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204章 鲁国同意杞国国君离婚

第204章 鲁国同意杞国国君离婚(1 / 1)

鲁国连续在列国诸侯面前大展神威,咸丘之役大败长狄鄋瞒,再是威服郕国,列国诸侯都对鲁国刮目相看。 这让鲁文公有些忘乎所以。 当然,已经习惯了小心谨慎的鲁国,虽然全国为之一振,但也不能振得过分。 春秋江湖,险恶着呢,一个不当,就会摊上大事。 还是尽可能对列国诸侯都要讲究礼仪,尽可能求同存异,不能因为鲁国有了些成绩就两眼过顶。 “大家看看,杞国的事怎么办?答应还是不答应?”鲁文公问众公卿大夫。 杞国又什么事? 这是一个由杞国家事引发的纪国与鲁国关系问题。 原来,杞国与鲁国长期联姻,这次杞国国君杞桓公娶的是鲁国现任国君鲁文公的姐妹,一个叫长叔姬,一个叫少叔姬。 对了,前杞国国君杞成公也娶了一对姐妹,是鲁国前国君鲁僖公的姐妹。 当然,长叔姬、少叔姬都是后人这样在称呼她们的,当时她俩都是没有名字的。 对了,当时女子的排名是按伯仲叔季这样来排的,但是当时鲁僖公的女儿有不少,绝对不止伯仲叔季四个姬。 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老小。老三老四以及其他中间位的,都称叔。 所以,鲁僖公的长女伯姬、次女仲姬、小女季姬应该是嫁给其他诸侯了。 中间的两位都叫叔姬,嫁给了杞桓公,其中一个为夫人,一个为媵女。 为了区分她们,所以后人称其为长叔姬和少叔姬。长叔姬为杞桓公夫人,少叔姬为媵妾。 本来嘛,这是一桩好事,鲁国两位公主都嫁给了杞桓公,杞桓公应该很高兴才对。 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杞桓公的经难念,就难在他的这两位成了自己女人的鲁国姐妹公主不和。 长叔姬看起来很强势,经常打压妹妹少叔姬。 杞桓公却非常喜爱少叔姬,对长叔姬一百个看不顺眼。 两夫妻就经常吵架。 长叔姬心想,你区区一个杞国国君,难道还敢拿老娘怎么样? 要知道,老娘背后有大树,鲁国! 杞桓公非常郁闷,如果再郁闷下去,春秋史上在位时间排行榜第一名就绝对不可能是杞桓公了。 对了,杞桓公自公元前634年即位,在位时间长达七十年,没有一个诸侯国君超过他,为杞国在春秋江湖摘得了一顶桂冠,着实风光了一把。 郁闷了一段时间后,杞桓公也终于火大了。 他带足了礼物,赴鲁国朝见鲁文公,将自己的家事好好向鲁文公作了汇报,最后提出了要求:“请鲁侯同意孤离婚吧。” 这事本来令鲁文公有些不高兴,不管如何,那可是寡人的姐妹,嫁给了你杞伯,你怎么也要给些寡人面子。 现在倒好,你一纸休书,就想将她休了? 公子遂见主公发问,作为执政上卿得要有个态度。 他看了看鲁文公,咳了一声,问杞桓公:“请问杞伯,这婚,如何个离法?” 杞桓公早就有底,立即道:“原配离了,送回给贵国。媵妾扶正,成为夫人。” 杞桓公也不多话,但他的意思非常明确:婚是肯定要离的,否则日子过不下去了。 但是,与鲁国的联姻关系必须保持。休了长叔姬,将原本是媵妾的少叔姬立为夫人。 一听是这个方案,公子遂松了口气,他对鲁文公道: “主公,臣以为,杞伯之请,合情合理。鲁、杞一向交好,世代联姻,主公不能因小而失大啊。” 这正合鲁文公之意,更何况,鲁文公还是世子时,这两个姐妹中,也与少叔姬关系要好些。 于是,鲁文公答应杞桓公所请。 就这样,杞桓公成功把婚给离了,长叔姬被送还给鲁国。 长叔姬哪里会想到自己的娘家居然不为自己站台,反而在背后捅了自己一刀? 长叔姬悲戚戚回到鲁国,还没等她哭诉发泄,鲁文公就派宗人府尹严肃批评了她: “让你嫁到杞国,不是为了争风吃醋去的,而是为了维护两国关系。 如今,你居然闹得杞国连国君都对你不满了,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 国君没来治你的罪,已是你的万幸了,你难道还有理去面对国君?!” 长叔姬又羞又气,郁闷了几天后,居然香消玉殒。 鲁文公叹了口气,按相关礼仪办了长叔姬的丧事。 虽然有了长叔姬这一插曲,但是这两年,鲁文公的日子过得总体上是春风得意的。 与杞国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受到任何影响,而且,据说由于少叔姬在杞伯面前得宠,两国关系反而更加融洽了。 不但杞国对鲁国恭恭敬敬,从来没来朝见鲁文公的滕国国君滕昭公也带着财礼前来朝见。 滕国本是一古老诸侯,相传是黄帝二十四子中第十子的封国,还被赐以滕姓。 曾经的滕国疆域广大,实力非凡。但后来逐渐没落,至商末时亡了国。 大周王朝建立后,周武王姬发封其十四弟姬绣于滕,即今山东省滕州市境内。 所以,滕国也是一个姬姓侯爵诸侯,故一直以来与鲁国关系密切。 由于滕国一直以来实力较弱,所以尽管爵位较高,出身尊贵,但在春秋江湖上基本没掀起过什么风云,甚至连小浪花都没有一朵。 到后来,滕国干脆就主动归服鲁国,成了鲁国附庸。 大周王朝建立初期,鲁国的地位非同小可,周边许多诸侯都经常来朝见鲁国,奉鲁国为宗主国或地区之长。 这其中就有一个薛国,夏朝时期的古国,任姓。据说是帝喾后裔或者颛顼后裔之国,反正出身非常显贵,在商王朝时末落。 后来周武王又重新分封任畛于薛,建立了薛国,侯爵,在今山东省滕州市一带。 有一次,薛侯和滕侯都去朝见鲁侯,结果碰到了一起。 这就出问题了,这两位侯爷,同时在鲁国侯爷面前,到底谁先朝见谁后朝见?这可是涉及到国家颜面的大问题。 两位侯爷争了起来,鲁侯也头大如麻。 最后,滕侯底气十足对薛侯道:“不管如何,寡人姓姬,如今天下,是姬姓天下,君侯还要争么?” 就一句,把薛侯给镇住了。敢与姓姬的争长论短,这不是自撞南墙么? 于是,滕侯胜出。 后来就成了不成文的规矩:今后排名,先按爵位来,爵位同等的,姬姓为先。 滕国,就凭此在春秋江湖露了把脸。 滕国由于又与宋国接壤,所以宋国很喜欢控制滕国。 宋国的实力又超过鲁国,所以,后来滕国无可奈何地归服宋国,成为宋国的附庸。 但现在,滕国居然来朝见自己,说明了什么? 滕国又回归到了鲁国的怀抱,正式宣布成为鲁国附庸!

最新小说: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