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179章 世上最早的国际法庭

第179章 世上最早的国际法庭(1 / 1)

鲁僖公长叹一声,心道,卫侯啊卫侯,看来,这一次你是真正庸人自扰,摊上了大事。 寡人这次是没办法救你了,你就自求多福吧。 公元前632年冬,向鲁、齐、宋、蔡、郑、陈、莒、秦等国发出了通知,要求各国诸侯来温邑举行诸侯会盟。 此次会盟的议题,是讨伐不遵! 讨伐谁? 两个诸侯,一个是卫国,另一个是许国! 鲁僖公很清楚,卫国是因为卫侯不遵守践土之盟精神,一回国便冤杀贤臣,这当然是要受到惩罚的。 对许国,鲁僖公叹了口气。 许国是一个弱小的诸侯国,在晋楚城濮之战时站在楚国一边。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组织践土之盟,特意不通知许国参加,将许国排挤在中原诸侯联盟之外。 那个时候,鲁僖公就感觉许国肯定会有麻烦。 现在,许国的麻烦不就来了? 是的,许国虽然没收到通知,但当时如果胆子大一点,完全可以主动去参加。 脸皮厚一点没关系,没接到邀请,咱也要参加。 如果那样,许国至少表明了一个态度:以前咱许国确实是跟了楚国,但现在已经整改了。 但是许国就是胆小,没有接到邀请,根本不敢主动参加。 这也难怪,因为许国就在楚国旁边。楚国虽败,但只要许国一个不老实,那肯定是要受到楚国打击的。 许国就是这样一个极其可怜的小国,晋文公之所以把许国问题提上来,其实也是故意做给楚国看的: 你楚国看着啊,你的小弟,寡人就一个个拉走了。拉不走的,寡人就教训了啊。 楚国当然没办法,因为正如晋国人分析的那样,城濮之战后,楚国确实不敢北上中原了。 而且,战败的楚国,已经陷入了内部权力斗争。 在讨伐许国之前,晋文公当然是先解决卫国的事。 卫成公很清楚,这一次自己确实是做得过分了。尽管当他了解真相后,根本没有想要杀叔武的意思。 但叔武确实是死了,而且是被自己的人杀死的,自己此是就是浑身长满嘴都说不清楚。 唉,听天由命吧。大不了,寡人就把命抵给弟弟就是。 只是,寡人却要交给你晋侯来处置,实在不甘心呐。 卫成公又悔又恨,却是无可奈何。 听说晋侯组织了很多诸侯来讨伐卫国,卫成公干脆派人对晋文公表态: 打就不用打了,寡人把自己交给你晋侯,随你晋侯处置吧。 于是,让鲁僖公目瞪口呆的事来了。 他在温邑亲身经历了场表面上由天子主持,实则是一个诸侯国君操纵审判另一个诸侯国君的国际审判大会! 面对卫成公的态度,晋文公不可能再讨伐卫国。 按晋文公的意思,就是想要杀一个诸侯来威慑天下诸侯。 但卫成公已经认了错,自己难道还可以对一个同姓诸侯痛下杀手? 没有足够的理由,能让天下诸侯心服口服吗? 鲁僖公内心就不服。 晋文公知道,自己虽然是诸侯之长,但却不能在明面上来主导对一个同姓诸侯国的定罪,这事必须由天子出面。 于是,天子周襄王再次接到了晋国的请示报告:陛下,来温邑主持一个国际法庭,妥否?请复示。 前面说过,这是很无礼的。 因为诸侯作为臣子是不能召集天子做什么事的。 但晋文公是有办法的,办法也一样:天子正好是在温邑附近打猎,得知晋国召集国际会议,便主动过来参加了。 于是,一场由晋文公主导、周天子主持、中原诸侯参加的国际法庭开庭了。 审判堂堂一国之君,这是一个应该令很多人相当熟悉的画面,一个现代的人们都知道的国际大事件: 一个中东某国的元首,居然被一个北美某国抓起来审判! 当然,同样也有国际法庭,同样也讲所谓的法治,同样有着一些所谓的罪证! 放到二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江湖,这样的某国便是晋国了吧! 而当时的周王室,便貌似是那个年代的联合国了吧。 相同的是,周王室是授权晋国可以干涉,联合国也应该授权某国可以干涉。 所不同的是,周王室是授权晋国在有足够的理由前提下予以干涉,而联合国并没有这个授权! 但某国可以越过联合国打着先发制人的旗号予以干涉! 相比之下,如今的某国甚至比春秋时期的晋国蛮横多了。 算了,多讲无益,我们还是讲鲁僖公所亲身经历的这场国际审判吧。 被告的是卫国国君卫成公,原告是卫国大夫元咺,审判长是周襄王,陪审团是由晋国为首的列国诸侯。 对了,还有律师。卫成公派出了三人组成的辩护律师团。 具体辩护经过不需说了,无论卫成公派出多么豪华的辩护团,其无端杀死弟弟公子叔武以及元咺之子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大家都知道晋文公极其讨厌卫成公,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卫成公罪名成立。 