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闲臣风流 > 第486章 翰林院(二)

第486章 翰林院(二)(1 / 1)

翰林院的相当于后世的央党校兼科院、社科院、央政策研究室,是高级高部进修班。这个地方衙门不像衙门,学校不像学校,机构设置颇为特。一号领导自然是翰林学士,下面是两个侍读学士,再下面则是两个侍讲学士。再下面,侍读、侍讲各二人。然后是史官编纂,无定员,这是专门为每期状元设置的。编纂下面是编修,无定员,一般由榜眼和探花出任,周楠干的是这活儿。编纂和编修下面则是庶吉士。庶吉士一样没有定员,每期都要选六七十个人进来读书,几届加一起,百人总是有的。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时间从一年到三五年不等,学习结束,经过考核之后一般有两条出路。一是,成绩优异者授予编修之职。到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翰林了,谓之留馆,称之为真翰林;二是,考核不合格,考为下等外放,谓之散馆,称之为半翰林或者假翰林。进得院,霍然看到一个老熟人,正是张居正张太岳。周楠大为惊,忙拱手:“见过太岳先生,你怎么在这里?”张居正也回了一礼,笑道:“当日和子木一晤,如今已近一年,想不到你竟然点了翰林,真是缘分。我虽是太子左春坊右渝德兼国子监司业,可正式的官职却是翰林院的侍读。”周楠这才醒悟,张居正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他也是运气好,无论是早一届还是迟一届进京赶考,不说状元,榜眼和探花还是稳妥的。可倒霉倒霉在不小心落到这个死亡之组,最后只考了个二甲,侥幸了庶吉士。留馆之后,他被授予翰林院侍讲一职,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成为编修。至于原因,很简单,他进裕王府侍读,乃是皇帝为了裕王将来继承皇位留的班底。嘉靖千秋万岁之后,老张立即能走重要岗位,参与国家大政决策。“原来如此,在下初来咋到,以后还请太岳兄多多指点。”曾几何时,张居正在周楠心目是多么高不可攀的人物,现在却做了自己的同事,周楠心不觉得意,一句“请多多关照”差点脱口而出。张居正微笑道:“子木殿试时的策论和在内书堂教书时的讲义我也读过,很有启发。指点不敢,以后大家相互交流吧!不过,我平日里多在王府侍读,又要教世子读书,来翰林院的时间也少,尽量抽空吧!”他本是隆万大改革的旗手,周楠的思路也是照搬他的,自然合了他的意。周楠:“能与太岳兄交流乃是我的荣幸。”寒暄了几句,周楠又问:“太岳,今日是我第一天到翰林院,不知道翰林学士在不在?”张居正:“子木你将派遣给我吧,我叫人安排,翰林学士都不会来这里的。”周楠心大,一号首长竟然不来,古怪,古怪!张居正见他一脸的疑惑,才笑着说,按照我朝惯例,内阁其一位阁老都会兼任掌院翰林学士一职。这为阁老平日里也不太管事,只在考核的时候出来晃一圈。总体来说,翰林院的管理较松散,毕竟,能够进来的人将来不是内阁阁臣是部堂、督抚,最差的也是四品以的高官,根本管不住,也容易得罪人。所以,革命靠自觉吧!如今,掌翰林院事的内阁辅臣却是高拱高阁老。周楠或者说徐阶一派和高拱已是水火不相容,老高不来翰林院辣眼睛让周探花偷偷松了一口气。张居正估计有事要急着出去,和跟书办吩咐了一声,让他替周楠办了入职手续。周楠现在是翰林院的编修,分得一个办公室。办公室又黑又小,里面还有另外三个编修,显然很拥挤。央不同于地方,物质条件真心不太好。大家身份虽然尊贵,可在这满目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地方,也算不得什么。屋四人不是榜眼是探花,谁也不服谁,大家都保持着基本的礼貌,也没办法交心。另外,王锡爵也入职了,不过却不同周楠一个院子,平日里大家也不照面,免去了许多尴尬。这样,周楠安顿下来,开始履新。他原本想着要在新的职位大干一场,干出些政绩来。可呆了两天,周楠才发现,这翰林院根本没有拿政绩的可能。大家在这里都是混资历的,一个字“熬”熬到一定年头,等到分配工作好。拿编纂编修来说,将来出去了至少也是个副部级官员啊!至于为什么拿不到政绩,道理很简单。翰林官的职责大职有三个。其一,皇帝经筵、日讲的时候,翰林官出动侍侯着。有的讲课,有的专门给天子翻书。不过,嘉靖可不是个勤快的董事长,经筵很少举行,日讲索性没有。其二,给朝廷编实录、会典,也是修史。但是,这东西本没有什么时间限定,你一年可以编完,十年编完也没人会说什么。据周楠所知,在真实历史,记载天启八年的《朱熹宗实录》从崇祯元年开始修,修到崇祯十年才拿出个看得过眼的本。再说了,修史可是个露脸的活儿,内阁阁老们自己包了,怎肯交给下面的小翰林。其三,给内书堂宦官课,周楠本干这个工作的。前一阵子是大之年,内书堂也放了假,要等以后的的大暑天过去,八月底的时候才开学。说起来,周楠这个编修当得还是挺闲的,本职工作是喝茶看邸报,屁事没有。他突然感觉这日子好生无聊,翰林编修也没什么意思,还是得想个办法进到皇帝才行。好在我现在是翰林官,可以正大光明去西苑参加经筵做天子近臣。可是,周楠琢磨了一下,却面色大变。掌翰林院事的是高拱,参加经筵的人选由他定,估计人家是不会给自己机会的。而且,随侍天子,给皇帝做秘书这事,按照制度,只能由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和侍讲来干,你一个编修还不够资格。这才是山不转水转,转来转去,自己却转到高拱手里,这麻烦了。“我倒希望高拱是个胸怀开阔之人,不记我的仇。不过,可能吗?”周楠笑起来:“儒家历来信奉君子以直报怨,我老周这回不妙得很。”这日下班,刚回家,有一个下人来报,说是九夫人有事请大老爷过去。

最新小说: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