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王朝的腐朽 > 第一百五十七章 鲁庄公(六)

第一百五十七章 鲁庄公(六)(1 / 1)

鲁庄公二十三年,即公元前六七一年,春季,鲁庄公从齐国回来。 夏季,鲁庄公就又到齐国去观看祭祀社神的仪式,这是不合于礼制的。 曹刿劝谏鲁庄公,表示不可这样做。礼法,是用来约束民众的。所以会见的时候明确上下的准则,制定节用财赋的标准;朝勤是为了规范爵位的仪式,遵循老幼的次序;征伐是为了攻打不义不礼。诸侯朝聘天子,天子巡守四方,以此来熟悉会见和朝勤的制度。如果不是这样,国君是不会去做的。国君的举动史官必然记载,可记载下来的东西啊要是不符合礼法仪度,那么子孙后代会如何看待呢? 曹刿用礼法之用,君主之为,劝谏鲁庄王,乃是天下至正之道。 然礼虽约束天下,君主更是礼法中的得利者,可君主行事,所思所虑,非礼也。 礼为之用,不可为根本。 万物之行归以实,诸事所动出以利,生民俯仰赖以情,家国存亡得以理。 君主所思者,当为利也。 重家国之利,君主贤明,家国可兴;重个人之利,轻奢淫逸,衰亡隐行。 鲁庄公没有听从曹刿的意见,还是到了齐国,相传在齐国之时,鲁庄公还见了哀姜,这同样是不合礼制的,便有了‘未娶而先淫’的流言。 这一年,楚国来鲁国聘问,鲁庄公先后在谷地、扈地与齐桓公会见。 也就是在这一年,鲁庄公在鲁桓公的庙内将柱子涂上了红漆,这是有违于礼的 次年,鲁庄公又在桓公庙内给椽子刻上雕花,同样有违于礼。 夏季,鲁庄公亲自到齐国去迎娶哀姜,八月,哀姜入鲁国国都。 哀姜会见鲁国宗室夫人的时候,用玉帛作为见面礼,这是不符合礼的。 鲁国大夫御孙表示,男子相见的礼物,好的就是玉帛,差一些的就是禽鸟这是为了区分出等级;女子相见,礼物没有超过榛子、栗子、枣子、干肉的,表示诚敬而已。现在用相同的礼物,男女就没有区别了。男女的区别,是国家的大礼,现在由夫人搞乱了,恐怕是不可以的。 而鲁庄公同样没有听从御孙的意见,宠爱哀姜,至于礼法乱,祸将不远矣。 鲁庄公二十五年,陈国的女叔前来聘问,这是开始与陈国修好。 夏季六月初一,鲁国有日食现象,击鼓,用牲祭祀土地之神。 秋季,发生大水,击鼓,用玉帛、牲祭祀土地、城门之神。 这两个仪式都是不合于礼制的。 夏季四月初一,如果发生了日食,就用玉帛举行祭祀。 有天灾发生,就用玉帛祭祀而不用牲,只有发生了日食和月蚀,才可以击鼓。 此可见礼法已乱。 鲁庄公二十六年,即公元前六六八年,鲁庄公讨伐戎人。 秋天,鲁庄公与齐国、宋国一同讨伐徐国。 鲁庄公二十七年,即公元前六六七年,鲁庄公与纪伯姬(鲁庄公之女)在洮地会面,这同样有违于礼。 夏季,鲁庄公与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郑文公在幽地结盟,这是因为陈国与徐国的顺服。 秋季,鲁国公子友(季友,鲁桓公之子)到陈国安葬原仲,这也是不符合礼的,因为原仲只是季友的私人朋友。 冬季,纪伯姬到鲁国来,这是回娘家。 不久之后,纪伯都鲁国来聘问。 这一年,周惠王派人命齐桓公攻打卫国,这是应为卫国当初拥立王子颓。 鲁庄公与齐桓公在城濮会见。 次年,齐国攻打卫国,卫国大败,齐国得到了财物就回去了。 秋季,楚国攻打郑国。 鲁庄公便与齐国、宋国一起救援郑国。 冬天,鲁国发生饥荒,鲁国大夫臧孙辰到齐国去求购粮食。

最新小说: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