按晋文公的意思是斩立决,但主持法庭的周襄王却表现出了对卫成公的同情。 周襄王对晋文公道:“诚然,卫侯有罪当诛,但这事是卫国的臣子告自己的国君。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这还真的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卫国大夫元咺再冤,也不得状告自己的国君吧。” 鲁僖公听天子居然这样说,不由对这位天子暗自伸出了大姆指: 对啊,陛下,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再怎么样,哪能允许臣子状告自己的国君? 是的,按照周礼,这样的审判本身便不合礼! 晋文公头大了,这当然是有道理的。 如果哪一天自己晋国哪个臣子到天子这里告个自己的状,无论是否有理,难道也这样开一个国际法庭? 传出去多难听啊。 但审判卫成公的法庭已经开了,晋文公明知这确实有违周礼,但已经对卫成公恨之入骨的晋文公,已经决心要严惩卫成公。 最终,经天下诸侯会议研究决定,卫成公最后是被判处无期徒刑。 当然,当时没有这个说法,准确地讲,卫成公被押到洛邑无期限地关了起来。 这里有一个插曲。 卫成公知道自己败诉后非常生气,他不敢对天子和晋文公生气,但对自己的三名辩护律师很生气。 史料记载,三人中有一人被卫成公砍了头,一人被砍了脚,另外一人不予追究责任。 处理了别人,然后是自己无奈接受处理。 于是,卫成公被抓到了洛邑囚禁了起来。那名未被追究责任的卫国大夫宁俞,则陪同一起坐牢。 当然,也算是贴身服侍卫成公。 但晋文公就这样放过卫成公了? 没有。 对卫国,晋文公先是指示由卫国大夫元咺回国扶持卫国公子、卫成公的另外一位弟弟公子瑕继位为卫国国君,这便是卫中废公。 然后,晋文公派出一名医官去洛邑,名义上是负责卫成公的身体健康,但这名医官得到的密令是下毒杀了卫成公。 卫成公真是可怜,好在陪他一起被囚禁的宁俞是一个精明的人,他一眼便看出这个医官有问题,决心救自己的国君。 于是,他把从卫国带来的大量财宝贿赂给了这名医官,对他说: “我知道你来的目的。如果你要下药,希望你的下的量足够小,最多只让寡君受点苦,但千万不要让他被毒死。这些东西就归你了。” 医官见这辈子都攒不足的财富当然动心了,于是,在所下的药里只放了三分之一的药量。 卫成公哪里知道? 喝了医官给他开的药,结果上吐下泻,这才知道原来晋国人根本不想放过自己。 于是,卫成公也终于雄起了:老子成了这个样子,还不放过老子,那好,老子偏偏要跟你晋国人干到底。 看着卫侯如此可怜,鲁僖公真的坐不住了。 晋侯啊晋侯,你也实在是太过分了。不管如何,卫侯毕竟是一国诸侯。 从地位上讲,晋侯卫侯都是同姓侯爵诸侯,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卫侯呢? 鲁僖公决定帮卫成公一把。 鲁僖公亲自朝见天子周襄王,将卫成公的遭遇详细对天子周襄王作了汇报,请求天子看在同姓诸侯的份上,放过卫成公。 要知道,这是鲁国在春秋史上三次有记录的朝见天子之一! 而且,在公元前632年这是第二次,是为了老朋友卫成公。 这一次朝见天子周襄王,鲁僖公非常大方,直接进贡了上等玉璧二十只! 周襄王顿时感觉发了大财,再听鲁僖公说卫成公居然差点被毒死,心里也起了同情心。 再加上卫成公杀公子叔武确实是另有隐情,并非主观故意,干脆也不派人与晋文公沟通,直接下令释放了卫成公。 晋文公虽然心里不痛快,但却没有办法,因为这在明面上毕竟是周襄王的权力,天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再说现在卫成公也是一介废人了,卫国国君已经有人当着了,于是也暂时不管卫成公了。 卫成公的故事我们在卫国风云里会详细讲,这里大致交待一下: 卫成公后来通过努力,干掉了已经当上卫国国君的弟弟卫中废公,诛杀了害自己坐了两年牢的元咺,稳稳地坐在他的卫国国君宝座上。 卫成公虽然恨死了晋文公,但他毕竟不是糊涂虫,知道卫国根本无法与晋国对抗。 后来晋文公去世后,卫成公立即朝见晋国国君晋襄公,从此算是与晋国真正和解了。

最新小说: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 火枪洗明路 云落流霞映山天 黑龙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