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南下(1 / 2)

朱敛发现陈平安取巧御剑返回栈道后,身上有些感觉不太一样了。那是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

朱敛也是与陈平安朝夕相处之后,才能够意识到这种微妙变化,就像……春风吹皱池水起涟漪。

陈平安让等了大半天的裴钱先去睡觉,破天荒又喊朱敛一起喝酒,两人在栈道外边的悬崖边盘腿而坐,朱敛笑问道:“看上去,少爷有些开心?是因为御剑远游的感觉太好?”

陈平安反问道:“还记得曹慈吗?”

朱敛笑道:“这个名字,老奴怎会忘记。剑气长城那边,少爷可是连败三场,能够让少爷输得心服口服的人,老奴恨不得明天就能见着了面,然后一两拳打死他拉倒,省得以后跟少爷争夺天下武运,耽搁少爷跻身那传说中的第十一境,武神境。”

陈平安没计较朱敛这些马屁话和玩笑话,悠悠然喝酒:“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曹慈可能又破境了。”

朱敛奇怪问道:“那为何少爷还会觉得高兴?天下第一这把交椅,可坐不下两个人的屁股。当然了,如今少爷与那曹慈,说这个,为时尚早。”

陈平安喝了一小口养剑葫里的老蛟垂涎酒,问道:“你说我们纯粹武夫,练拳学武,为了什么?”

朱敛笑道:“自然是为了获得大解脱、大自由,遇上任何想要做的事情,可以做成,碰到不愿意做的事情,可以说个‘不’字。藕花福地历史上每个天下第一人,虽说各自追求,会有些差别,但是在这个大方向上,殊途同归。隋右边、卢白象、魏羡,还有我朱敛,是一样的。只不过藕花福地到底是小地方,所有人对于长生不朽,感触不深,哪怕是我们已经站在天下最高处的人,也不会往那边多想,因为我们从来不知原来还有‘天上’,浩然天下就比我们强太多了。访仙问道,这一点,我们四个人,魏羡相对走得最远,当皇帝的人嘛,给臣子百姓喊多了万岁,多少都会想万岁万万岁的。”

陈平安指了指自己:“早些年的事情,没有告诉你太多。我最早练拳,是因为给人打断了长生桥,必须靠练拳吊命,也就坚持了下来。等到按照约定,背着阮邛铸造的那把剑,去倒悬山送给宁姑娘,等我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啊,终于走到了倒悬山,几乎就要打完一百万拳,那个时候,其实我心里深处,自然而然有些疑惑,已经不需要为了活下去而练拳的时候,我陈平安又不是那种处处喜欢跟人争第一的人,接下来怎么办?

“是成为下一个朱河?不难了。还是下一个梳水国宋雨烧?也不算难。还是闷头再打一百万拳,可以奢望一下金身境武夫的风采?要知道,我当时是在剑气长城,天底下剑修最多的地方,我住的地方,隔着几步路,茅屋内就住着一位剑气长城资历最老的老大剑仙,我脚下,有老大剑仙刻下的字,也有阿良刻下的字,你觉得我会不想转去练剑吗?想得很。

“所以当时我才会那么迫切想要重建长生桥,甚至想过,既然不好一心多用,是不是干脆就舍了练拳,尽力成为一名剑修,养出一把本命飞剑,最后当上名副其实的剑仙?大剑仙?当然会很想,只是这种话,我没敢跟宁姑娘说便是了,怕她觉得我不是用心专一的人,对待练拳是如此,说丢就能丢了,那么对她,会不会其实一样?”

朱敛喝了一大口酒:“老奴与少爷相识太晚,竟然错过了少爷这段以后未必再有的少年愁滋味,必须喝口酒,浇一浇心头遗憾。”

陈平安仰起头,双手抱住养剑葫,轻轻拍打,笑道:“那个时候,我遇到了曹慈。所以我很感激他,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

