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136章 鲁灭项国

第136章 鲁灭项国(1 / 1)

此时的中原诸侯们,即齐国国君齐桓公、鲁国国君鲁僖公、郑国国君郑文公、宋国国君宋襄公、陈国国君陈穆公、卫国国君卫文公、许国国君许僖公、曹国国君曹共公以及邢国国君邢侯等九位中原诸侯带着各国部队都还在淮水附近。 这一次中原列国诸侯们遵齐国号令,组成联军讨伐淮夷,同时帮助曾国修筑城墙。 仍旧是如去年救援徐国时一样,列国诸侯们聚集在后方,大家喝着茶聊着天,互相玩玩投壶、射箭等游戏,静听前方消息。 大军则由鲁国大夫公孙敖统帅在前方。 但是,说是讨伐淮夷,淮夷又不是站在那里被你联军打的,所以齐桓公当时给公孙敖下达的命令就是向淮夷展示一下联军的实力,吓唬吓唬那帮东夷强盗。 齐桓公认为,凭着这千乘规模的联军军威,定然可以把淮夷吓得屁滚尿流,从此不敢随便进犯中原,不再惹如曾国、杞国等中原诸侯势力圈内的国家。 所以,这次联军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曾国修建城墙,齐桓公因此要求列国征发了不少役民、奴隶和工匠。 现在好了,都跑了。 齐桓公真火大了,难道就这样再一次无功而返? 寡人称霸四十年了,最近屡屡遭受挫败,这是不容许的! 不管如何,总得拿个软柿子捏捏,否则实在无脸回中原。 齐桓公下令,由徐国出兵讨伐英国,并派出一支齐军助攻。 英国本就是淮夷小国,前年刚刚被楚国所灭,成了楚国附庸,按理这是楚国的地盘了,齐桓公此时为什么要去惹楚国? 齐桓公有自己的考虑,去年楚徐娄林之战,徐军大败,徐国吃了大亏,难道就不想报复? 去吧,徐国人,有咱大齐在,就打他个楚国佬。打英国,就是打楚国佬。 徐国早就想报复了,但没有齐国的命令,谁都不敢随便对楚用兵。 现在齐侯发话了,那还不快去? 就这样,公元前643年春,徐国主动进攻楚国附庸英国,齐军作为后援,算是徐齐联军讨伐英国。 第二次担任中原诸侯联军统帅的鲁国上卿公孙敖非常郁闷,自己这算什么统帅?联军到了淮水,是来旅游的么?上次救援徐国就无功而返,这次又是来摆摆阵势的? 正在此时,齐军被齐桓公抽调去帮助徐军讨伐英国了,这下把公孙敖真惹急了:这里不是由老子当统帅么?怎么就可以不用跟老子商量一下就将军队调走? 这个诸侯联军统帅当得实在很窝囊,但老子可不窝囊! 不行,得搞点动静出来。 看着齐军赶赴英国前线了,公孙敖下令了:全军即刻向项国发起进攻! 项国毗邻陈国、顿国、沈国、番国等国,与英国一样,此时的项国可以说是楚国的势力范围。 公孙敖你犯糊涂了?居然敢下令讨伐项国?这不是要惹来楚国佬的报复吗? 公孙敖可不糊涂,他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第一,要得罪楚国,也是齐国先得罪,老子率领的可是中原诸侯联军,是你齐侯任命的联军统帅! 第二,此时不发发威,春秋江湖,谁认识老子?此时的鲁国,就需要老子站起来,凭着战功,去博取在国内的政治地位! 原来,去年,即公元前644年对鲁国来讲,可以说是丧事连连。春天,执政上卿公子友去世。夏天,刚嫁到曾国一年不到的曾季姬去世。秋天,卿大夫公孙兹去世。 此时的三桓已经死了两大家族宗主,即叔氏家族宗主公孙兹和季氏家族宗主公子友,按世袭制,分别由他们的嗣子继承家业。 于是,公孙兹之子叔孙得臣继承了叔氏家族宗主之位。 但是季氏家族呢?季氏家族却是由公子友的孙子季孙行父继承了家业,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公子友的儿子公孙无佚前几年得病先于父亲亡故。 这对孟氏家族宗主公孙敖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此时的他,在三桓中脱颖而出,成为带头大哥了! 既然如此,那就得展示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用兵打仗的能力! 第三,项国是最好的下手对象。 原来,项国最早在今河南项城一带,可能夏商时期就存在了,但被大周王朝所灭。在三监之乱中,当时的古郯国、古奄国等十七国参与了叛乱,这其中可能就有古项国。 平定三监之乱后,周公旦就在古奄国区域重新封了姬姓子弟于项。所以,当时的项国和鲁国同在古奄国区域。 鲁国是在古奄国的基础上建立的,当时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再伐徐戎,命令殷民六族悉数迁往鲁国。这殷民六族就有大量的商奄遗民。 在这个过程中,项国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前面说过,古奄国被灭后,奄人逃的逃,迁的迁,流散各地,当然也有大量的商奄遗民逃到了项国。 现在好了,周公旦作为当时大周王朝摄政王,命令殷民六族迁往鲁国,鲁国理所当然要向项国等国索要殷民六族。 人口,是当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今却要将战略资源白白给鲁国,换作任何人都很不开心。所以项国非常不爽,对鲁国非常不满。 不爽不满的结果是互相打架。 但项国打不过鲁国,鲁国在历代鲁侯的治理下,再加上特殊的政治地位,国力越来越强大,项国一次次被扁得鼻青脸肿的。 而且,项国就在不断被鲁国扁的过程中,一点一点被鲁国蚕食。 要知道,在当时,所谓的蚕食,并非是占领人家的领土。 那个时候土地多了去了,没多大意义。 蚕食的对象是人口,方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讨伐掠夺,另一种是吸引对方的民众主动来投。 那项国还能有好日子过么? 项国看着身边的鲁国就感觉是一场梦魇,打又打不过,说理又说不过,那惹不起咱躲总躲得起吧。 就这样,项国满怀委屈地向南迁移,直至淮水一带。 可以说,在鲁国是有不少原属于项国的民众,如果鲁国一直强大下去,那也算了。 但鲁国一旦衰落,而在淮水一带的项国如果强大起来,那故国情结带来的人口外流是必然的。 但是,如果项国从此在地图上被抹去了呢? 这就没有了任何隐患! 公孙敖的算盘实在是太精明了,而且,他这一次是公私混合,既为鲁国,也为自己。 但是,列国诸侯能听他的吗? 所以,当公孙敖下令讨伐项国,没有一个诸侯国鸟他。大家是来帮助曾国的,没有中原诸侯联盟盟主齐侯的命令,谁敢自作主张去讨伐项国? 但是公孙敖的命令已经下达,既然列国诸侯都不听令,那老子就带着自己的兵去打。 鲁军出发了,而且师出有名:扫除这颗今后可能严重影响鲁国的雷,为国家作出伟大的贡献! 项国哪会想到,自己躲到了离你鲁国这么远的地方了,你还追上来痛下杀手? 但这是春秋,礼崩乐坏,谁跟你讲道理? 公孙敖可是一个狠角色,他这一次,直接灭了项国宗祠,断了项国公族香火,彻彻底底灭了项国。 史料记载,公元前643年夏,鲁灭项。 但是,项国后裔却出了一位大英雄,项羽! 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大人物,我们就不在春秋的故事里讲了。

最新小说: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