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玄幻奇幻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四百二十章 微米级材料制造,刘云利 我们是被打击太多次了!

第四百二十章 微米级材料制造,刘云利 我们是被打击太多次了!(1 / 1)

材料制造,要找专业人士。颗粒性材料的制造牵扯到金属精密加工技术,王浩找到了国内最顶尖的精工专家杨云和院士。杨云和是工程院院士。他是哈佛大学材料工程专业毕业,拥有机械和材料工程双博士学位,获得过阿尔弗雷德-斯隆奖、科学基金会沃特曼奖等荣誉,并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被聘为终身教授。后来杨云和决定回国发展,担任东港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并在任期内当选了工程院院士。在离开东港大学以后,杨云和进入国内最顶尖的精工企业‘东工精密’,专注于改善提升金属相关制造技术的研究。王浩的行程还是非常隐秘的。他没有去东工精密公司研发部,而是去了一个金属制造相关的学术会议场地,在边侧的小房间里,等到了来参加会议的杨云和。杨云和见到王浩非常热情,他过来握手道,“徐老师给我打了电话。我是完全没想到,王院士,你会亲自过来。”“客气了。”王浩寒暄了一句,就说道,“我这也是没有办法,研究实在是太着急了。国内精工领域,东工精密是最尖端的,杨院士,你是最顶尖的专家。”杨云和没有再谦虚,直接问道,“具体有什么需求?”王浩拿出了绘制的图纸,指着上面画出的颗粒状图像,“我想问一下,以东工精密的技术能力,这种形状的金属材料,最低能做到多小?”杨云和拿过图纸看了一下,皱着眉头问道,“精度要求高吗?”王浩想了想说道,“不要求高精度,但整体不能偏差太大,我们是想制造这样的金属颗粒。”“……一毫米吧。”杨云和犹豫了一下,继续道,“这个形状制造的难点在于下面三个面的半圆凹陷,还有上面的半圆凸起。”“首先要进行模型设计,但因为太过于微小,就肯定会出现误差。”“如果再低,就需要研究方案了,可能就不只是纯粹的金属物理性切割制造。”他说着停了一下,想想继续说道,“王院士,你应该知道芯片吧?我并不是说要制造纳米级的微小颗粒,但因为形态复杂,只要制造比毫米级更微小的颗粒,就需要一种类似的技术。”“这可不是直接能做出来的,需要完善一个系统性的体系。”杨云和连续解释一大通。王浩思索着说道,“也就是说,如果是制造毫米以上大小的颗粒,设计一下就可以直接生产,但如果再小就很难了,对吧?”杨云和点头,“再小,就不是单纯切割、塑性能解决的了。”“当然,如果不计成本的去专门做研究,也能找到方法制造更精细的颗粒,只不过就大量的投入和时间了。”王浩心里有谱了。……杨云和给出的答桉,比预想的还要好一些。王浩以为毫米级的颗粒都很难制造出来,毕竟图纸上颗粒的形状实在太复杂了。现在来说,毫米暂时也够用了。他和杨云和又聊了一下,知道对方还要参加会议,就没有再继续打扰,而是返回了西海大学。本来是想直接去湮灭力场实验基地,再想想干脆就去了纳微材料实验室找到了正忙碌着的夏国斌。夏国斌依旧在做‘超导合金微性态研究工作’。王浩到实验室操作间的时候,夏国斌正穿着白大褂在忙碌着,他扭过头看到王浩,朝着其他人交代几句就出来了。“王院士,你来了!”夏国斌招呼一声,马上说道,“我们的研究最近可没有发现。”他的话音里带着一股酸楚。之前王浩来谈研究的问题,他还觉得要价五百万太高了,自动降低到了四百万。后来才知道对方准备了两千万。两千万变成了四百万,感觉像是心脏被狠狠的扎了一刀。王浩倒是没在意夏国斌的口气,而是说道,“不是为了项目,这次我来是想咨询一个问题。”“什么?”