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102章 公子牙支持公子庆父

第102章 公子牙支持公子庆父(1 / 1)

现在,鲁国公室几位重量级人物都亮了相,为了鲁国储君一事,大家也都有了自己的态度: 自己不会生儿子的君夫人哀姜,为了自己的利益,要么立妹妹过继给自己的儿子公子启,要么立公子庆父,两个都可以。 鲁庄公之下排名第一的卿大夫公子庆父,为了鲁国的国家利益,保持与齐国长久友好同盟,必须立公子启。 与公子庆父交好的公子牙,为了鲁国有一位德才兼备而且执政能力上乘的国君,非公子庆父不可。 与鲁庄公关系最好的公子友,为了鲁国有一位强有力的领导,认为不能再走如自己现在的国君哥哥那种少年即位的辛酸之路,他认为应该立公子庆父。 此外,朝中公卿大夫们的声音也貌似倾向于公子庆父。 现在就剩下最后拿主意的鲁庄公了。 鲁庄公真的很烦,烦透了,因为鲁庄公就想立公子般。 鲁庄公一直烦恼到了秋天,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烦恼纠结下去,是时候把这大事给定了。 他召见了三弟公子牙。 这是一位素有贤名的上卿,又是自己的兄弟,总应该会为寡人排忧解难吧。 鲁庄公开门见山,对公子牙道:“寡人自知天命不久,很快就要去见列祖列宗了。 鲁国幸得兄弟们鼎力相助,如今也算安定,相信寡人这三十余年,不辱先祖之托。 唯一事惶恐不安,今把三弟请来,就是希望三弟为寡人谋划谋划,寡人之后,国君由谁继承最为合适?” 公子牙沉吟了半晌,犹豫道:“不知主公是否有心中人选?” 鲁庄公叹了口气道:“正因为寡人难以决定,故请三弟替寡人分忧。三弟尽管直言无妨,寡人定洗耳恭听。” 公子牙看了看躺在床上的国君,定了定神,小心道:“既然如此,那臣弟就斗胆直言了。 主公,立储一事,非同小可,主公可知公卿大夫们的意见?” 鲁庄公摆摆手,道:“三弟就直接一点吧,不要问寡人乱七八糟的问题了。” 公子牙尴尬一笑道:“主公,臣弟以为,国君就应如同先君桓公、主公您这样的人,既要坚毅果敢,敢行常人所不敢为,又要恪守礼制,以服国人。 如此,则储君人选,至少应是成人,而不能把国家委之以少儿。 鲁国自建国以来,奉行两种继承制,早先是兄终弟及制和嫡长继承制交替实施,到后来主要的是嫡长继承制。 如今主公一来并无嫡子,二来众公子皆年少,臣弟以为,主公可以考虑兄终弟及制。 二哥仲孙,年富力强,身居上卿之职,多年来辅佐主公治国理政,颇有建树,颇得民心,又是主公亲兄弟。 若立仲孙为储君,臣弟以为此乃利国利民更昨咱公室之举,臣弟坚决拥护。” 公子牙又列举了许多公子庆父德才兼备的事迹,却不知鲁庄公听公子牙推荐公子庆父,心中早就拨凉拨凉的,哪里还听得进公子牙接下来在讲什么? 难怪都说公子庆父与公子牙两人交往过密,交情非同一般。此时一试,果然验证传闻不假。 看来,如果要确保般儿顺利继位,此两人着实是巨大威胁啊。 鲁庄公随便应付了几句,然后以身体不适需要休息为由,把公子牙打发走了。 公子牙哪里曾想过国君哥哥心中已有既定人选?他此次推荐公子庆父,那还真的是出自公心。 作为鲁国上卿,他很清楚一国之君如果年幼的话,会带来极大的麻烦。 公子牙对鲁庄公是非常敬重的。鲁庄公即位时年仅十二三岁,鲁国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当时父亲鲁桓公不明不白死在了齐国,先君文姜夫人又滞留齐国不归,坊间传闻齐国将兴兵伐鲁,说不定要将鲁国给灭了。 幸亏先君文姜夫人并非如传言那样对鲁国极大不利,少年国君大哥也幸亏有了母亲文姜夫人的全力庇护与辅佐,内抓国政治理,外交列国诸侯,总算让鲁国度过难关,并一步步发展起来。 这期间,同样是少年的公子牙很明显感觉到,无论是先君文姜夫人,还是自己的国君哥哥,付出了多少努力,经历了多少艰辛。 公子牙也曾想拍拍国君哥哥的马屁,推荐推荐公子般,但他敢推荐么? 公子般此时年龄与当年刚即位的国君哥哥相仿,但他与国君哥哥相比,至少存在两个短板: 第一个短板,公子般并非嫡子,而当年的国君哥哥公子同可是正宗先君桓公嫡长子。 第二个短板,公子般已经没有了母亲,而当年的国君哥哥公子同的母亲,那可是来自齐国的公主文姜夫人! 文姜夫人才貌双全,其能力水平那绝对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子般如果即位,能挺得住吗? 更何况,如今的君夫人是来自齐国的姜夫人。姜夫人此人嫁过来虽然没有几年,但大家都很清楚,这个女人不简单,非常强势。 她虽然没有生过儿子,但她有一个过继来的儿子公子启,而且是她妹妹的亲生儿子。 一旦后宫干政,鲁国将爆发严重的权力斗争,那岂不是糟了? 唯有二哥公子庆父继位为君,方可牢牢把先君桓公的家业给守住了! 公子牙相信自己对国君的建议是公道的,是正确的,是完全站在鲁国公室和鲁国国家利益角度考虑的! 他相信国君一定会采纳自己的意见。更何况,已经有很多人貌似在支持二哥公子庆父了。

最新小说: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