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王朝的腐朽 > 第四章 卫国之乱

第四章 卫国之乱(1 / 1)

卫桓公,卫国第十三任国君,卫庄公之子,在位十六年。 卫桓公二年,即公元前七三三年,公子州吁骄横,惹得国人大怨,卫桓公便罢免了他的职务,州吁不久之后就逃离 桓公十三年,郑国发生叛乱,当时的郑国国君乃是郑庄公,庄公的弟弟公叔段率军攻打郑庄公,没有成功,逃出郑国。 而神奇的是,州吁听到消息之后,想要与公叔段结为朋友,而公叔段的儿子公孙滑则逃到了卫国。 十分荒谬的是,桓王竟然为了公孙滑出兵讨伐郑国。 当时的郑国由于护佑周室有功,在诸侯之中算得上是很有权势的,在武公、庄公两代经营之下,国力也非常强大,虽然没有称霸诸侯,但崛起之势已经非常明显。 况且公孙滑乃是叛乱之身,从道义上也站不住脚。 卫桓公出兵攻占了郑国廪延,一下子就触怒了郑庄公。 郑庄公凭借着周朝卿士的身份,率领周天子和虢国的军队攻打卫国南境,并邀请鲁国、邾国共同出兵。 次年,郑庄公又出兵攻卫,以讨伐公孙滑。 自此,郑、卫之间互有攻伐,卫国多居于弱势。 桓公十六年,即公元前七一九年,公子州吁聚集从卫国逃亡的流民袭杀桓公,自立为卫国国君,史称卫前废公。 公子州吁成为了春秋第一位弑君并成功篡位的公子。 同年,卫国大夫石碏联合陈国诛杀州吁,拥立桓公的弟弟公子晋继位,史称卫宣公。 此后,卫宣公七年(公元前七一二年),鲁桓公杀鲁隐公;宣公九年,宋国太宰华督杀宋殇公;十年,晋曲沃庄伯杀晋哀侯。 谋杀国君,从卫桓公开始好像一下子就成了惯例一般。

最新小说: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