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玄幻奇幻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二百六十六章 他们都已经习惯自己是天才了

第二百六十六章 他们都已经习惯自己是天才了(1 / 1)

反重力磁悬浮列车,技术核心说起来也是很简单的。核心技术就是在磁悬浮技术的基础上,依靠制造横向交流重力场,来大大降低列车底部所受到的重力,就能够让列车的整体重量大大减轻。磁悬浮列车的大部分重量,几乎都集中在列车的底盘上,包括起到悬浮作用的系统包括复杂的电磁系统,等等。列车上方的重量,相对于底盘就差的太多了。包括列车的厢体、电路构造以及其他结构,也包括所有的乘客人员等,重量能达到底盘的五分之一就很不错了。如果能够给列车底盘减重百分之八十,列车整体重量就会大大的降低,利用和轨道之间的强磁性,列车自然就很容易悬浮起来。同时,列车运行中途不需要太强的磁性,耗能量自然也会降低不少,也能减少后续的维护费用。等等。王浩仔细思考着,觉得反重力磁悬浮列车是很有潜力的,怎么也不比超导磁悬浮列车来的差。当然,反重力磁悬浮列车还只是个想法而已。想要真正去制造反重力磁悬浮列车,首先需要的做的是,完善横向的反重力技术。这还需要不断的实验、研究。虽然相关的技术还不成熟,但因为不是直接制造研究,想法是可以提出来的。王浩觉得可以和徐保功谈一下自己的想法,以便提前做一些研究准备工作。会议结束。好多参会的人都在谈着超导磁悬浮列车项目,也有不少人围在了王浩旁边。他们一边说着王浩评上院士的事情,也同时谈起了最新型的超导材料。超导磁悬浮列车项目通过,最主要就是因为研制出了临界温度超过120k的超导材料好多人都关心新型的超导材料什么时候才能够投入到大规模的制造。王浩说道「如果你们去西海看一看,也差不多能知道了。「现在新的工厂正在建造,实验室这边的技术已经成熟了,就是一些关键的制造步骤,还需要引入设备、仔细研究改善方法。「「我估计正式制造,最少要明年年初才能开始,但即便是正式制造,新材料也是供不应求的,最先供给的还是实验机构。「这是事实。国际都在关注超导材料工业公司的新材料,新材料制造出来根本就不愁销路,优先供给的肯定是实验室和国防科技。之后的才会供给一些国内的大型项目。换句话说,即便超导磁悬浮列车项目论证成熟,短时间也根本拿不到新材料,半年之内连初期的项目实验测试都做不了。负责人廖光远,则更在意王浩对项目的态度,「王院士,你觉得这个项目怎么样?「之前廖光远有问过同样的话,但王浩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当时并没有什么新材料,而是主要应用低温超导材料。现在变成了高温超导材料,情况完全不一样了。王浩点头道「这个项目是没什么问题,科技部已经审批通过,等待新材料就好了。「廖光远顿时露出了笑容。王浩忽然开口道,「廖院士,你带队制造过实验车,对吧?「「当然了。「廖光远自信的笑道,「十几年前就有样车了,当时我和其他人一次次的测试,技术才慢慢走向成熟。「王浩点头道,「那你对新型的列车研究有没有兴趣?「「新型列车?」廖光远有些不明白。「一种新技术......」尹王浩没有做详细解释,而是笑道,「也许以后,我们有合作的机会!「他说完就离开了会场。廖光远则是一头雾水,完全弄不懂他在说什么。王浩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找到了徐保功,他在会场边侧的楼里说起了自己的想法那是有关‘反重力磁悬浮列车,的内容。徐保功只是想问一下王浩对于项目的看法,完全没有想到王浩会提出一个全新的想法「反重力磁悬浮?「「你已经看到我们的横向力场实验了,减重能够达到八十以上。「王浩道,「如果把这项技术运用在磁悬浮列车上,就可以让列车大大的减重,那么就可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让列车直接悬浮起来。「「这会大大减少磨损,降低后期的维护保养费用,同时还可以让列车变得更灵活。」