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1 / 2)

第四百四十二章抽丝剥茧

王璟说起蒙古二王子的罪状来,一副罄竹难书的模样,三娘知道王璟这么说是为了让自己将注意力从他被刺杀的这件事情引开。

说起来,三娘对这位蒙古二王子也不是不好奇的。

“他对我朝文化十分敬仰?”这是三娘从王璟的话中提炼出来的信息。

宣韶道:“琴棋书画他都会,我见过他的字,虽然有些稚嫩,但还算是有灵气。”

王璟也道:“昨日见他对一些前人留下的字帖,颇有研究的样子。说起来这位蒙古王子也算是我们我们半个中原人,他的母亲还是我朝公主呢。我听有些同僚议论,说是如果让这二王子最终继承了蒙古王的汗位,说不定北边就能安慰好些年。”

宣韶闻言,微微挑眉,朝王璟道:“你的同僚这么认为的……那你呢?你是怎么想的?”

王璟一愣,他没想到宣韶会问这个,不由得看向了三娘。三娘笑吟吟地看着他,似乎也是在等待他的回答。

王璟想了想,咧嘴一笑:“我还真没有想那么多。武官与文官不是不同嘛?文官就是要负责考虑打不打,怎么才能打起来或者打不起来,以及打了之后如何善后的问题。武官么,只要上面一声令下,想着怎么才能打胜仗就好了。”

三娘闻言摇头失笑。

王璟抓了抓头:“不过,若是这位二王子真的亲近我朝的话,他上位之后蒙古与我们的关系到真的会好上许多也说不定。我虽然立志要做一个将军,但是一个好将军就应该是能战而不好战。毕竟一旦开战,苦的就是边境的百姓。我们打仗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国泰民安么?妹妹你以前总是跟我说,不要因战而战,而要弄清楚自己的真正对手。将军的对手,不应该是哪一个国或者哪一族,而应该是扰乱我朝安定的那些东西。”

说到后面,王璟的表情越来越认真。

三娘惊讶地看着王璟,不知道做何反应。这些王璟是什么时候想到的?或许他的想法并不算太成熟,但是以他的年级和阅历来说,已经可以得很高的分数了。

三娘看向宣韶,宣韶朝她一笑,似乎对王璟的进步也不算太意外。看来这段日子,王璟从各方面学到的东西还真不少。

不过三娘不打算对王璟的进步表示惊讶。

她只点了点头:“哥哥说的很有道理呢。不过我不明白,为何你们都会对这位蒙古二王子抱这么大的希望?他虽然是安定公主的儿子,但是在他开始记事之前安定公主就已经离开人世了。听说他那些安定公主留下来的随从们也都被蒙古王赏赐了出去,所以乌恩其并不是在一个对我朝友好的环境中长大的。”

三娘虽然也不希望打仗,但是她不觉得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敌国长大的半大孩子身上是什么明智之举。

“还有就是……我想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三娘眨了眨眼。

“呃?什么事情?”王璟正在想三娘刚刚说的话,听到这句,不由得问道。

三娘面上带了些疑惑的情绪:“我曾经听闻在蒙古的时候,这位二王子似乎并不怎么得蒙古王的欢心。王子们该享有的待遇,到了他身上却是大打折扣。有时候,就连吃饭穿衣都会被人可以刁难。所以他的骑射都不如他的兄弟们,因为师傅们对教他并不上心。”

宣韶挑眉,三娘说的这些他都知道,因为三娘还是从他这里听到的。蒙古王还曾经对教授儿子们骑射的师傅们道,对乌恩其不要太过苛求,让他能不从马上掉下来丢他的脸就成了。

蒙古王对中原人不放心,他甚至担心自己的儿子学会了本事会掉过头来反对他。

三娘笑道:“你们不觉得奇怪么?一个连骑射也没有办法学到真本事的人,他的这些中原文化是从哪里学来的?按照你们刚刚说的,乌恩其的字虽然不能算是大家的水准,可是也还算不错了。你们觉得他达到这种地步,需要练多久?至于琴棋画那些,我们还先暂时不要算。”

宣韶想了想:“他的字,至少是练过六年以上。”

“蒙古王有给他请中原师父?”三娘眨眼。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宣韶皱眉,脑中有什么东西闪过。

“那他身边有什么人能教他这些?最重要的是,那人还能让乌恩其这个当年才几岁大的孩子坚持学下去。”

学过外语的人才知道,在非语言环境下要学会一门语言需要花费的功夫。一个才几岁大的孩子,在没有人督促又没有特别的动机的情况下,要坚持下来,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乌恩其的中原话以及书画是从一位早年在中原游历了多年的蒙古老先生那里学来的。”宣韶想着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信息。

“是蒙古人?那也那难怪,若是中原人的话,想必这位二王子在蒙古更加不好过。”

“这位蒙古老者并不曾因才学闻名,他在乌恩其来中原前不久已经去世了。”宣韶淡声道。

三娘想了想:“一个才学并不怎么显的师父,在蒙古那种环境下,教出了一个对中原文化很有见解的天才,这可真是难为他了。更何况要他一个蒙古人对二王子如此督促,更是难得。你确定他是蒙古人,而不是我朝刻意派过去培养这位蒙古二王子的?”

