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峰又恢復了之前一天上千階梯的速度。而這樣的速度,被他一直保持了下去。
轉眼之間,又是十一天過去了。而這一次,陸峰終於來到了第二個關口。此刻的他,雖然比起到一萬階梯之時要好多了。可是卻也已經無比的疲憊。
看着那還望不到頂的臺階。陸峰微微一笑,而後,再一次的走進了其中…
…
感受到自己又一次成爲孩童的摸樣,這一次陸峰卻沒有絲毫的驚駭。他似乎已經把握到了什麼,所以,對於面前場景的改換,陸峰已經變得可以接受了。
“這一次,又是什麼呢…”
…
陸峰生活在一個貧民之家。可是不同於那些村野匹夫,他的父親卻是一個真正的學問之人。從小對於陸峰的要求,就是異常的嚴格。而陸峰也算爭氣,年紀小小,卻已經表現的異常出色,是遠近聞名的小神童。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從小開始,受到父親的薰陶,陸峰就立志做一個爲民的好官,而他除了必要的學問之外,涉獵的也多是那些古今通史。
終於,年級小小就表現不凡的陸峰,名聲開始不斷的遠播,幾乎整個州縣都都有了他的傳說。而這一年,恰逢當朝聖上南下游玩,來到了陸峰所在的州縣。聽聞神童之名,聖上驚奇召見陸峰。
這一年的陸峰,已經有十歲的年齡了。從小智慧過於常人,幾乎就是過目不忘,在加上他飽讀詩書,博通古今。只是一見面,就讓當朝聖上深深的喜歡上了這個志比天高的孩童。
回京之後的皇帝,在第二年大考的時候親自下旨,准許陸峰參與那次的大考。而陸峰不負衆望,一路高歌猛走,直接進到了殿試的考覈。雖然最終不能成爲狀元,不過他的名聲卻傳遍了王朝上下!那一年,陸峰十一歲。
時間緩緩流逝,一年又一年,陸峰終於又一次的走到了殿試的考覈。曾經他年年大考,年年殿試,可是志氣無比至高的陸峰,在沒有獲得狀元之前,始終不曾停止。而當朝聖上欣喜他的志氣,竟然允許了這無比的荒唐。
這一年,陸峰最後一次來到了殿試的考覈。而這一次,他終於如願以償,成就了傳說的名諱,爲當年無雙狀元!這一年,陸峰十五歲。
年華稍逝,陸峰漸漸長大,隨着他名聲傳遞,朝中上下無不知道他神童之名,當今聖上委以重任,讓他治理一方,陸峰不曾忘記兒時的宏願,時刻以古老先賢爲榜樣,勵精圖治,將一方窮山惡水治理成爲明水大川之地,名垂一時。這一年,陸峰十九歲。
四年大治,功績顯著,龍顏大悅,力排衆議,將陸峰召到當朝之中,爲朝廷服務。陸峰不負皇恩,兢兢業業,時刻嚴於律己,將所屬的事務打理井井有條,朝堂內外議論之聲消失。這一年,陸峰二十四歲。
平步青雲,步步登天,陸峰得到了舉國公認,從此扶搖直上,打碎無數年齡的限制,開始了他的朝堂之路。這一年,陸峰二十七歲。
皇帝年邁,治理不在從心,將陸峰下放爲一方大員,治理一州之地。而這一年,陸峰成親,榮華當代,主政期間,陸峰依然爲民服務,博下青天之名,可也就是在這期間,他第一次動用權力,幫助了妻家子弟。這一年,陸峰三十三歲。
老皇欠安,召陸峰重新入朝,爲當朝文方高官。第二次,陸峰爲自己動用權力,買下豪宅,也就是在這期間,陸峰學會了欺上,學會了瞞下。這一年,陸峰四十歲。
聖上駕崩,新皇即位,至理天下,爲新朝明君,新皇謹遵先皇之命,將朝廷大權下放陸峰。從此,陸峰第一次走上了宰相之位,一時風光無限,有偌大威名。這一次,陸峰感到年齡漸老,開始提攜無數家族後生之輩,不管才學,任人唯親。這一年,陸峰四十九歲。
新皇體弱,勵精圖治,卻無健壯身軀,終於在位不久便病入膏肓,權利再度下放,交予陸峰。從此,陸峰開始權傾朝野,一人言朝的生涯。三年間,陸峰操縱科舉,肅清政敵,掌控軍權,一時之間,竟然有着陸半皇的名頭。朝野內外,無人不看陸峰面色行事。這一年,陸峰五十七歲。
聖崩,三任新皇登基。新皇年幼,陸峰徹底掌控王朝內外。一時間,指鹿爲馬,爲所欲爲。而這些年,外邊蠻族入侵,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可惜陸峰卻始終不曾動作。一時間,民怨沖天。這一年,陸峰六十七歲。
民間大旱,饑民遍地,陸峰爲守自己利益,無視萬民生死。這一年,無數百姓請願,願陸峰醒悟。這一年,陸峰六十九歲。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洪水氾濫,民不聊生,災民王朝,匪徒橫行,起義遍地,在無人信任陸峰,名聲奇臭,遭萬民唾棄。這一年,陸峰七十二歲。
王朝勢弱,蠻族強橫,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陸峰開始組織反擊,收效甚微。這一年,陸峰七十四歲。
大義所在,雖死不悔。起義停息,無數義軍自發組織,外拒蠻族,卻死傷遍地,陸峰年邁,卻因爲強大的掌控能力,始終控制王朝朝政。這一年,陸峰七十五歲。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