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猫狗双全(1 / 1)

“咦?” 树荫下,快要吃完的时候,一手拿着鸡翅,一手刷着手机的风暖年突然抬头看向张软软。 “怎么了?” 从风暖年的反应来看,张软软猜测她应该是刷到了什么。 “你想买什么品种的狗?”风暖年问道。 所以这是刷到卖狗的视频或者广告了? “就很常见的那种田园犬。”张软软从小就喜欢这个品种,以前家里也养过。 风暖年没有说话了,把手机递给张软软。 张软软接过来一看,只见屏幕上是风暖年的朋友圈,而此时的画面定格在一条动态上。 “卖狗。” 很简单的两个字,配着六张小狗的图片。 再看发表人,陈子君。 哦,张软软也认识。两人的高中同学,一个不算外向的女生,张软软几乎没有和她说过话,连微信好友都没有。 但是张软软知道陈子君是隔壁村的,现在在朋友圈卖狗,多半是家里养的狗生崽了,所以拿出来卖。 张软软原本是不想理的,现在买狗还早了点。 但是,正想把手机给回风暖年,忽然看到了图四。 那是一只黑色的四眼狗,白肚皮,白下巴,狗爪子也是白手套。 “这是……” 张软软眼睛流露出怀念之色。 这个小狗的模样,竟然和她家十年前养的狗几乎一模一样。 “帮我评论一下,图四我要了,今晚就去接走,不要让别人买了,先打钱也可以。” 张软软改变迟点再买狗的主意。 在她看来,养宠物,最重要的就是眼缘,不在乎品种,血统,看对眼了就是最好的。 所以,这只狗她现在就要了。 “行。”风暖年拿回手机,立即给陈子君私信。 风暖年很快就得到了陈子君的回复,说一定给张软软留着,同时发来一个定位。 牛头村。 距离张软软所在的清平村只有4.3公里。 “这条村我认识,不用看导航,等晚点不那么晒了,我们就过去把小狗接回来。” 张软软道,同时把最后一口炸鸡放入嘴里。 吃饱喝足。 接下来,就该继续干活了。 打扫卧室。 卧室比较大,足足有20个平方。 里面有实木的大床,实木的衣柜,实木的桌子,凳子,还有实木的梳妆台。全部都是九十年代甚至更老的款式和材质,看起来古色古香,充满着历史的厚重感。 “不用搬,拿毛巾沾水擦就行。” 卧室之中,张软软阻止了风暖年要搬凳子出去洗的冲动。 因为根本搬不动。 以前的东西,那可是追求一个真材实料的,一张平平无奇的太师椅,动辄百斤起步,加上其独特的造型,普通的小女生根本搬不动。 至于大木床,那更不要说了,几百斤都是稀松平常。 比如张软软家里的这张大床就是,据说是以前爷爷奶奶结婚时找人重金定制的。 长度2米3,宽度2米,还有一体的床纱架子。这种架子也是实木的,上面雕刻着各种镂空图案,韵味十足。 张软软记得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挂在上面荡来荡去,可见其质量也是十分的过硬。 一床传三代,人走床还在,不是开玩笑的。 “这床是怎么进来的?拆开了再装上吗?” 风暖年一脸好奇。 “当然不是了,这床是不能拆的。” 张软软摇了摇头,关于这张床是怎么样进入这间卧室,她也是听老爸说的。 据说是当时在门口的位置留了一个两米多的缺口,等到卧室内部装修好之后,出动了村里的十几名成年人男人,把床完完整整的扛进去的。 随后,才砌上砖头,装上门框,补上门口位置的刮白。 “厉害了。”风暖年点赞。 然后,两人拿着抹布,开始给卧室内的家具上上下下的擦拭。 灰尘很厚,抹布抹过,方才露出它们原本的面目,大气又不失典雅的玫瑰红。 特别是那张大床,抹干净之后显得气派又优雅,仿佛穿越回到了古代的大家闺秀的闺房。 “这太漂亮了,发到网上估计很多人想买吧。” 风暖年拿出手机一顿拍。 “之前就有人问过,但是我爸没卖。”张软软点了点头。 她家这张床保存的十分完好,没有损伤,没有虫蛀。所以好几年前的时候,就有人找上门来过,向张建国求购这张床。 但是张建国拒绝了。 毕竟不差这几万块钱,而且这是他父亲和母亲的婚床,他想留个纪念。 擦干净床,接下来两人继续擦桌子,凳子,梳妆台。 里里外外忙完,时间已经四点多快五点了。 “我不行了。” 风暖年也累瘫了,腰都直不起来,直接躺在擦得布灵布灵的床板上。 张软软体贴的不去催她,自己把一些收尾工作做好。 等到张软软搞完,风暖年也缓过气了。 “走,我们去牛头村。” 张软软拖着风暖年的手,有些迫不及待了。 修狗,我的修狗,主人马上来了。 两人坐上电动车摩托车,出发。 在乡村的路上左兜右转,没多久就到了。 陈子君所在的牛头村也不大,房屋分布在一条县道的两边。 从天空往下看,如果说张软软的清平村是正方形的,那么牛头村就是条形的。 陈子君的家,就在这条长方形的中间位置。 “这里,这里。” 马路边,一米六出头的陈子君对着张软软挥手。 张软软和她不熟,所以只是对她笑了笑,开口的还是风暖年:“子君,好久不见!” 张软软把电动车停在陈子君家门口。 简单的寒暄过后,陈子君把张软软和风暖年带入自家柴房。 在柴房的角落里,六条颜色各异的小狗正在酣睡。 听到有人的脚步声,一个个先后醒来,一个翻身,就嘤嘤嘤的对着张软软三人撞来,在裤腿上蹭啊蹭,显得十分的亲人。 风暖年当场就星星眼了,蹲下来笑摸狗头。 而张软软则是直接掏出事先准备好的麻袋…… 片刻。 提着麻袋的张软软给陈子君扫了八十块钱。 顺手再加了一下微信好友。 加上之后,陈子君给张软软发了一个5.2的红包。 这是农村人买卖狗的习惯,买家给钱之后,卖家会回个几块钱。 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张软软这些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了,但是大人都是这么做的,她们也跟着做了。 把麻袋绑好,三人有说有笑的从柴房出来。 途中,陈子君也从风暖年的口中,知道了张软软的猫狗双全计划。 于是,她有些惊喜的道:“猫啊,我邻居家就有哎,三只,已经戒奶了,要去看看吗?” 这么巧? 张软软先是一愣,随后果断的点头。 来都来了,那就看看吧。 三分钟后。 张软软在一个纸箱看到了三只小猫。 一只小橘,两只狸花。 张软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小橘。 配色同样是她最爱的白肚皮,白手套。 “给个十块钱意思意思就行。”陈子君的邻居是一个很和蔼的大娘,听到张软软要给钱,随口给了一个数字。 在农村,猫是不值钱的。 因为农村有一句俗语,狗来富,猫来穷。 所以猫的价格一直不高。 当然了,那些宠物品种猫除外。 “谢谢阿姨。” 张软软扫码给钱。 阿姨还贴心的给了一个米袋,让张软软装猫。 就这样,十八岁的张软软,在今天完成了猫狗双全的人生成就。

最新小说: 傅霆均,我们离婚吧 锦鲤小仙女的人间日常 伊人复一人 来到她身边 穿越成为龙傲天他闺女 我在人间收文物 傅总,请不要骗我! 豪门弃女?贺总,方小姐她很会演 爱如暖阳 当原著作者穿进盗版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