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1 / 1)

吃瓜群众听得一脸懵。 胡鸾飞微微离神,皇后与德贵妃的谈话顺带转移到她的身上。 想起醉花楼之事,她现下恨不得插上一双翅膀飞出。 远在回大乾路上的戚司辽也是如此。面对戚司礼,他仍旧不爽。 马车内,是漫长的静默。 兄弟二人各不望彼此,皆都闭目养神。 抵达驿站的时候,天色已然黑透。 八百里快马加鞭紧急送来的文书搁置在圆形木桌上。 戚司礼过目,再转交给戚司辽。 近日,西北蛮夷愈发猖獗,大乾以攻为守,逼得蛮夷节节败退。此为好事,只是阵营中出现奸细,带病出征的南大将军惨遭埋伏重伤,蛮夷新生,步步紧逼。 戚司辽抵着隐隐作痛的眉心,冷冷地说:“西北民风彪悍,那里的居民精通骑射,性子孤傲善变,容易被策反。之前臣弟有和父皇说过,对蛮夷我们不必心软,一次性打服了,他们才不敢冒犯。” 戚司礼敛眉,并未立即启唇,稍作思考片刻,拿出地图摆在桌,指向画有红色叉叉的山头,说道:“翻过这座山再往前十里便是南岐边境地区,朕听闻南岐有秘药,可令敌军不战而败甚至倒戈相向。” 戚司辽张口的时候,他的语调清冷而疏离,似北极山上不化的冻雪,“此药已被鸾飞列为禁药,它会给百姓带来巨大的危害,不仅破坏着家庭的和睦,还腐蚀着一个国家的健康和稳定。皇兄,无论身处何方,亦或是准备做什么,切记不可使用此药。” 戚司礼微愣,侧过脸看向戚司辽,又觉冷意,偏了视线望向窗外,“你与鸾飞…” 戚司辽回道:“琴瑟和鸣。” 戚司礼略微迟疑,沉声问:“她从前是朕身边的宫女,你…” “皇兄,几日前臣弟已表明过,不必再来试探臣弟的心意。如今蛮夷跳梁扰我疆土,先已国事为重。” 此话说得戚司礼拉不下脸来。貌似沉稳的眼眸中,微微闪过一丝狠戾,即使隐藏得够快,也还是逃不过戚司辽的眼睛。 入夜露成霜,寒风微微刺骨。 戚司辽秉烛提笔写家书。 一笔一划,一字一句,都倾注着他对胡鸾飞的浓烈思念。 在一起的时候,他总觉得偶尔离开一段时日也不是不可以。 可他忽略自己的内心,以为离开多久都无所谓,没想到夜深人静,闭上眼眸那刻,那抹俏丽的人影见缝插针,喜欢侵占他的思维。 一时不见,如隔三秋。 也不知她在北裘宫里是否过得安分… 至于在别人心中安不安分胡鸾飞不知道,只知道回了暖春阁,德贵妃便去求了陛下,得了道回娘家探亲的圣旨,顺道派人过来暖春阁通知她,趁陛下兴头上,赶紧去求出宫。 养心殿前随风而动的灯笼,透着清澈的光芒,将长廊小路照映得无比清晰。 胡鸾飞马不停蹄地赶到养心殿门口,尚未来得及说话,守在门外的小太监躬着身子伸手拦住了她,“王妃娘娘,皇后娘娘在里边。” 胡鸾飞心里咯噔一下,顿时像坠落山崖的小雀,悬着一股不安的情绪感。 德贵妃前脚刚走,她后脚就来,她所居住的暖春阁距离陛下的养心殿并非很远,不到一刻钟便到了。只是想不到,皇后竟比她还快。 “我们明天再来?”乐瑶试探问道。 可事情还未处理妥当,胡鸾飞怕夜长梦多,坚决守在养心殿门口等着。 小太监过来劝:“王妃娘娘,夜深露重,您莫要再等了。” “公公,劳烦您进去通传一声,说是战王妃有急事求见。”胡鸾飞从腕中摘下玉镯子塞进小太监手中,“这是本妃的一点心意,还请公公收下。” 小太监也是为难,不过看在玉镯子挺值钱的份上,心思还是动摇了,“奴才可先说明了,见不见您还得陛下说了算。” “本妃知道,去吧。” 小太监进了养心殿,乐瑶一脸的不高兴:“这后宫里的人忒坏了,一个个心思重得很,生怕咱抢了她的陛下似的。” 胡鸾飞回头看着长廊剩下的人,语气冰冷道:“我如今算是想明白了,甭管陛下准不准,我们今夜里一定要出宫。” 夜风微微吹动梁上的灯笼,摇曳的烛火明晃晃地照到地上,留下两条摆动的人影,长廊间静得像一潭死水。 终于小太监走出来小声地说:“王妃娘娘,皇后娘娘有令,吩咐奴才护送您回暖春阁。” 胡鸾飞看也不看他,目光只瞟向养心殿,“陛下没说话?” 说起这个,小太监警惕地看了看周围再悄悄推门看向养心殿内,知道都无人近旁后,才小小声说:“皇后娘娘派人层层守着,奴才进门就挨了顿骂。好说歹说才见到皇上,就被皇后娘娘猜中是为了您的事而来,又打发了奴才出来。” 吹了大半天冷风,得到的却是这个结果。 胡鸾飞转过身去,暗暗在心里凌迟皇后千万遍。 “王妃娘娘,您现在…” 胡鸾飞沉下声音说:“你知道哪里有好走的路吗?” 小太监愣了会儿,小心翼翼抬眼,见胡鸾飞慢慢逼近他,又立刻低下头躲了去,“奴才愚钝,不知道冷宫那边有个狗洞可通往街市。” 胡鸾飞两眼一翻,“行吧,本妃明日再来。” 回暖春阁的路上,乐瑶气不打一处来,“你说那皇后怎么老跟咱过不去,一天天防这防那的,生怕咱会勾引她的陛下似的。” “姑娘慎言。”小太监跟在后,小声提醒道:“这里是后宫,眼线多的很。” 胡鸾飞倒来了心性,“听你说的话,好像不站队似的。” 小太监道:“奴才受二皇子大恩,王妃娘娘又与二皇子交好,奴才肯定不愿您沾到什么危险让二皇子烦忧。” 胡鸾飞问道:“他帮过你什么?” 小太监颇有些羞涩地说:“奴才刚入宫那会儿病着,以为撑不住要死了。老天垂怜,幸得二皇子路过出手相助才保住这条小命。那时奴才就在想,这条命是二皇子给的,一定要回报他。” 这也难怪小太监为什么选择帮她的原因,爱屋及乌,真是太大义了。

最新小说: 诛天皇后 宋闺 一枕山河令 凌霜尽欢 贵女景昭 此意人世间 荒年有商场,恶婆婆带全村致富 魂穿之命中注定 谁懂?我带着图书馆去种田了 锦绣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