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武侠仙侠 > 长生可否 > 第118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118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 / 2)

“但你是否想过,‘问浮屠道法’还不是最深层次的三教同源。”

张执象正色道:“请先生教我。”

姚广孝便问道:“可读过《诗经》?”

张执象一愣,这个问题,阳明先生也问过他,他犹疑了下,说道:“先生可是要说‘诗’字?阳明先生告诉我,诗者,言寺者也。”

“寺乃朝中之廷……”

“原来如此,怪不得佛教的庙称为寺。”

“等等。”

“先生是说……佛教,原本就是从华夏走出去开辟‘乐彼之园’的商人们所创建的?”

姚广孝咦了声,他没有想到王阳明还教过张执象,不过,张执象能够领悟到这一点,也是值得称赞了。

他赞许道:“不错,上古之时,开辟蛮荒之地,若不髠头,是不好打理的。”

“僧人至今还有苦行僧的习俗。”

“便是上古之时流传下来的,因为商人要开辟蛮荒,寻找适合居住的地方,传播文明,建立文明,所以要走很远的路,路上条件艰苦。”

“那么,最远的地方,他们曾到哪里呢?”

“《后汉书》记载,西方有国,名为大秦,其类华夏,髠头而衣纹绣,能耕织。”

“如果你们看过郑和海图,就会知晓,大秦,在红海西侧。(埃塞俄比亚)”

“大秦人跟我们长相肤色类似,都是和尚一样的光头,但穿着华丽的衣服,能够农耕桑织,为何我们自汉以来,都要跟大秦有联系呢?”&#24378&#29306&#32&#121&#117&#101&#119&#101&#110&#121&#117&#97&#110&#46&#99&#111&#109&#32&#35835&#29306

“因为它就是最早走出去,并在海外站稳脚跟的商人。”

“他们一直在‘朝中’,他们是认可华夏的宗主关系的,我们也会在汉唐时期,还有下西洋的时候去帮助他们,给他们带去先进的技术,作为他们朝中的回馈。”

“髠头并非一定是僧人,但僧人一定髠头。”

“一花开百叶,在海外各地,商人先祖带着华夏文明去建立了寺,有的磨灭在历史长河当中,有的却启发当地的蛮夷,开创了新的文明分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便是《诗经·小雅·鹤鸣》之言,是商人们最早的想法,也是一种回报。”

“佛教归于华夏,便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业果。”

“何止三教、百家,世上所有文明,皆我华夏起源,百川分流,总有归海之时,以我中华为本,一切蛮夷之兴起,不过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候 yuewenyuan. com 章汜

“百川归海,鼎新华夏。”

“便是三教同源的真谛。”

“张执象,我一生之学问尽在‘文明’二字,你可愿学?”

那股高山仰止的感觉扑面而来,竟然比阳明先生还要强烈,不,是因为阳明先生在尽可能的收敛气势,而面前这位没有。

这只“病虎”,向来是如此张扬。

张执象看到的不仅仅是姚广孝的气势,看到的更是华夏文明的气势,他如今才真正知晓,自己的文明是多么的伟大而强盛。

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八个字更是让张执象振聋发聩。

即是劫难,也是浴火重生的机遇。

华夏文明曾经的积累,并非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而是等待有一天,百川归海,我们吸纳了“分支”之后,将为华夏文明注入新的生机,我们再一次崛起的时候,将比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都更加强盛。

昭昭日月,故国有明,远迈汉唐。制大 z.com 制枭

红旗招展,华夏复兴,世界大同!

(ps:五胡十六国时期,胡人选择的是自我汉化,而非将汉人胡化,这与蒙元、满清有明显区别。)

...(记住本站网址:<a href="https://www.zeyuxuan.cc/">www.zeyuxuan.cc</a>)

最新小说: 老顽童的儿子有多难 西游前传:蛟魔王小传 术以载道 天鹰帝君 战八城 无限大陆之道一 光阴若梦 牧野铁血 砍不平 人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