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122章 联军伐楚4

第122章 联军伐楚4(1 / 1)

听说楚军已经作足了准备,情知楚国并非软柿子。 齐桓公叹了口气,对管仲道:“楚子果然不俗,难怪楚军强悍。” 管仲皱着眉,一时无话。 鲁僖公看着联军这两位大佬,知道此次伐楚遇到困难了。 但联军都已经到了这里了,难道不打一枪就撤?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齐桓公硬着头,下令联军向楚国进发。 大军进发到陉地时,出了个意外事件。 许国国君许穆公本年老体弱,加上军旅劳顿,突发疾病,逝于军中。 齐桓公只好命安营扎寨,全军为许穆公服丧三天。 此时,军士来报,说楚国大夫屈完奉楚王之命,拜见齐侯。 齐桓公听说楚使到来,想了一想,把管仲以及各国诸侯都召集来:“楚使此番前来,必定求和。大家看看,寡人该如何应对?” 宋国此时在中原诸侯联盟中位列第二把手,宋桓公见盟主发话,当仁不让第一个发了言: “求和?那要看楚子有多少诚意!其他先不说,单凭楚子僭越称王的事,就必须解决!” 宋国是商王朝后裔封国,周天子准许宋国沿用商礼,待之以贵宾。宋国自认为商礼是比周礼更高贵的礼仪,所以做什么事都以礼为先。 宋桓公提出楚国要求和,必须除去自吹自擂的王爵称号,恢复子爵。 鲁僖公心道,宋公此人太不切实际,什么年代了,还计较称号爵位? 由于鲁国是最近才重新加入中原诸侯联军的军事行动,鲁僖公决定低调行事,他先观察其他诸侯的意见。 郑国这些年深受楚国欺凌,尤其希望彻底解决楚患问题。现在中原诸侯都在这里,组织了大规模的联军,此时不灭了楚国,更待何时? 郑文公态度很坚决:不接受求和,必须把楚国打残了,使之从此再也不敢北上中原。 看着郑文公恨不得将楚国给灭了的样子,鲁僖公心头暗笑:郑伯啊郑伯,你是脑子进水了吧? 陈国离楚国比较近,历年来被楚国抢了不少人口财物,心里头想着念着就这事,陈宣公张口就道:“楚国至少要将这些年从寡国抢去的人口财物给归还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自提出要求。 管仲咳了一声,会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管仲可是齐国相国,连齐侯都要尊称他为仲父,再回加上管仲改革齐国国政,齐国大治,民富国强,称霸中原。 见大家对自己都很尊敬,管仲向列国诸侯施了一礼,对着齐桓公和列国诸侯们道: “主公,各位君侯,大家看,如果我们此时与楚军决战,胜算如何?” 啊?列国诸侯都被问哑了,刚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貌似楚国已经被击败了。此时管仲一问,这才知道关键在于联军是否有必胜的把握! 鲁僖公暗自赞叹,这位齐国相国管夷吾,果然名不虚传,一上来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点。 管仲继续道:“各位君侯,此番主公联合列国讨伐楚国,目的是什么?目的并非灭了楚国! 此前,大家一直把楚国当成蛮夷。仲认为,楚非蛮夷也。因为楚国与列国诸侯一样,都是被天子承认的诸侯。 既然楚非蛮夷,那仲认为,联军讨伐楚国的主要目的,不是灭了楚国,这不符合尊王攘夷的方针。 联军伐楚,在于让楚国认错,并感受到中原诸侯联合起来强大的力量,使楚国从此不敢再轻易引兵北上。 楚国实力不俗,并非一战而可被灭,甚至,楚军战斗力惊人,楚子又充分作好了与联军开战的准备。 不瞒各位君侯,据探报,楚军已经作好都城郢都保卫战的准备,而且士气高涨。 楚子已派大军火速沿汉水南岸布防,联军南渡汉水势必遭其半渡而击。 此外,楚军已经加强了方城要塞防务,援军已经到达方城。 再看联军,尽管我们已经拿下了蔡国,以蔡国为根据地可以随时向楚国发起进攻。 但不管如何,千余乘战车,士卒十余万,粮草辎重等后勤物资并非易事。 一旦与楚相持过久,我方必显颓势! 据此,仲认为,若能与楚讲和,就应尽量避免战争。” 见谁都不敢说话,齐桓公接过管仲的话,道:“仲父所言极是。此番寡人蒙各君侯拥护,组织联军出兵南下,至今已有数月,军资耗费巨大,实不堪重负。 与楚和谈,乃上上之策。就这样定了,就由仲父代表寡人与楚国一谈,务必要使楚子认错,坚持尊王攘夷,保证不再侵犯中原诸侯列国。” 郑文公见齐桓公如此定调,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想了想,又把话咽了下去。 宋桓公却心中颇为得意,心道,总体上就是寡人的意思,要求楚子尊王攘夷,那肯定得先去了僭越的王爵称号。 鲁僖公心道,楚国不得了哇,如果楚国真如管夷吾所言,单单是两个应对联军的举措,联军就吃不了兜着走,方城要塞和汉水布防,哪怕是联军强行突破,也是损失惨重。 如果再强攻楚国都城,楚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兵员补充迅速。一个搞不好,联军非但不一定取胜,很有可能落败。 想到这里,鲁僖公道:“各位君侯,勿需多言了,就听齐侯安排。相信管相国一定能够说服楚人,令其认错,从此向天子进贡,不再犯我中原。” 齐桓公看了看鲁僖公,对鲁僖公点了点头,以示赞许。

最新小说: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