「虽然没有做过详细的数学论证,但我认为这项技术可以降低能耗。「徐保功思考着点了点头,他去旁观了制造横向力场的交流重力实验,当然知道横向场力的技术,但听到说技术要运用在磁悬浮列车上,确实感到非常惊讶。哪怕反重力的研究再高端、突破再多,他一直都觉得是属于未来科技,而不是现在能够应用的。现在听王浩说起制造反重力磁悬浮列车,他才发现反重力技术确实可以应用起来。徐保功深吸了一口气,觉得自己需要消化一段时间,「你这个想法确实挺好,但还是要仔细想一想。「「这可是反重力技术,是否公开使用,也不是我能决定的,必须要开会讨论。「「但是,我觉得没有太大问题,尤其还牵扯到了磁悬浮列车......」徐保功并不担心技术保密问题。反重力的横向力场是个新发现,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发现,暂时肯定是要保密的。但是,只要技术被运用起来,哪怕是军事上的大量应用,都肯定会透露出消息,根本无法做到完全的保密。另外,完全保密的意义也并不大,因为技术是不可能被‘看走,的,交流重力实验是非常复杂的,没有相关理论的支持,想要复制下来都是很困难的,更不用说什么技术升级了。既然如此,利用某个项目来积累应用反重力技术的经验,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同时,他们所制造出来的列车会更加先进,才是真正向全世界展现技术。这是真正的展现高端技术。至于常规的超导磁悬浮,真的就只是‘常规,而已,核心技术都是德国人研究出来的,他们制造出来运用的是别人的技术,说出来都感觉没什么意思。反重力磁悬浮列车,甚至是反重力超导磁悬浮列车,才是展露出领先全世界的技术同时,展露出的还包括国内在反重力技术、超导技术研究上的超前和领先。王浩在参加了会议以后,第二天又去参加了数学会议。说是数学会议,其实就是一群数学院士的聚会,差不多可以理解为,新晋数学院士的‘迎新会,。‘迎新会,的主角,自然就是王浩和高振明。王浩到了迎新会的现场时,高振明早已经来了,他正和几个老院士说着,还坦然的谈着学部评审的忐忑以及评上院士的‘运气,。高振明看到王浩马上和其他人说了一句,「我还是要谢谢王浩院士,如果不是他,我今年真的是评不上。「「那确实。「「往年,我很难投代数几何一票......」「还是要谢谢王浩!「王浩也带着笑容走了过来,他和每个人握手寒喧。之后也加入其中聊了起来,一群人谈的内容很多,也包括一些院士的工作。比如,参加学部会议。当真正成为院士以后,就进入了院士的圈子里,也会参与到新圈子的工作。一般年轻院士都会参加学部会议。年轻院士,指的可不是真正的年轻,国内院士的圈子里,65岁以下都可以称作是年轻,就更不用说20多岁了。那些走不动路的老院士,才不会再参加学部会议。另外,院士也需要组织一些研究方向,以及积极的参加国家的一些决策会议。就像是徐保功说的,成为了院士就需要担负一定的责任,院士就是领域内的学术带头人。比如,高振明评上了院士,他就是国内代数几何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带头人,是头衔、荣誉,同时也是压力,需要担负一些代数几何领域的科研方向性工作。这方面来说,高振明是非常有压力的。因为,王浩。虽然王浩并不是代数几何领域的学者,但他所完成的半拓扑微观形态研究,直接促进了代数几何学科地位的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王浩才应该评上代数几何领域的院士。现在国内公认代数几何领域两大高校,一个就是西海大学,另一个是首都大学。西海大学甚至已经有压制首都大学的趋势。好在高振明成功评上了院士,让首都大学暂时能够保住‘领域第一,的地位,但没有重量级的研究成果,‘代数几何,院士的影响力,也就会慢慢泽雨轩 zeyuxuan.cc

最新小说: 黑焰蜥 签到百年,我已成为魔道巨擘 苍白徽记 九鼎之上 殇:重生之王 前行者的脚步 神女难传 青州千界 残魂之剑 苟在神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