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出了曹所长:“这不是曹所长吗?”打招呼的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他的上身穿着一件毛皮背心,正从一家货栈里面走出来。
“你是?”
“曹所长,您不认识我了,我是和‘顺茶庄’的花成荣啊!”
“想起来了,你是花老板。”
“曹所长,天这么晚了,您这是找谁呢?”
“我想找几个人问点事情。”
“您要找谁,我帮您招呼。”
“在这里呆的时间最长的老板都有哪些人?”
“曹所长,您想问啥子事情?”
“有一个叫独眼卓布的马帮头人,不知道有谁认识他。”
“这样吧!我帮您叫三个人过来,他们在这里呆的时间最长,最短的也有三十年,最长的有四十年。”
“行,劳烦你辛苦一下。”
“这有啥子辛苦的,嘴边上的事情,走,你们到我的货栈里面先坐,半只烟的工夫,我就能把人叫齐。”
花老板将曹所长一行带到西头一个货栈,货栈门头的招牌上写着“和顺茶庄”四个大字。
花老板招呼大家在木椅上坐下,然后从院子里面叫来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跟他交代了几句之后。小伙子一溜烟地跑出了货栈。
半只香烟不到,小伙子便领着三个上了年纪的男人走进货栈。
小伙子请来的三个人分别是专营盐巴的冯老板、主营毛皮兼营布匹的和老板和专营大米、青稞的湛老板。
曹所长和三个人一一握手,冯老板的年龄在五十五岁左右,他干这一行已经有三十年了;和老板的年龄在六十八岁左右,他经营毛皮已经有四十一年了;湛老板的年龄在六十五岁左右,他在这里呆了三十七年。
谈话还没有正式开始,年轻的小伙子就向曹所长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曹所长,和老板和湛老板认识独眼卓布。”
同志们马不停蹄从山城赶到成都,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收获。
“和老板,您认识独眼卓布?”曹所长问。
“认识,他是我们的老主顾。湛老板也认识,降央卓布把毛皮卖给我,从湛老板的货栈进大米。”
“这几位是从山城来的,他们想了解一下独眼卓布的情况。刘队长,您请问吧!”曹所长道。
“老人家,这个独眼卓布现在还来卖货进货吗?”
“他现在老了,马帮这碗饭很不好吃啊!没有一副好身板,这碗饭就没法吃。他有些年头不来了。”
“有多少年呢?”
和老板沉思片刻:“有七八年了吧!他虽然不来了,但他的儿子还在这条道上走着。”
“儿子,独眼卓布有儿子?”
“有啊!他不但有儿子,还是三个儿子。”
“三个儿子?是领养的儿子,还是亲生儿子?”
“你们怎么会有此一问呢?”和老板望了望湛老板,看样子,这两个人好像不知道独眼卓布领养孩子的事情。”
领养孩子这件事情,就一般人家而言,是不大会声张的,更何况王家在将孩子送给独眼卓布的时候,是有些具体要求的。
“两个儿子肯定是独眼卓木亲生的,他们和独眼卓布长的一模一样。”
“是啊!就像是一个模子里面出来的一样。但有一个儿子好像不对劲,另外两个儿子和独眼卓布长的一样的黑,惟独老大的皮肤白的有些特别。”
“请问三个儿子有多大年龄?”
“大儿子嘛——今年四十五左右,二儿子今年四十三岁。小儿子今年四十一。”
二儿子和三儿子应该是独眼卓布领养“王洪宝”之后出生的。如果独眼卓布没有生养的话,“王洪宝”的日子可能会好过一些,有了两个亲生的儿子之后,就很难说了,“王洪宝”在心理上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从和湛两位老板的对话来看,“王洪宝”曾经来过洪河镇,这就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世提供了条件。
喜欢古城疑案三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古城疑案三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