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瀚海唐儿归 > 第651章 何不做一次班定远

第651章 何不做一次班定远(2 / 2)

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张鉊将锦衣亲卫和河西商会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整合。

自从握着香料、冰糖、白糖、棉花四样硬通货后,河西商会就名声鹊起了。

因为天下间不管谁,只要想过点好日子的,就不能缺少这四样。

要是吃肉没有香叶、肉蔻、大茴香等香料,制饮子没有河西的冰糖、白糖,冬日没有棉袄穿,没有棉被盖,你还是算是大户人家?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但这些东西,基本又被河西商会给垄断了,大小的行商都在需要在河西商会登记,甚至很多走南闯北的行商,本身就是河西来的商人。

同时,各地的丝绸、瓷器、茶叶、铁制品等要通过丝绸之路来赚钱,也要求着河西商会才行。

因此锦衣亲卫依靠这条线,利用手中能低价批发一部分河西紧俏商品,以及帮助各国行商在河西快速通关的权力,发展坐探和密探,那是易如反掌。

而且各国掌权者还不好防,你总不能把所有人的商人都一网打尽吧?那样的话,就乱套了。

跟着杨继业的,有一个锦衣校尉,不过他不是来带着杨继业跟岳州城中锦衣卫暗探接洽的,因为锦衣卫的关键暗探,都是单线联系,认物不认人。

这个锦衣卫身上揣着确定身份的信物,而杨继业才知道联系的方式和地点。

三样缺一不可,只有三方到齐,岳州城的锦衣卫暗探,才会听杨继业的。

岳州实际上并不像是一座长江边的要塞重镇了,或者说自江陵开始,沿江而下的这些重镇都有这样的问题。

自经济重心的开始南移,南方又少战事,沿江的两湖地区逐渐人口稠密,加上水运便利,很适合发展商品经济。

导致江陵、岳州、鄂州武昌、江州九江等大城市的城外,聚集了大量的人口。

他们在这些要塞的城外搭建棚屋,甚至跟城内差不多的房屋聚居,比如岳州,很多地方连城墙都看不见了。

而且为了出城方便和偷税,城外居民还在很多地方,都有挖了小地道,甚至堂而皇之的开了小门。

杨继业他们走的,就是这样一道小门,而与杨继业接头的,也让他大开眼界,竟然不是他想象中的行商或者三教九流的城狐社鼠,而是岳州屯田使麾下的兵丁。

领头的一个都头,堂而皇之的把他们领进了岳州屯田使的衙门,双方验证完跟着杨继业来的锦衣校尉身上的信物之后,真正的幕后大老就出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瀚海唐儿归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瀚海唐儿归泽雨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 火枪洗明路 云落流霞映山天 黑龙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