鲁国太后!也就意味着,公子恶、公子视不可能成为国君!” 叔孙得臣闻言大惊,道:“那上卿大人意欲何为?难道也将公子恶、公子视送回齐国?” 公子遂盯着叔孙得臣,道:“先君两位嫡子,那是咱鲁国的人,齐侯怎么可能要? 齐侯对鲁国如此态度,鲁国危矣。老夫思考再三,决定行大事,望司马支持。” 叔孙得臣问:“上卿大人将行何大事?” 公子遂一字一句道:“杀了公子恶、公子视!只要先君无嫡子,那我们可以择一年长公子为君,由新君出面朝见齐侯,务必结齐鲁之好!” 见叔孙得臣张着嘴惊愕不已的样子,公子遂拍了拍他的肩道:“叔孙勿需心惊!不瞒叔孙,此前老夫已与几位大夫季孙、臧孙、孟孙等粗议。 众皆以为,此虽为下下之策,但欲交齐好,实无他法。 老夫知叔孙全身心在军事,故只需要叔孙理解即可,一切罪责,均由老夫来承担吧。” 叔孙得臣哪里还有话说?

最新小说: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