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经典短篇 > 饮星河 > 第二十七章 吾即宇宙

第二十七章 吾即宇宙(1 / 1)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这首离别诗,很是豪迈啊。 细菌和病毒的生命力可真够顽强的。 地球上,基本没有它们不能生活的地方。 6亿年前的化石细菌可以复活。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是否都可以组成生命呢? 如果有,又会是什么样呢? 想想就很神奇。 生命的种子,有可能源于银河系之外。 “要谈生命的起源,你倒不如谈元素的起源,因为两者是一样的。” 是不是因为量变产生质变呢? “大自然创造外形是否遵循一个普遍的规律?在整个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定型的节奏和周期。” 凡事皆有例外。大自然也受自身资源的限制。只能利用已有的资源进行创造。当然,也包括小行星等外来资源。 “把原子看作一种最微型的电子计算机。” 那么电子呢? “如果没有化学记忆库,小水滴怎么会知道自己会结晶为六角形的雪花呢?” 有意思。 “一粒种子里面埋藏了一个何等详细的未来植物的形象!一颗橡果里面储存了多么巨大的潜能,使他得以成长为高达挺拔的橡树!” 受精卵也是一样。想象一下鲸鱼和大象。 “原子里面是否包含了原始的头脑?” 真没想过,如果有的话,那是多么不可思议啊。 “伟大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说过:在宇宙的基本物质上面带有思维的印痕。” 百科了一下,他还有一个观点:“人是一个小宇宙。” “一个东方的古老信念是,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活的、有意识的。” 万物有灵论吧。 “一本稀有的藏文书提到:精神是物质的最后升华,而物质是精神的结晶。” 这种观点很新鲜,很奇特。 “托马斯·曼将意识解释为大自然想倾听自己声音的意欲核生命想要获得自我认识的既有希望又无希望的计划。这一思想曾被英国诗人雪莱优美地表达出来: 我是一只慧眼, 宇宙用我观察自己并认识自己的神性。” 网上查了,托马斯·曼是德国作家。代表作《魔山》我看过。 不过估计是翻译的问题,看不太懂。 “生命在自我完善当中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对自己最终的认识。” 有点哲学的味道:认识你自己。 “100亿年进化的结果,宇宙逐渐变得能认识自己。” 还真不好说,宇宙有没有自我意识。 “形成头脑的潜能早就包含在原子中。” 但原子为什么没有智能呢?或者说智慧? “我们具有智力,而我们所具有的东西必然是包括在创造世界的起因里面的。” “最不合理的原理是,没有智力的元素竟然能产生智力。” 无中生有,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 “人生是神作游戏。” ——《弱角友崎同学》 秃林穿个白色的短裤,就像个婴儿宝宝一样。 真搞笑哦。

最新小说: 杉杉的日记 绍宋之后 孤桀诗集 空兮随笔 留给未来的记忆 杂记jakexn 个人现代诗集 末日征途 繁心录 原创诗集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