三娘这话本是玩笑话,却是让宣韶沉思良久。

“据我所知,皇上和朝廷并没有刻意派出这么一个人。”

三娘点头:“若是从几年前就知道要下这么一着暗棋,那可真是未卜先知了。何况当年皇上的年纪也并不大。”当今皇上那时候还未亲政,每日应付那一帮子老臣来还来不及,且那时候蒙古才在先皇受伤吃了败仗没几年,老实了许多,北疆战事并不是当务之急。

“我有事要进宫一趟。”宣韶突然站起身来道。

三娘看他的神情,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便点头:“你去吧。”

王璟见宣韶要走,他自然也是不好自己留下了,便也起了身:“妹妹,我也走了。你的伤虽然好些了,但是也要注意啊,这大热天的伤口很容易恶化的,你千万别碰到水啊。我下次再来看你。”王璟认真叮嘱道。

王璟从来就是一个很让人窝心的哥哥,三娘点了点头,笑着道:“哥哥你去吧,我会照顾你自己的。”

王璟看了正在换外出的衣裳的宣韶一眼,偷偷对三娘道:“妹妹,你真聪明。哥哥对你放心了!”

三娘一愣,看着王璟哭笑不得。

王璟眨了眨眼,见宣韶过来了,忙过去,与他一起出门去了。

三娘送到门口,看到两个男人并肩离去的背影,嘴角带着柔和的笑意。

宣韶去到皇帝的内书房,位于御花园的勤卷斋的时候,宣云正好也在。

见到宣韶过来了,宣云还有些讶异:“你今日不是休沐吗?说起来自从你成了亲之后,即便是无公务在身之时,我也很少见到你了。这可真是……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皇上……韶儿他如今是越来越不像话,您可得给人家做主啊!”

宣云朝着皇上可怜兮兮地提袖抹泪道。

“……”

宣云玩世不恭的性子比起他老子礼亲王,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是到了太后,皇上的面前,他也依旧是这副模样。

皇上瞪了宣云一眼,却是拿他无可奈何。只有装作没听见,转向宣韶道:“这时候进宫,有事?”

宣韶默然了,什么时候他已经给人留下了这种印象?

对于宣云这种乱七八糟的玩笑,宣韶向来是不回应的。他只是低声将自己刚刚想到的怀疑与皇帝说了。

“你怀疑乌恩其背后有人?”皇帝惊讶地看着宣韶道。

宣云也收起来玩世不恭的神态,摸着下巴:“说起来,乌恩其那娃娃的性子,确实是活泼了一些。甚至是有些过了。”

三娘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她说在那种环境下,是很少有可能能养出像是乌恩其这么开朗的性子的。

宣韶点头:“皇上曾经要我注意乌恩其平日里的动向,我一直派人看着。只是从他平日里的行为,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除了会进宫见太后和太妃,每日里便是带着人去各处游玩。对京城的一切他都有兴趣。回蒙古的日子也被他以许多的理由拖着。面上看起来,到真的很符合皇上您希望的样子。”

“偏偏是他这种对我朝文化的热衷让你产生了怀疑?”宣云看着宣韶,笑着道。

宣韶想了想,没有说出这是自己妻子的怀疑。他有一位绝顶聪明的妻子,只要他自己知道就好。有些名声,对三娘并没有好处,反而会给她带来麻烦。

“这些年,一直在他身边的那位蒙古老者,你查过没有?”皇帝想了想,皱眉道。

宣韶沉吟:“查过,只是普通的牧民出生。少时跟着他父亲去边境贩马,他父亲在一场斗殴中丧生,他流落到了中原。给人当过几年的书童,后来被主人卖了,他又逃了出来,不知所踪,再一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是一位老者了,在一处偏僻的渔村教过私塾。几年前跟着商队回了蒙古,之后便一直在乌恩其帐下,直到几个月前因病故去。”

“啧——坎坷的一生啊!”宣云摸着下巴道,“我怎么觉得他这一生好想就是为了在中原学了我们的文化,然后再回去蒙古传授给这位蒙古二王子而活?任务完成了之后,就撒手西去了。”

“你们觉得他是谁的人?”皇帝背着手,轻叹道。

宣韶想了想:“不是蒙古那边的人,这么做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好处。”

“那就是我朝的人?”宣云转动着眼珠子。

“朝中的人啊——”皇帝不由得苦笑,“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

宣韶淡淡道:“那人花这么多的心思,无非就是要让皇上以为乌恩其是可用之人。那么于情于理,皇上必定会出手助乌恩其得到蒙古汗位。”

最新小说: 男尊女贵之月色绵绵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异世女的锦绣荣华 福运农女:我靠玄学种田养家糊口 诛天皇后 宋闺 一枕山河令 凌霜尽欢 贵女景昭 此意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