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陸皓山有些動情地摟着二人說:“是爲夫不對,天天外面不能陪家人,慚爲人夫,慚爲人父。”
“不,我們都理解。”
“對,好男兒志在四方。相公,我們姐妹以你爲傲。”
沒什麼好說的,陸皓山緊緊地抱住兩女,三人都沒有說話。此刻,無聲勝有聲,一切盡在不言中。
爲了給家人和李念接風洗塵,陸皓山讓廚子弄了滿滿的一桌子菜,衆人有說有說,不過吃到一半。趙敏和林月萱各自抱着孩子出去玩了,因爲她們知道兩個男人有話要說。
李念“吱”喝完一杯酒,砸了砸舌頭,連說好酒。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陸皓山拿起的酒壺給他倒滿,然後笑着說:“李先生,言歸正傳吧,不知此行的目的是?”
大軍已作好南征的準備,幾十萬人馬,每天消耗的糧草都是天文數字,陸皓山不想等下去。
李念沒有回答陸皓山的話,而是四下打量了這房間,隨口問道:“東翁,你覺得這種房子怎麼樣?”
“不錯,典型江南園林式造法,鬧中帶靜,曲徑通幽。”陸皓山笑着說。
事實上,這房子還真不錯,陸皓山住進來就沒挪過窩。
“大人”李念突然眯着眼說:“難道,你不覺得這裡的房子其實並不配你。”
陸皓山好奇地問道:“哦,哪裡的房子配本官?”
“北京的大明宮不錯。”
大明宮是前朝的皇宮,李念現在勸自己住大皇宮......陸皓山只是楞了一下,馬上就明白這是李念勸自己稱帝。
自割據四川以來,手下不知多少暗示或明示自己稱帝,陸皓山一定不爲所動,以時機未成熟拒絕,沒想到這個時候李念再一次舊話重提。
陸皓山猶豫了一下,有些猶豫地說:“其實,本官最大希望是做一個大富翁,過些無憂無慮的安生日子,然後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就足夠了。”
李念淡然一笑,不以爲意地說:“東翁,沒有自保的能力,大富翁有可能成爲有心人眼中的肥羊,家中的妻女說不定因美貌招惹是非,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有時也要權力保駕護航,大丈夫在世,自然是快意恩仇,若然東翁坐上了龍椅,那就可以君臨天下,無所顧忌做自己喜歡作的事。”
說罷,不待陸皓山開口,李念繼續說:“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需要一份榮譽和富貴,東翁你不想跟隨你左右、爲你出生入死的兄弟老無所依、病無所養吧?再說明末大亂,天災人禍,天下百姓困苦久矣,他們需要一位明君指引道路,他們需要一個好的環境休養生息,若然東翁不坐那位置,到時相互不服,天下又起紛爭,說不定重現五代十國時的動亂。”
“就這樣?”
“就這樣。”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陸皓山並不是優柔寡斷的人,也不是什麼聖人,沉吟了半刻,然後扭頭對李念說:“聽說李先生對易經也有涉獵,那就請你替我選個黃道吉日吧。”
“此事包在學生身上。”看到陸皓山同意,李念馬上高興地說。
“李先生,有一事本官不明白。”
“東翁請講。”
陸皓山一臉疑惑地說:“稱帝和南征有衝突嗎?爲什麼要弄明這個問題再出徵?”
“有,四川總督是前朝的封號,而南明又是明朝皇室的血脈,這樣打過去有可能有人會把弒君的罪名安在東翁身上,東翁先不承認他們,再改弦易張,歷數他們的過失和不作爲,這樣就名正言順,師出有名了。”
原來是這樣,陸皓山這才恍然大悟。
也就是這番談話後,歷史不知不覺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1642年9月16日,四川總督陸文華在古城西安稱帝,同日,揮兵南征;
1642年11月27日,走投無路的弘光帝朱由崧率文武大臣在揚州投降,南明滅亡;
1643年1月1日,陸文華在北京大明宮含元殿舉行登基議式,改國號爲乾,大肆封賞一衆文武百官;
同年10月18日,大乾軍蕭清大乾境內殘餘勢力,從此揭開大乾盛世的第一頁......
全書完未完待續。
PS:
終於完本了,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該寫的寫了,
發展到這裡,
再多寫就是灌水了,
完本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今天一口氣六更,太累了,完本感言明天再寫吧,
感謝你的支持,另外新書已寫好通過,
本月上傳,走回輕鬆愉快的路線,請書友繼續支持炮兵。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