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13章 僭礼祭天

第13章 僭礼祭天(1 / 1)

天下总算回归到只有一位共主,即周平王的正常大周王朝秩序上来了,这是当时最爆炸的新闻。 鲁惠公的第一反应便是,自己的鲁国,得立即表明态度,再次成为整个大周王朝最信任的宗邦诸侯! 那要怎么做? 赶快去朝见天子啊。 鲁惠公带着满满几十车的贡品前去朝见天子周平王,这是给列国诸侯一个榜样:大家快回到定期朝见天子的正常轨道上来啊。 但是,令鲁惠公郁闷的是,貌似大家都习惯了对天子可有可无的态度。 甚至,那个远在西方的秦国,居然还严重违规,搞起了未经天子批准同意的祭天活动! 啊?你秦国头上长角了?居然敢祭天? 整个大周王朝,除了天子,谁还有权力祭天? 如果说列国诸侯最有接近祭天权力的,那应该是鲁国! 你秦国算什么东西,原本区区一附庸,刚刚被提拔为伯爵,你就敢祭天了? 你天子难道不管么? 那不行,现在天下就一个天子了,天子的权威怎么可以被挑战? 天子的权威如何,意味着鲁国的权威如何。 天下好不容易有望走向正轨了,但天子啊天子,难道你还在担心会跳出另外一个跟你抢夺王位的? 你低调毛线啊,得立即惩处秦国啊。 别的事,咱鲁国管不了,但维护周王室法度,那是咱鲁国义不容辞的光荣责任,是先祖周公旦给鲁国后世子孙提出的要求。 鲁惠公决定管一管这事。 鲁惠公气呼呼地去见周平王:“陛下,秦国僭越祭祀天帝,严重违反礼制,望陛下降旨,出动王师,召集诸侯,组建联军予以严惩。” 周平王斜了一眼鲁惠公,心道:“严惩秦国?予一人有难时,靠的就是秦国这样忠心的诸侯,你鲁国哪里去了? 予一人迁都洛邑,那个假王在虢国,予一人多盼望你鲁国振臂呼吁来帮助予一人,但你鲁国又干什么去了? 首鼠两端,晋国灭了那假王,你鲁国倒率先来示好了,谁不清楚你鲁国甩的那几根花花肠子?” 嘴上却和言悦色道:“秦伯为予一人拱卫西陲,苦苦与西戎周旋,着实不易。 僭越祭天,固然有错,但也是为了扫除西戎之需。 算了吧,只要秦伯心系王室,犯点错,叔父就不要上纲上线了。” 啊? 天子喂天子,乱了礼制,那你小子以后还拿什么去治理王朝? 鲁惠公急了,再怎么样,也不应该让秦国拥有这项祭天特权啊? 至少,得让咱鲁国也要拥有这项特权,鲁国是什么国?那是你周王室最重要的宗邦啊。 鲁国可以不要求土地,但这项政治特权,一个小小的异姓诸侯都有了,咱鲁国必须拥有! “既如此,那臣恳请陛下准许臣也祭祀天帝吧。秦国祭祀的是西方白帝,那臣就祭祀东方青帝吧。”鲁惠公奏请道。 “叔父怎能如此要求?刚才叔父已说了,祭祀五方天帝,本就是予一人的份内之事,列国诸侯怎可僭越祭天? 秦伯不懂礼数,已经犯错。叔父是天下诸侯最讲礼数的,理应为列国诸侯作出榜样,怎么可以祭天?”周平王略带愠怒,话讲得有些重。 鲁惠公终于火大了,人家外姓诸侯可以随便违法乱纪,寡人的鲁国与你王室是一家,你却如此小气! 看来,你这个天子,是不值得寡人扶持了。 算了算了,那寡人也就不鸟你什么天子不天子了。 不就是祭个天嘛,何必看你脸色获你同意? 鲁惠公一回到鲁国,立即安排了祭天活动。 也就是说,原本应该为周王室维持法度礼制作出最重大贡献的鲁国,此时也僭越礼制,擅行祭天之举! 周平王气得差点吐血,但又无可奈何。 不管如何,自己总不能因此而讨伐鲁国吧。如果以此为理由讨伐鲁国,那秦国岂不是得先讨伐? 秦国能讨伐吗?人家还要帮着自己守着西陲呢。 算了吧,就当没看见,不知道! 唉,秦国无礼,那是外姓诸侯,予一人此时无力管教。 但你鲁国可是予一人的宗邦诸侯,你怎么可以好的不学却去学坏的呢? 周平王生着气,郁着闷。再过了不久,也就习惯了。 象这种事,予一人实在不想多说什么,予一人只求列国诸侯能够及时进贡啊,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事,没了贡赋,予一人吃什么喝什么? 至少你鲁国是进了贡的。 连祭天这样的重要礼制都可以乱来,那天下岂不是乱了么? 绝对是乱了。 同为姬姓诸侯的晋国,干脆将不是都城的曲沃建成了如同都城一样的大城,这当然是严重违规的。 南方的楚国,芈姓熊氏,子爵,听说秦、鲁等国居然敢祭天,那大楚就给你们玩个大的。 楚国居然有意自称为王! 好在当时的楚国朝臣各种建议,楚国国君熊通冷静下来后,觉得称王时机尚不成熟,总算暂时放弃了称王念头。 但楚国完全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从此是四处征伐扩张,大兴刀兵,吞并周边部落和小国,在南方掀起了滔天巨浪。 鲁惠公从天子那里回来,两个目的一个也没达到,结果是空跑了一趟,一怒之下,搞了个祭天活动。 他哪里知道,上梁不正下梁就要歪,你堂堂一国之君,居然敢对抗天子,做下此等严重违法乱纪的事,那鲁国的臣子们呢? 既然都可以乱来,那大家就乱来吧,鲁国还会严格遵守鲁国的礼制么? 