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玄幻奇幻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六百零三章 发动机?这就是空天母舰啊!即将进

第六百零三章 发动机?这就是空天母舰啊!即将进(1 / 1)

第604章 发动机?这就是空天母舰啊!即将进行的引力护盾测试!朱启强的想法引起了会议室内的热议。所有人脑子里都不由得出现了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一艘充满科技感的圆形飞碟悬浮在空中,骤然间,飞碟的下方打出一道正对地面的光芒。有个人从远处走了过来,他很自然的走进了光芒中。下一刻,仿佛是地心引力再不起作用,他的双脚离开了地面儿,身体慢慢的向上飞了起来,然后消失在了飞碟的底部。飞碟关闭了底部的通道,光芒也消失在了地面。‘嗖’一声,飞走了。这个画面,想象一下都充满了科幻感。很多人兴奋讨论的同时,也都看向了王浩,“王院士,这个技术也太先进了!”“真是太高端了,我都没有想到引力场技术还能这样用,估计王院士最开始就想到了。”“那是当然。”何毅用力点头说道,“这个技术,是我和王院士是一起研究出来的。说实话,我都没听王院士是说过要这么应用……”“王院士肯定早就想到了,只不过没说而已。可能他觉得没什么了不起,只是一种应用而已。”“我们觉得惊奇的事情,在王院士眼里……普普通通!”其他人跟着用力点头,他们很认可何毅的说法。王浩则听的有点尴尬,他赶紧轻咳一声,马上道,“是这样的。虽然我有这个想法,但舱体内设计的直梯、吊梯还是需要的。”“我们只是刚刚拥有了技术,技术还远称不上有多成熟。”“现在我们可以去发散想象技术应用,但实际应用上来说,技术越复杂就越容易出问题。”这是实话。技术越复杂就越容易出现问题。他们要给光压发动机增加的新科技,目的要么是增加性能,要么是保证安全,利用高端科技去寻求便捷、寻求酷炫的效果,现阶段还是太奢侈了。几种要应用的高科技技术都是如此,包括一阶雷达、引力场、激光武器,等等。等大家都平静下来以后,何毅继续介绍起了引力场技术情况,最后王浩说明了几种高端科技的应用相关的工作。“工作分为三部分。”“第一就是要了解新的技术,并根据光压发动机的情况,进行技术应用的设计以及制造。”“第二就是测试。”“包括一阶雷达、激光武器,也包括引力场技术和设备,尤其是后者,需要非常精细的测试。”“最后,联系电子系统,把几种技术整合到电子系统的控制体系中。”“何毅院士、沈会明教授和唐洪超教授,直接负责设备、技术的测试、设计以及制造相关工作,设计组以及其他部分要全权配合。”“我们争取能在半年内完成所有工作,并进行正式的太空测试。”王浩并没有对于太空测试过多的强调。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太空测试很不一般,并不只是让光压发动机飞行超过百公里就可以了。从定义上来说,距离地面百公里以外都是太空。实际上,两百公里以下都不算是真正的太空,高压发动机进行的太空测试,很可能要让发动机飞行到几百公里,甚至是上千公里的太空。那样的测试才会有意义。王浩把太空测试的时间设定在了半年以后,时间相对还是比较紧张的,主要就是引力场技术并不成熟,需要很多时间进行技术改进和测试。一阶雷达和激光武器相对倒是容易的多。会议结束以后,很多人想到几种高端科技,不由的感慨万分,“光压发动机运用高端科技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仔细想了一下,等到了太空测试的时候,已经不能称之为发动机了,完全就是空天母舰。”“网上媒体说的也是有道理的,现在就已经不能称之为发动机了。”“能源自足、一阶雷达、完善的应急、防护体系,还带有主动进攻的激光武器,再加上舱体内模拟地面环境的引力场……”“感觉已经是完善的空天母舰,差的就只是挂上几台小型飞船……”“话说回来,航天局的反重力飞碟研发的怎么样了?”