夏国斌的预期顿时变成了迷茫,他想不出王浩会有什么问题来问自己。王浩拿出了颗粒方案的图纸,铺在桌子上说道,“夏教授,看看这个立体图形,是个十三面体,上方的一个面半圆突出,下方三个小面半圆凹陷。”“嗯、嗯。”夏国斌边看着边点头。“你是纳微材料的专家,有没有方法能够制造像这样形状的微米级金属颗粒?”“——?”夏国斌半张着嘴愣住了。他反应了好半天才,似乎才回过神,表情夸张的反问道,“微米级?这么复杂的结构?”“是啊?”夏国斌用力抿嘴。他沉默了有十几秒,开口说道,“王院士,你来西海大学的时候,记得我们是做什么研究吗?”“……微球分离?”“对!”夏国斌用力点头,“当时我们和创微集团合作,研究分离微米级的导电微球,那些导电微球的制造,简单来理解,就是加热、搅拌、分离……”“微米级的金属球,只能通过这样简单的方法来制造,你拿出来的这个图形,复杂到厘米级都要精细的切割……”后续不用说了。夏国斌一脸的生无可恋,表情好似在说‘你在逗我吗’。王浩也开始沉默。他抿着嘴皱眉思考着,过了有一分多钟忽然开口道,“微球制造……来和我详细说说。”“你问这个?”“对啊。”“王院士,不是开我的玩笑?”“当然!”“……好吧。”……导电微球的制造过程,就像是夏国斌的形容,可以简单理解为‘加热、搅拌、分离’。某种材料放置在融化的金属液体中,用物理手段进行打散,会自然而然的分离成一个个精细的小球。小球的表面沾染了金属,就具有了导电特性。这个过程利用的是材料特性。在去往湮灭力场实验基地的路上,王浩的脑子里一直思考着夏国斌所说的过程,他觉得微球的制造和颗粒性材料是存在某种共通性的。微球制造利用的是材料物理特性;导电过程中,材料内部形成半拓扑结构,也同样是一种微观的物理特性。如果能制造一种强电压的环境,把融化的金属材料放置在其中,只要有足够强度的电流通过,融化的金属材料内部也会形成一个个半拓扑结构。这种状态下,利用某种物理手段,是否能分离出一个个和半拓扑结构类似的金属颗粒?“颗粒性设计,是依照激发反重力的材料布局设计的,但实质上,是无限趋近于导体内部的半拓扑结构。”“半拓扑结构是物理特性,和离子晶格存在关系,但又不完全一样,可以认为是可被挤压的键位结构……”“超导状态下,半拓扑结构就会被压平,会让大量的电子无阻碍通过,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半拓扑结构会对于电子活动造成某种限制……”“那么特殊高电压环境下,半拓扑结构和外在物理干涉,也可能会产生某种连续……”王浩仔细的思考着,最后确定道,“这种技术肯定很难。但如果要制造微米级的颗粒性材料,这可能是个很好的方向。”他已经到了实验基地。这次来实验基地的目的,是进行材料的直流反重力测定实验。直流反重力和交流反重力不同。现在湮灭力场实验组掌握四种湮灭力场技术,一种就是常规的交流反重力技术,也就是制造向上的反重力场。这个技术已经归在‘基础技术’行列,就只有测定材料反重力特性才会用到了。第二就是交流横向反重力技术,空舰系列飞行器使用的就是横向反重力技术。第三种就是直流反重力技术,直流反重力技术是对F射线技术的改善,可以利用一台设备再依靠螺旋磁场挤压,制造出强湮灭力场薄层来激发F射线。最后就是直流强湮灭力场技术。后面两个技术采用的依旧是高压混合材料,原因就在于金属材料无法在达成超导状态下激发湮灭力场特性。现在的直流反重力测定实验,就是测定出含有一阶铁、一阶锂,并具有常规反重力特性的超导材料,是否具有直流反重力特性。泽雨轩 zeyuxuan.cc

最新小说: 移魂灭神录 斗罗之混沌始神系统 九极太虚 ra3之异世冒险 诡秘压抑世界的希望法师 玄火神尊 锦翼古札果孽卷 都市与烈酒 行云宗 六界传说之天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