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储君(2 / 2)

一句话说的李世民哑口无言。

可是不立李泰,那只有李治了。

怎么办?难道真要立文静、懦弱的小儿子李治为太子?

他疼爱李治,只因这个儿子温顺、文静,长得又像长孙皇后。

不过李世民却不认为他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在他眼里,“皇帝”这种生物除了应具备宽容、博大的品质外,还应有果决、独断的一面。

褚遂良又加了一把火道:“陛下,魏王今日能言杀其子,置父子之情不顾,他日又岂能顾全兄弟之情?臣恐他日魏王一旦登基,便是晋王追随长孙皇后之时。”

见李世民依然还是沉默不语,褚遂良无可奈何,继续打感情牌,“陛下若执意立魏王也非不可,只是……唉!请先置措晋王,让晋王安全点。”

李世民听后也不回话,让众人离开。

三日后,李世民在处理完所有事情后,突然顾左右而言他,道:“近来高句丽政变,权臣盖苏文弑其国王高建武,立高建武之侄高藏为新王。此贼欲效仿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还请我大唐册封,何其无耻?朕欲讨伐之,众卿以为如何?”

房玄龄因为儿子的缘故,不得不上了李泰的船。

率先听出弦外之音,连忙出来阻止,“盖苏文既已向我朝请封,臣服不二,臣以为不宜动刀戈。”

褚遂良也迅速反应过来,厉声道:“既是君臣,当守伦理常规,盖苏文谋逆之徒,臣以为当讨伐之!”

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李世民这是下定立与世无争的晋王李治为太子,所以在征求大家如何处置魏王李泰。长孙无忌等人立即附和褚遂良,大唐的储君终于定了下来。

贞观十七年八月初一,李世民颁布诏书,流放魏王李泰,册封16岁的李治为皇太子。

比历史上,晚了四个月。

然后为了这场戏,51岁的李世民重披战甲,督率10万大军准备出征高句丽。

分散了对付李佑的注意力。

不过李勣的大军已经在夏州集合完毕。

与此同时,

李佑这段时间整顿军纪的行动。

有所收获。喜欢开局造了李二的反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开局造了李二的反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移魂灭神录 斗罗之混沌始神系统 九极太虚 ra3之异世冒险 诡秘压抑世界的希望法师 玄火神尊 锦翼古札果孽卷 都市与烈酒 行云宗 六界传说之天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