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33章 婚姻六礼

第33章 婚姻六礼(1 / 1)

宋国的宋庄公一直在担忧,担忧自己的君位靠不住。 毕竟自己是弑了君的太宰华督扶持上位的,自己作为国君,却不能将华督绳之以法。 同样,鲁国的鲁桓公也很担心。 因为哥哥鲁隐公是公子翬受命于自己而被弑杀的,自己作为国君,同样不能将公子翬绳之以法。 一旦国内发生激变,那就需要外部力量来支持自己,而且必须是强有力的外部力量。 宋庄公选择了重重贿赂郑国、齐国、鲁国、陈国等大国,鲁桓公同样选择了郑国、齐国等大国。 现在,与郑国关系已经是很铁了,那个周王朝卿士郑伯已经承认了自己,多次与自己会面,进一步巩固了同盟关系。 宋国自然不需要多说了,宋公已经将郜鼎给了自己,意味着原来的宋国附庸国郜国归了鲁国。 那只剩下一个重要诸侯,齐国了。 寡人已经行了冠礼,不但亲政了,而且应该可以娶妻了。 听说齐侯有两女,生得如花似玉,姐姐已经嫁给卫国国君了,妹妹还待字闺中,应该去迎娶来作为自己的夫人。 但愿妹妹没有作为姐姐的媵女,已经许配给了卫侯这糟老头。 鲁桓公想着。 他派出上卿、太宰公子翬出使齐国,向齐国国君齐僖公说明了来意。 齐僖公大喜,小女儿是他最喜爱的女儿,自己本就是希望她成为一国夫人,只要是能让她成为国君夫人,哪怕是老一点丑一点都没关系。 但鲁桓公是什么年龄?年刚22岁,英俊潇洒,文武双全,且还是鲁国这样的大国诸侯。 如果小女能嫁给鲁侯,那齐鲁同盟关系将是铁上加铁了。 公子翬从齐国给鲁桓公带来了好消息,齐侯同意嫁女。 那就赶快娶吧,鲁桓公很兴奋。 当然,作为诸侯,鲁桓公要娶齐国公主,那可不是一件小事。不可能今天双方都答应了婚事,然后你情我愿下,齐国公主就可以到鲁国来成为鲁国夫人了。 婚嫁,在当时是有着严格的程序。这一套程序走下来,还是需要花费不少时日的。 一个严格的、合规的正式婚姻,必须符合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即三书六证。 纳采是第一礼,就是男方欲与女方结亲,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亲,送礼求婚。 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 初议后,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妁正式向女家求婚,并携带一定礼物,故称纳采。 也就是说,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 单是这第一步,男方得送三次礼。 纳采之后是问名。 问名是第二礼,即就是由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年庚等,当然还包括“八字”。 问清后,通过占卜、算命来看看男女双方相冲相克情况,以及有没有其他不宜结成夫妻的地方,这跟现在不少人的看看是否合八字一样的。 当然,在古代,问名也包括男方遣媒妁问女方生母的姓氏,以分辨嫡庶,到后来问名范围扩展到议门第、职位、财产以至容貌、健康等多方面内容。 有人要问,问名时要不要带礼物? 答案是肯定的,问名须携带礼物。古代一般用雁,估计当时雁是很多的。 问名后是纳吉,第三礼。 即男方父母将自己儿子的生辰八字交给媒人带给女方,也称为通书,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订婚。 必须要说明的是,纳吉时,男方也得送礼。 接下来是纳徵,这是第四礼。 即男方正式给出彩礼,一般给些绢帛之类即可。当时规定,士大夫级别的仅仅只用不过五两彩丝加上一对鹿皮。 而鲁桓公这种诸侯级别的,则是五两彩丝加上一对玉璧即可,这到后来演化为“彩礼”。 纳徵以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 纳徵以后是请期,这是第五礼,即由男方择定结婚佳期,用红笺书写男女生庚,这叫请期礼书,由媒妁带给女方,商量迎娶的日期。 经女方复书同意后,男方再正式以礼书、礼烛、礼炮等送女家,女方即以礼饼分赠亲朋好友,告诉大家女儿结婚的日期。 这相当于现在的定日子,而且透露出充分尊重女方的意思,即最终结婚的日期要看女方而定。 最后是迎亲,这是第六礼。到成婚日,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或者男方派遣迎亲队伍迎娶,新郎在家等候。 由于男子地位的不同,所以迎亲是有着严格规定的。 如周天子,他是只要在家里等着就行,连房门都不需要出去,新娘子便会由人送到他那里。 那象鲁桓公这样的诸侯迎娶齐国公主呢? 当然也有规定,迎亲时,只要在鲁国与齐国的边境线上等着新娘子就行。 繁琐不? 很繁琐,但婚姻这样的人生大事要事,对很多人来说,再繁琐也乐意,尤其是鲁桓公迎娶文姜。 因为文姜不但很漂亮,还是一位才女! 这位齐国公主文姜是一位绝代佳人,有人描写她用了这样的笔墨:“生得秋水为神,芙蓉如面,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真乃绝世佳人,古今国色。” 这个文笔,真是无话可说了。“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花虽美,但不会说话;玉虽美,但玉没有香。 这种脑细胞是怎么长的?写得太美一点吧。 如果有一男孩子对心仪的女孩子说一句这样的话:“你真漂亮,我都不知如何形容你,反正,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 估计对方马上醉酥,完全是把妹神语的节奏。 反正这位齐国公主就是一位美丽指数诱惑指数满格的超级美女,鲁桓公非常满意。 这场两个大国联姻相关的一些程序我们就不详述了,反正公元前709年正月时,鲁桓公与齐国公主订了婚。 然后将相关程序走完,直到秋天,鲁桓公派出自己最信任的上卿公子翬,代表自己赴齐国接齐国公主了,自己则呆在齐鲁边境等候新娘子。 令鲁国人没料到的是,齐僖公居然亲自送女儿出嫁,而且还直接送到了鲁国境内! 鲁国人中那些最守礼的士大夫们便有意见了:你齐侯怎么搞非礼的事了? 什么意思? 原来,根据当时的规定,凡是本国的公室女子出嫁到同级别的国家,国君姐妹由上卿护送,国君之女,就由下卿护送。 出嫁到高级别的大国,即便是国君之女,也由上卿护送。 出嫁到低级别的小国,就由上大夫护送。 当然,嫁给天子,公卿大夫都要去护送。 也就是说,无论嫁到哪里,一国之君都不要亲自护送。 送女儿出嫁,哪怕是普通老百姓,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如父亲不能下堂,他只需要告诫女儿要谨慎遵从公公的话即可,不送出门。 母亲不能送出庙门,她只需要告诫女儿要谨慎遵从婆婆的话即可。 女儿的那些小妈们以及兄弟姊妹不能送出阙门。 但是,现在齐僖公不但亲自送女儿出嫁鲁国,而且越过齐鲁边境线,直到鲁国,把女儿交到鲁桓公手中! 这对那些最讲礼的鲁国人来讲,当然是不合礼数的行为。 令鲁国人大感意外的是,这位齐侯不但违反礼数亲自送女儿,而且在姜夫人嫁到鲁国仅仅过了几个月,就派出上卿夷仲年也即齐僖公的亲兄弟前来鲁国聘问,询问鲁国夫人的生活情况! 这位齐侯真是疼爱女儿啊,所有的鲁国人都有这个感觉。 鲁桓公却想,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有的破礼数,就得改改了! 死守这种没意义的礼数,能当饭吃? 人家齐侯疼爱自己的女儿,寡人的夫人,说明寡人这婚结得值啊。

最新小说: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