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91章 接纳颛孙

第91章 接纳颛孙(1 / 1)

那这场陈国公室内乱,又关鲁国什么事了? 原来,世子御寇被杀后,公子完就知道自己摊上大事了。 世子御寇根本没犯什么过错却被杀,根本原因就在于自己与世子御寇交好,看来国君是对自己忌惮至极啊。 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杀了,那自己如果还留在陈国,分分钟都有可能被国君安个莫须有的罪名给干掉。 与公子完有着同样担忧的,便是公子颛孙。两兄弟一合计,就逃离了陈国。 逃到哪里去? 当然是齐国,逃去齐国,一方面可以向中原诸侯联盟盟主齐侯告告陈国国君的状。另一方面,呆在这么强大的国家是安全的。 齐桓公见两位陈国公子来投,非常高兴。 无论是公子完,还是公子颛孙,在当时的春秋江湖也算是颇具贤名。 但听了公子完的控诉后,齐桓公却默不作声。 按理,齐桓公有足够的理由,打着大周天子的旗号,可以讨伐陈国。 但是齐桓公很清楚,此时如果讨伐陈国,那完全就将陈国推到了楚国一方。 更何况,这个陈侯虽然不是个东西,居然杀了自己的儿子,但是他毕竟在几次由寡人召集的盟会中,表现出对寡人的极其敬重和拥护。 齐桓公一方面好言相劝,另一方面给予了公子完上卿高位。 当然,公子完这样的外来户,一介新齐国人,此时无功于齐国,哪敢接受上卿之位? 最后,公子完只接受了齐国大夫之职,以及赏赐的食邑田邑。 后来就以封邑为氏,公子完就成了齐国田氏家族第一代宗主,田完。 田完的具体职位是齐国工正,负责管理全国手工业。 令齐桓公以及全世界的诸侯们始料不及的是,逃难到齐国的陈国公子完,其田氏家族后来成为齐国第一大家族,最后居然取代了齐国公室,当上了齐国国君,谱写了一出田氏代姜的经典历史。 公子完在齐国安家落户了,那公子颛孙呢? 齐桓公可不想同时接纳两位来自陈国的公子,毕竟同时封两兄弟为齐国大夫,那对齐国会带来一定的隐患,即家族势力过大的隐患。 “公子,你不妨去鲁国吧,寡人给鲁侯修书一封。公子的兄长在寡国,寡人当然会善待之。 鲁国是寡人最为看重的诸侯之一,寡人许多事务都要鲁国来帮助。 公子到了鲁国后,一定会得到鲁侯的重视。”齐桓公对公子颛孙道。 就这样,陈国公子颛孙就到了鲁国。 鲁庄公大喜,立即任命公子颛孙为鲁国大夫。 从此,鲁国就兴起了一个颛孙氏家族,其后裔子孙以颛孙为氏,也有的取其孙字为氏,这便是中华姓氏中的颛孙和孙两大姓氏的渊源之一。 接纳陈国公子颛孙,是鲁庄公奉齐桓公之令而为之,当然也令齐桓公很满意。 反正这一段时期以来,鲁庄公就专门干一些让齐桓公高兴满意的事。 公子颛孙流亡鲁国,还催生了鲁国外交史上一件历史性的大事,那就是陈国在史上第一次主动派出行人访问鲁国。 原来,陈宣公杀了世子御寇、立公子款为世子后,又得知公子完逃往了齐国,公子颛孙逃往了鲁国,非常不放心,故派人来齐国、鲁国探个究竟。 陈国大夫女叔有幸成了鲁国史上第一位到访的陈国行人,鲁庄公亲切接见了他。 鲁庄么之所以要亲切接见,那是齐桓公早派人来统一了鲁庄公的思想: 鲁侯,眼下中原华夏北有戎狄侵犯之苦,南有强楚北上之患。 陈国本乃中原诸侯,楚国极力拉拢。寡人以为,我等中原列国诸侯,应对陈国百般示好。 陈国行人已到访过寡国,寡人向其许诺,公子完在寡国已经不想再回陈国了,请陈侯放心。 故寡人希望贵国同样给陈侯一个放心。 鲁庄公哪里会有什么意见? 正好一并将前几天因为送媵一事与陈国闹矛盾之事也给解决了。 鲁庄公对女叔道:“大夫请放心,寡人已任命公子颛孙为大夫,享有寡国封邑,不愿再回陈国矣。” 女叔很高兴,就在鲁国多呆了几天。 这几天,女叔结交了一位鲁国重要人士,公子友。 公子友是鲁庄公的同胞兄弟,鲁庄公有三个弟弟,公子庆父、公子牙、公子友。 四兄弟中,鲁庄公与四弟公子友关系最好。 如今的鲁国,自鲁隐公以来,历经三代鲁侯励精图治,可谓是鲁国有史以来国力最为强劲的时代,鲁国公室在鲁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当然是相当高的。 除了鲁庄公本人外,鲁国三公子在朝中的权势当然也是非一般人可以撼动的,尤其是鲁庄公胞弟公子友。 在鲁庄公的授意下,公子友热情款待了陈国大夫女叔,带着女叔游览了泰山,品尝了鲁国地方风味小吃。 女叔非常满意。 “公子,有空一定要来陈国玩啊。”临别时,女叔对公子友发出了邀请。 公子友非常高兴,他可从来没去过陈国。 于是,就在当年冬天,即公元前669年冬,公子友访问陈国。 有人要说,公子友访问陈国不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么,春秋史料也值得要写上一笔? 是的,这个貌似很正常,但我们必须弄明白这其中是有一些玄机在的。 因为当时的规矩是大夫无外交! 什么意思? 这与当时的分封制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 所谓大夫无外交,即大夫受国君指派,可以访问诸侯列国。 当然,我们现在把代表国家出访的叫外交人员,在春秋时期叫行人,可能是取自于行走于列国诸侯的人。 出国访问也是现代词,在春秋时期,叫聘问。 一国大夫,只允许在国君的指派下赴他国聘问,而且只准允许朝见国君,不得私自会见他国大夫。 因为大夫级别的贵族,都是有封邑的。如果一国大夫未经国君同意,私自出国访问,就可能受到某诸侯国君的器重赏识。 一旦国内有权力斗争,该大夫感觉自己要落败,就可能出现主动带着自己的封邑投靠外国的现象! 甚至,一国大夫与某外国大夫混熟了,成了好朋友,外国大夫在国家利益面前,可能会唆使自己的好朋友带着封邑来投靠本国,导致大夫所在国家利益受损。 正因为如此,所以大周王朝的规定是大夫无外交,即大夫不得私自出国。 但是,现在这位鲁国公子友却这样做了,难道鲁庄公就默许他这样做了? 是的,鲁庄公没有反对。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这个时候开始,所谓的大夫无外交规定,已经开始不被大家所遵守了! 到了后来,列国诸侯一些著名的大夫,居然能够互相成为好朋友,而且越来越普遍。 大家一旦有机会赴对方国家聘问,就可能互相走动走动,发表一下对时局的看法,互相给予一些提醒和建议,许多真知灼见开始被史料记录! 鲁国公子友这次赴陈国访问,也许正是后来列国诸侯大夫开始有了外交的一个缩影,或者说反映了某种时局的变化。

最新小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 火枪洗明路 云落流霞映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