这句话问出来,让航天局的研究员们有些扎心,他们来到光压发动机组工作以后,也知道航天局那边的消息。航天局开启反重力飞碟很长时间了。到现在,也只制造了一个空壳,外面一大堆的设备还在进行测试,等完成了测试才能正式开始安装工作。然后,还要进行不确定时间的测试工作。“有很大可能,反重力飞碟比光压发动机的进度还慢,光压发动机进行太空测试,反重力飞碟大概率也只刚进行升空测试……”“唉~~”航天局的研究员们不由得叹起气来。好消息是他们已经离开了航天局,是在光压发动机组进行工作,反重力飞碟的研发就和他们无关了。其中有些人不由得想着,“是不是也应该和其他人一样脱离原有的机构,加入航天飞船公司?”“否则,未来可能还要回去……”“参与过光压发动机的快速研发制造,再回去慢吞吞的研究普通技术,很没意思啊!”……在会议确定了工作方向以后,相关的工作进展速度飞快。首先是一阶雷达设备。一阶雷达是几种新技术中最容易的,因为设备是从国家雷达中心订购的,性能已经相对很完善了,只需要安装在光压发动机上,再和电子系统进行对接就可以了。激光武器,相对复杂一些。大批量激光武器的制造是需要时间的,而在确定制造方案之前,还需要进行设计改动和测试。激光武器的测试工作是直接在光压发动机上进行的,也就是把测试的激光武器安装在发动机的凹面反射镜上,开启制造内部热源以后就可以进行测试。光压发动机还是在地面上,就不可能制造太高强度的光能,所以测试强度还是比较低的,甚至赶不上湮灭粒子实验基地的强度。在进行了初步的测试以后,凹面反射镜安装了十台激光武器,并让光压发动机正式启动飞行,进行了一次高空上的激光武器测试。这次测试的效果还是很好的,也确定了激光武器的制造方案,就朝着合作工厂进行了订购。相比一阶雷达、激光武器来说,引力场技术相关工作是最复杂,只是测试就需要单独制造一台大型机械。这台大型的机械是一个类似电梯的结构,电梯结构中间悬吊的是一个长方形的舱室,舱室的上下安装的引力场设备,接通了电源以后,舱室就可以进行上下的加速,看起来就像是高功率的跳楼机一样。在不断的加速、减速,甚至失重等环境下,就可以对于引力场的参数进行调整,来保证舱室内部不会受到环境干扰,保持稳定的引力强度。下一步就是把调控好的引力场设备安装到环绕凹面反射镜的舱体中。‘高功率的跳楼机’性能并不好,根本无法模拟光压发动机的高加速、转弯飞行、快速斜侧下落等复杂环境。研究组需要通过光压发动机的飞行,来获得一系列的参数并对引力场设备运行进行调节。这个过程就相对比较复杂了。中途高压发动机起降了五次,才完成了内部引力场设备的基本调节。最后就是引力护盾的测试。这个工作就更加复杂了,引力护盾已经不需要地面常规测试,直接进行的就是地面实战测试。首先是在一个地点朝着高空制造了固定方向引力场区域,随后发射不携带弹头的空壳导弹,对边侧区域进行打击。所使用的导弹技术还是很精准的,误差范围在一米以内,进行打击以后就发现,导弹到高空六十公里,也就是引力场区域以后,轨迹出现了巨大的偏差,甚至导致路线修正系统失效,后续无法再锁定目标位置。类似的实验进行了三次。最后一次甚至使用了安装反拦截变轨喷射器的导弹,依旧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导弹轨迹到指定区域立刻出现巨大偏差,甚至导致安装反拦截变轨系统,无法再让导弹重新对准目标。负责导弹发射工作的是来自研究二院的火箭专家曾荃教授。测试结束后,曾荃就忍不住对王浩笑道,“王院士,这次您亲手设计的反拦截变轨喷射器算是遇到对手了。”“到了高空六十公里泽雨轩 zeyuxuan.cc

最新小说: 移魂灭神录 斗罗之混沌始神系统 九极太虚 ra3之异世冒险 诡秘压抑世界的希望法师 玄火神尊 锦翼古札果孽卷 都市与烈酒 行云宗 六界传说之天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