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115章 鲁僖公继位

第115章 鲁僖公继位(1 / 1)

先不说公子友带着公子申逃亡去了邾国,我们先看看鲁国国内的情况。 鲁国国内此时是乱了大套了。 首先是叔姜,惊闻自己亲生儿子、堂堂国君居然被弑杀,悲愤交加。 叔姜的反应是立即派出心腹赴齐国,请求娘家人出来主持公道。 叔姜打死也不相信,这一次仅仅一个负责占卜算卦的大夫就敢于弑君。如果背后没有庆父、哀姜的谋划,那真是母猪都能上树! 出离愤怒的叔姜一边遣使赴齐国向娘家人控诉真相,一边把庆父弑君的消息散布了出去。 现在,庆父和哀姜在干什么呢? 庆父和哀姜完全没有了第一次弑君时的从容不迫,因为鲁君般被弑时,他们还有后手。那就是只要立公子启为国君,说明庆父是没有私心的,完全是为了鲁国国家利益。 而且,立公子启至少要比原来的鲁君般更让齐国人满意,从而获得齐国的支持。 有了齐国的支持,这个天下还有什么摆不平的事? 但是现在呢? 连公子申都被公子友带着逃走了,你庆父还能立谁?那不就是立自己为国君吗? 那就充分说明,这一次国君被弑,你庆父是最大的受益者。 原来,这就是你庆父的手段啊? 那整个鲁国公室以及所有的公族大夫们,有谁会服? 那对于不服者,庆父能怎么做? 一个不服两个不服,当然可以举起屠刀解决。但是整个士大夫群体都不服,你敢吗? 再说,圉人荦刺杀鲁君般,确实是有着大家公认的理由。 但是,同样的手段如果用了第二次,那大家就怀疑了。 再加上你庆父是自立为君的节奏,那鲁国人民顿时明白了:敢情,两次弑君,都是你庆父指使的啊? 也许刚一开始,谁都把这些疑问埋在心中,但当叔姜第一时间将这些虽然没有足够证据但显然很合情合理的消息散布出来时,整个鲁国都城曲阜顿时炸了锅: 啊,原来一切都是庆父这个龟孙子在搞事啊,难怪齐国人在传言,庆父不死,鲁难不已! 天下诸侯,如果说鲁国人的口水排第二,那就没哪个诸侯敢排第一! 鲁国人民愤怒了,这是出离愤怒的那种级别,从宫中到公族大夫府上,从大街小巷到集市郊外,从各府府衙到军队,人们都在控诉着庆父! 逃到邾国的公子友和公子申刚在邾国安顿下来,来自鲁国的消息就让他们兴奋异常。 “公子,速去齐国,请求齐侯帮助。”公子友此时已经相信,齐国可以成为最坚强的依靠了。 如果说一开始他不敢直接去齐国,是担心齐国会不满他没能好好保护鲁闵公,从而追究他的责任。 但现在是大势所趋,庆父这次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此时唯一能够接任鲁国国君之位的,就是身边的公子申。 把扶持鲁国国君的大功劳送给齐国,非但可以让公子申即位更加顺利,而且可以第一时间保持先君庄公时期努力维持的齐鲁同盟关系! 齐桓公早就泯灭了借鲁国内部混乱一举吞并鲁国的野心,单单是这一次,庆父惹出来的事居然让整个鲁国同仇敌忾,这样的国家精神是可怕的。 既然不能吞并了鲁国,那就好好帮助鲁国,让鲁国在齐国的春秋霸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吧。 齐桓公派出仲孙湫去了鲁国。 按照鲁国此时的国情,根本不需要齐国派出大兵。 齐桓公只需要表明齐国的态度即可:庆父弑君,罪不可赦,公子申目前在齐国,迎他回来继位吧。 齐国的态度彻底击垮了庆父,那还不快跑?等公子申和公子友回来,自己是何下场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了。 庆父惶惶如丧家之犬,将家里全部财富装车,逃往了莒国。 听说庆父居然流亡了,哀姜顿时感到了悲哀,她一边哀叹着命运对她的不公,咒骂着庆父居然丢下自己跑路,一边收拾收拾,也跑了。 哀姜虽然知道庆父跑去了莒国?但哀姜可不敢去莒国,她跑到了邾国。 哀姜有自己的小九九,因为邾国与莒国近,在那里还是有大把的机会与庆父幽会的。 她不敢去莒国,怕鲁国人见她在这样的形势下还敢明目张胆与庆父私通,肯定饶不了她。 鲁国人貌似是饶了她,因为没人来追究她的责任,毕竟身份摆在那里:前君夫人。 而且,哀姜毕竟是堂堂中原诸侯之长齐国的公族之女。 但令哀姜万万没想到的是,正是她自己的娘家,不肯放过她! 齐桓公听说哀姜逃亡去了邾国,向列国诸侯发出了盟主的声音: 让你去鲁国成为国君夫人,是希望你能够为齐鲁两国世代友好出力的。 结果非但自己不会生育,还败坏我大齐名声,与大臣私通,还闹出这么多事来,导致鲁难不已! 不除了你,寡人今后还有何脸面对天下诸侯? 齐桓公命人出使邾国:把那女人给寡人遣返回齐国来! 邾国本就唯齐国马首是瞻的,哪敢怠慢?立即遣返哀姜。 哀姜回到齐国了吗? 没有,齐桓公早命人等候在齐国边境。接到哀姜后,扔给她一根白绫,命哀姜自杀。 公子友带着公子申回来了,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 公元前659年初,公子申继位为鲁国国君。 这便是鲁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国君,鲁僖公。

最新小说: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