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古代言情 > 寒门求生路:我用模拟器种田 > 第10章 古代吃盐不容易

第10章 古代吃盐不容易(1 / 1)

鱼肉身上的膘非常非常的少,如果没有小麦大米小米这样的东西做主食,一顿吃三碗鱼半个小时就会消化下去。 今天晚上的饭,陈飞燕还是用瓦罐炖了鱼,炖了萝卜,还在里头搞了一斤多的野兔肉。 熬成糊糊状了,她就分给全家人吃。 跟往常一样,家里头的顶梁柱——陈毅轩,被分了最多的肉糊糊。 他连着喝了三碗,就对着自己跟前的陈飞燕说了,“媳妇儿,咱们家是不是得出去换盐了?” 陈飞燕点了点头,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我打算让小一他们兄弟几个,明天就去我娘家一趟。咱家这回过去,就给他们送点萝卜,还有几条烤鱼。” 在古代这种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农村,看望坐月子的产妇,送上半斤的黑糖,都是特别重的礼了。 陈飞燕要自己几个儿子去她娘家,还带萝卜和烤鱼,不算寒碜。 于是,陈毅轩就点了点头。 “家里的这些事,我知道你心里都有数。随你安排。” 身体亏空的太狠了,陈毅轩跟这个媳妇儿说话也没说多久,他就感觉到精神不济,又累了。 陈飞燕喂了他半碗鱼汤,就让他赶紧的躺着多,歇一歇。 吃饱了多睡一睡,身上再发几回汗,这病啥的,应该能好转的。 …… 一夜无梦,第二天大清早的,陈飞燕一家人都醒来了。 陈飞燕做饭、编织,陈小一则从河边又搞了将几条三五斤重的大鱼回来。陈小二还搞来了一草笼子的螃蟹和龙虾。陈小三更是抓到了一个大水鱼。 能进嘴里的肉都是粮食。陈飞燕把几个儿子搞来的鱼虾螃蟹,全部都收拾了。 家里没有油没有盐,没有铁锅,只能跟萝卜一起炖成糊糊菜。糊弄一下肚子。 一家人吃饱喝足了,陈飞燕就又开始一边说一边用双手比划,今天去她娘家一趟,换半罐子盐回来。 陈小一听不见,但他会说一些简单的话。 陈小二听得见,但他张开嘴,没办法说话。 至于陈小三,他又聋又哑,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只看见自己的娘和大哥二哥,在那里不断的比划着动作。他不断的猜测着自己的娘和大哥二哥的意图。 很快,陈小一就明白了,原来家里没盐了。 陈小二更是知道了,他们今天必须去外婆外公家一趟。找那边的亲戚换点盐回来。 于是,几兄弟之间也相互比划了一通之后,他们就穿着昨天的那一身草衣草鞋草裤,背着装了一半萝卜的背篓,怀里塞了几条烤的有点脆干的鱼,一起出门了。 陈飞燕站在门边,久久的看着他们消失不见的背影,心里有些担心。 这几兄弟这次出远门,也不知道能不能把事情办好。 以往家里没有盐吃了,都是陈毅轩亲自上她娘家那边换的…… …… 古代的落后山村,是不可能有水泥路的,只有山间小路。 那些小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特别的不好走。 陈小一在三岁时,家里的条件还没有这么困难。他每年都会跟着自己的父母,上外婆外公家走亲戚。 后来等他懂事一些了,他更认得去外婆外公家的路了。 从家里到外公外婆家,如果快步走,是要花一上午的。陈小一几兄弟从早上天不亮,走到了临近下午。 他们三兄弟刚刚一到外公外婆家,就看见自己的个头大的大舅妈,拿着一个扁担打他们瘦弱的大舅舅。家里的其他人都在拉架。 “别打了,别打了,大嫂,我大哥他也不容易!你把他打坏了,咱们一家子的人还得拿钱出来给他整!” “哎呦喂,我的老天爷啊,我这都是什么命啊!!嫁到你们家,我就没有享过一天的福……” 陈小一是听不见的,他就只看见自己的大舅妈,突然一屁股的坐在地上,开始打滚,还时不时的爬起来,拍着自己的大腿,仰着天喊着些什么…… 他暗想,这是在闹些什么? 就在他看的一愣一愣的时候,他外公外婆总算是注意到了他们几兄弟。 而他那几个舅妈,看他和他兄弟都背了一个小篓子,她们便误以为,他家又断炊了,又要过来借粮食了! 于是,一个个的都诡异的安静了下来,还脸色特别不好的盯着他们几兄弟看。 知道他们三兄弟都有些残疾,骂他们都是白费口水,她们几个妯娌飞快对视一眼之后,就立马跟自己的公婆卖惨了。 “爹啊娘啊,咱们家现在不比以前了!大哥他这回偷盐偷的有点多了,都被人注意到了,下次我们家还能不能搞到盐,都难说呢?” “是啊,咱们家要是没了卖盐那笔收入,咱家三十多口子的人连吃饭都是问题……” 还不等着几个妯娌说完话,陈小一几兄弟就赶紧把身上那重重的背篓,都放了下来。 然后,陈小一还把自己身上藏着的那几斤烤鱼,都拿出来,递给自己的外公外婆。 “盐,娘叫我们来换盐!” 这话一说出口,有人就小声的嘀咕了。 “小姑子家咋搞来这么多新鲜萝卜呀?” “你管她从哪里搞来的?咱们能吃就行。还有那烤鱼,我怎么就感觉香呢?” 陈小一几兄弟的外公外婆,也知道自己小闺女生活的不易,他们二老不想要她拿来的这些东西,可几个儿子儿媳都看着呢,于是,他们把几个背篓里的萝卜都抖落在了自家卧室,又端了一木碗的盐,给了陈小一。 他家里的几个儿子都是在盐井里做工的。专门挖井盐的。 这盐井一开始是他们老陈洼村几个年轻后生折腾出来的。后来被官府的人抢去,就成了县衙几个官人开的了。后来,官府还派了衙役过来监工,就为了防止这些工人偷盐,在外头悄悄卖。 然而,底层的一些小老百姓都有一套生存智慧。 他们为了搞到井盐,往往会穿上那种晒干挖空了粗藤制的衣服和裤子。 穿着那几身特制的裤子衣服后下井,那盐分高的井水就会把裤子衣服都浸湿。 回家了,这衣裤里头的盐分就能搞出来了。 每人天天搞小半碗,时间一长,一年攒下来的盐还能囤上大半桶。 不管是自己吃,还是悄悄的卖给其他人,或者是跟自己的一些亲戚朋友们以物换物,都是相当划算的。 毕竟,官盐实在是太贵了! 一大家子几十口子的人如果天天吃官盐,就得花将近一两的银子。 农家人天天在地里干活,种十几亩的地,秋收了都不一定能卖上一两银子的巨款。 …… 陈小一几兄弟的外婆见他们几兄弟好像不太灵光,心生怜悯,亲自去了自己卧室,拿了几十个存了快要一年的山楂果,给了他们。 这些山楂果太酸了,他们家孩子吃了几回都不爱吃。说吃了几个后,好不容易吃饱的肚子又饿了,烧的人心慌。 …… 额外的得了这些红红的山楂果,陈小一几兄弟极为高兴。 陈小一更是想着,这红果子得让爹娘尝尝。

最新小说: 男尊女贵之月色绵绵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异世女的锦绣荣华 福运农女:我靠玄学种田养家糊口 诛天皇后 宋闺 一枕山河令 凌霜尽欢 贵女景昭 此意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