鲁惠公几个兄弟,一个个都觉得自己也是可以不用尊重你这位当国君的哥哥的。 其中二弟公子益师就开始在自己的封邑修筑城墙。 公子益师想法很多,鲁国一惯来实施的是兄终弟及制,自己的国君哥哥死后,君位会轮到自己,所以自己可以稍微嚣张一点。 三弟公子彄呢,他的想法就是自己比二哥公子益师要小那么几岁,最好是国君大哥去世前自己的二哥公子益师先死了,那君位便可能轮到自己。 所以平时做的比较多的事就是结交公族大夫,努力构建自己的势力网。 最嚣张的则是鲁惠公最小的兄弟公子翬,最好是你们三位哥哥都早点死,那国君之位就是自己的了。 这个公子翬,姬姓鲁氏,字羽父,仗着年富力强,尤其喜欢带兵打仗,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 但此时的中原诸侯中,最喜欢打仗的是那个中原新贵郑国,鲁国则是貌似仁义之国,基本不动刀兵,把公子翬看得是眼馋眼馋的。 男子汉大丈夫立于世间,当然得为国家在扩土拓疆上多作贡献!哥哥喂,你争取什么祭天权力顶个毛线用场? 得,这就是鲁惠公几位兄弟的想法,各怀鬼胎。 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你国君大哥可以违反周王朝礼法规定,那咱也可以违反鲁国的礼法规定。 这样的政治生态鲁惠公当然知道,但他就看着几个兄弟在折腾,心里冷笑道: 寡人就让你们折腾,到时寡人便来个釜底抽薪,让你们都喝西北风去。 鲁惠公的釜底抽薪法,就是他要全面废除鲁国历史上君位继承制,即习惯上的兄终弟及制! 而且,自己是有充分理由和依据的! 祖父鲁武公时,天子便责备过鲁国的这种不符合周礼宗法制规定的继承法,鲁国已经作出了整改。 现在,到了寡人这个时候,还不整改得彻底一些? 这个彻底整改,就是实施嫡长继承制! 好了好了,还是多关心关心寡人的家事吧。 鲁惠公的家事,当然是娶妻生子这档子事。 在鲁国人眼里,他们的这位国君鲁惠公是一位循规蹈矩的好国君,至少从国君的女人情况那里可窥一二。 鲁惠公早早便娶了宋国长公主孟子为夫人,当然,我们必须要说的是这个孟子可不是后来的亚圣孟子。 鲁惠公夫人孟子的孟,是指姐妹中的老大。子,是指宋国的国姓,千万不能认定为亚圣孟子先生。 宋国公主孟子嫁过来时,还有一位陪嫁的媵女声子。 鲁惠公当了几十年国君了,貌似就这两个女人,孟子为鲁国夫人,声子为媵妾。 作为媵妾,声子有一个潜在的机会当鲁国夫人,那就是当孟子去世后,她可以转正。 鲁惠公当然是很宠爱孟子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孟子却不会生育。 倒是声子,为鲁惠公生了一个儿子,即公子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公子息是鲁惠公之妾声子所生,所以他的身份是庶子,准确来讲是庶长子。 孟子嫁过来十多年了,鲁惠公非常努力,但孟子就是不会生育。 鲁惠公非常郁闷,比鲁惠公更郁闷的是孟子。 终于,孟子郁郁而终了。 孟子去世后,按理鲁惠公可以立已经为他生了儿子的声子为夫人。但鲁惠公并没有着急立夫人,也没有为自己再找一个女人。 所以在鲁国人民心目中,他们的国君绝对不是一个好色之徒。 公子息茁壮成长着,终于长大及冠成人了。 鲁惠公很高兴,他为公子息张罗了一门好亲事。 他挑中的儿媳妇就是前宋国国君宋武公次女仲子,也即现在的宋国国君宋宣公的妹妹,早就待字闺中了,也在谋求一门好亲事。 与强大的异姓诸侯结亲,当然是符合鲁国的国家利益的。 这一点,鲁惠公是看得很清楚的。 在周边的强邻中,宋国是当然的地区老牌强国,而且是子姓,符合同姓不婚的周王朝礼法制规定。 鲁国作为周王朝宗邦诸侯,要结亲当然得结象宋国这样的大国、富国、强国。 受鲁惠公指派,操办公子息婚姻大事的具体负责人,是鲁惠公身边的宠臣张三。 这是一个肥差,张三当然很欢喜负责这样的工作。 宋国国君宋宣公也是一位有作为的国君,仲子是宋宣公最小的妹妹,父亲宋武公老年得女,非常高兴,被视为掌上明珠。 宋宣公即位后,便注意到自己的这个小妹那是一件政治宝贝,必须要将她嫁给某个大国诸侯的国君。 但那个时候春秋江湖的环境不是太好,中原一带风头正足的是郑国。 郑国借着周王朝卿士的政治地位,屡屡请来天子王师,到处征伐,已经灭了东虢国、郐国、胡国以及周边不少小国诸侯。 传统中原老牌强国宋国非常看不惯,一心想要教训郑国,宋国周边的许国、陈国、蔡国、卫国等国都是宋国跟班。 如果能够与鲁国、齐国这样的大国联姻,那是符合宋国最大利益的。

最新小说: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 火枪洗明路 云落流霞映山天 黑龙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