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武侠仙侠 > 皇天无极经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心道主 惊人揣测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心道主 惊人揣测(1 / 1)

“是,师父。” 唐赛星忙答应,不过心里嘀咕,师父,你这么替徒弟我拉近乎合适吗?这可是道君。 别看唐赛星的师伯也是天人境,还是这一届魔门第一位晋升天人境的绝顶人物,可出身名门的唐赛星清楚,道君和先天境界,可是天壤之别。 “师弟,就还是留到酒桌上才是,茶可比酒要有滋味的多。” “师兄教训的是,只是我可喝不惯这茶水,还是酒水对我的胃口,万俟兄,你说是吧?” “唐师兄,我虽然没有燕兄那么懂酒,不过,也是贪杯之人。” “那好吧,随你们了。” 唐赝摇摇头,对这酒徒没道理讲。 “万俟师弟,最近可曾去过鸿泥山庄?” “还没有,打算离了武夷山,再去鸿泥山庄拜望大山主。” “如今的鸿泥山庄可是与往日不同了,之前宣武皇帝专门派太子前去拜见了王山主。” “哦,这我倒是不知。” 万俟羽修最近游历各宗,跟宁伯爻、江柳杨也只是每日喝酒闲聊,两人也没提起这事。 唐赝看万俟羽修不明所以,微微一笑,哎,真是有福之人啊。 “王山主虽是阳神境界,但宣武皇帝派太子前去,也是有情由的。” “哦,这里难道还有什么说道?” “你呀,是有福之人不用愁啊。” 唐赝感慨一句,天心宗作为魔门六宗之一,在魔门根基稳固,但盟友却不多,唯有玄天宗和天心宗关系最佳。 这里除了同是由道入魔,还有就是理念相近。 如今万俟羽修就又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未来欢喜宗未必不可以拉进来。 哪里都有小圈子,魔门十九宗涉及庞大的利益和话语权。 话语权,虽然掌控在天魔宗和神狱山之手,但他们余下的十七宗,也是有话语权的。 但能不能拿到利益,尤其是话语权,就得有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发出声音。 “你可知王山主晋阶阳神,对整个武朝的震动有多大?” “这个我还是知道的,十大阳神,变成了十一位,不论是谁得到大山主的支持,都必然进一步掌控话语权。” “嗯,这也是一方面。” 王继就是自成一极,也是影响巨大。 “大山主出身五行宗,首要受益的自然是五行宗。五行宗自开派祖师起,就没出过阳神修士,大山主的晋阶,堪比百年前的武当山紫霄宫大长老周厚璞。” 武宣郡周家就是周厚璞的后人,这也是周敦儒最引以为傲的,周厚璞可是结丹期修士。 “不错。” “鸿泥山庄身为十三世家之一,世家必然也受益无穷。” 鸿泥山庄虽然不是神武皇帝亲封的世家,但有王临渊支持,自然也不差。 历经三百多年,十大世家、十大门派、五大剑派,早就不复神武朝的无上荣光。 虽然地位未变,与皇室的关系不变,但话语权的衰弱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治政能力的体现,儒门治政之能臣越来越多,身份、地位也大涨。 虽然如今的朝廷官员已经不是纯粹的儒门弟子,皆是天子门生,但仍然不影响儒门地位的提升。 二十五家一流宗门,加上鲲鹏山庄,在朝廷的话语权都已经大减,甚至不如韬光养晦的佛门。 之前四大神僧败江柳杨,他们也是不愿看到的。 因为这是佛门要走到人前的意思。 之后,万俟羽修击败四大神僧联手,却是让佛门吃了大亏,让其它宗门看了高兴。 唐赝也是乐见其成。 “而大山主与儒门交往也不差,不过于我魔门,可就不见得是好消息了。” “以前或许是,不过如今嘛,儒门、道门、世家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个你。” “唐师兄说笑了,我可没这么大的作用。” “王山主于你有半师之宜,其青睐有加恐怕就是他五行宗的晚辈也比之不上。” 万俟羽修倒是不觉得,大山主对自己确实是青睐有加,但大山主指点过的人可多了去了。 “之前你说的,都不是让皇室派太子前去拜见王山主的原因,而之所以派太子亲往嘛……。” 唐赝略做停顿,才接着道: “全因为王山主有可能是神武皇帝的亲传弟子。” “什么?” 不止万俟羽修震惊,燕横空双目一眯,蓝妃颜、虞人禄和唐赛星则是双目圆睁,难以置信。 王继是神武皇帝的弟子? “这是我师祖所言,估计不差。” “忘忧道君”涂少君,这可是渡劫期修士中的顶尖存在,天下有数的强者,是仅次于阳神的大能。 涂少君还是结合王继阳神修为,还有王临渊对王继的特殊态度才做的判断。 就连当初有人想拉周家、尚家进世家之列,王临渊都没同意,却对刚刚修建的鸿泥山庄青眼有加。 事出反常必有妖,涂少君这才惊觉,王继的师父有可能是谁。 最主要的是,涂少君不相信五行宗有哪位高人可以教出王继这样的天才。 六十岁的阳神,震古烁今。 阴阳五行真经,也没有这么强的潜力。 王继必然精通金丹经典。 而万俟羽修得王继传授天魔宝典,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这还猜不出来吗? 渡劫期修士,智慧通天,怎么会想不透这里边的问题。 “原来如此。” 太子,作为武朝储君,身份尊贵。 可以说,是贵不可言。 其身份与天人境修士平起平坐。 这是其他皇子、公主享受不到的待遇。 武朝皇帝自文安皇帝始,为表达对神武皇帝的敬意,承袭皇位都不超六十年。 因为神武皇帝就只坐了六十年皇帝。 当然,神武皇帝也只有前三十年是亲掌朝政,在文安皇帝,也就是当时的太子三十岁时,就让太子坐殿,署理朝政了。 实则,文安皇帝掌管了九十年朝政,也是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 后来的弘治帝、昭武帝、英武帝,在位时间有长有短,但都不超六十年。 而且文安皇帝改太子为百官之首,与三省六相同掌大权,作为臣子,参与朝政。 不再如文安皇帝自己一般,能以太子之位执掌朝政。 一是从文安皇帝开始,就没有神武皇帝的威望,也没神武皇帝那般的魄力,对世俗权利丝毫不放心上。 文安皇帝还是喜欢把权利握在自己手中。 二来,文安皇帝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虽然神武皇帝给他留下的是一个稳固的江山,但作为神武皇帝的儿子,文安皇帝也有自己的抱负。 像父皇一样,千古留名。 神武年间,文安皇帝虽是代掌三十年朝政,但多还是沿用神武皇帝的治政理念,官员的任用也都秉承神武皇帝的意志。

最新小说: 术以载道 天鹰帝君 战八城 无限大陆之道一 光阴若梦 牧野铁血 砍不平 人无咎 一剑修魔 口袋里的读物之时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