陈平安又一次指了指自己,再伸手指了指栈道对面的那座高山峭壁:“曹慈可能就在那边,我差了很远。我虽然不刻意追求什么武境第一,可我又不是傻子,谁乐意自己不当那第一?当然是想要当第一的,不过我只是……愿意慢一些,就像先前我在紫阳府藏宝楼走栏杆,我在瞎琢磨一个‘慢’字,想明白了不少事情。如果追本溯源,从我当龙窑学徒学拉坯的时候,其实就接触到了这个字。姚老头嫌弃我没天赋,从不乐意教我道理,甚至不爱跟我说话,可那会儿我把烧窑当作了以后活下去的立身之本,怎么办,姚老头不教,那我就次次旁听他与刘羡阳还有其他学徒的讲话。姚老头与他们说心要定,手才能稳,才能从慢而无错,变成快且对。照理说,我貌似也该算是早早知道了这个道理了吧?我也算记得牢吧?其实仍然不是,只有当我走过很远的路,见过很多的人以后,许多自身不长脚的道理,才会像茅山长所说,在心里头住下了,道理才算是自己的了。

“当曹慈出现后,我就知道了,原来同龄人当中,不止有马苦玄,还可以有曹慈,曹慈再耀眼,我却怎么都不会讨厌,不至于嫉妒他,最多就是有些失落。在自己心爱的姑娘身边,当着她的面,输给别人三场,我心里当然会有些不痛快,所以那会儿,我就下定决心,总有一天,不管曹慈以后武道境界有多高,外人怎么说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武运坯子,我都要争取让他连输三场!”

陈平安神色从容,眼神熠熠:“只在拳法之上!”

朱敛一拍大腿:“壮哉!少爷心志,巍巍乎高哉!”

陈平安拍着养剑葫,遥望着对面的山壁,笑眯眯道:“我说酒话醉话呢。”

朱敛自认最解风情,最不会煞风景,一坛新酒泥封放起来后,等着便是,哪里有赶紧打开再闻闻的道理,所以他开始转移话题:“少爷这一路走的,似乎在担心什么?”

陈平安点了点头:“你对大骊国势也有留心,就不奇怪明明国师绣虎在别处忙着布局落子和收网打鱼,崔东山为何会出现在山崖书院?”

朱敛问道:“上五境的神通,无法想象,魂魄分开,不奇怪吧?咱们身边不就有个住在仙人遗蜕里边的石柔嘛。”

陈平安摇头道:“崔瀺和崔东山已经是两个人了,并且开始走在了不同的大道上。那么,你认为两个本心相同、秉性一样的人,以后该怎么相处?”

朱敛笑道:“以崔东山的脾气,除了少爷这位先生外,他是绝对不会低人一头的,哪怕是……自己,也不行。”

陈平安喃喃道:“那么下出彩云谱的一个人,自己会如何与自己弈棋?”

朱敛开始皱眉,神色凝重,转头望向陈平安。

陈平安点点头:“我猜,我就是那块棋盘了。可能我们到达老龙城时,他们两个就开始下棋。”

陈平安伸出一根手指,画了交错的一横一竖:“一个个纵横交错处,大的,比如青鸾国,还有山崖书院,小的,比如狮子园,去往大隋的任何一艘仙家渡船,还有最近我们路过的紫阳府,都有可能。”

朱敛问道:“崔东山应该不至于坑害少爷吧?”

陈平安摇摇头:“他一直在尽力帮我,这一点,不用怀疑。”

朱敛忍不住站起身,身形佝偻,沉声道:“这可不是小事!”

陈平安依旧坐着,轻轻摇晃养剑葫:“当然不是小事,不过没关系,更大的算计,更厉害的棋局,我都走过来了。”

朱敛缓缓而行,双手掌心互搓:“得好好思量一番。”

陈平安反过来安慰道:“放心,不会涉及生死,所以不可能是那种拳拳到肉的生死大战,也不会是老龙城突然冒出一个杜懋的那种死局。”

朱敛想了想,愁眉不展:“这就越发棘手了啊,老奴岂不是出不了半分力?难道到时候在旁边干瞪眼?那还不得憋死老奴。”

陈平安望向对面山崖,挺直腰杆,双手抱住后脑勺:“不管了,走一步看一步。哪有害怕回家的道理!”

朱敛看着陈平安的侧脸:“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少爷倒是心大。”

陈平安没来由地感慨了一句:“道理知道得多了,偶尔心会乱的。”

陈平安弯下腰,双掌叠放,手心抵住养剑葫顶部:“棋盘上的纵横线路,就是一条条规矩,规矩和道理都是死的,直来直往,可是世道,会让这些直线变得弯曲,甚至有些人心中的线,大概会变成个歪歪扭扭的圆圈都说不定,这就叫自圆其说吧。所以天底下读过很多书、依旧不讲道理的人,会那么多,自说自话的人也很多,一样可以过得很好,因为一样可以心安、心定,甚至反而会比恪守规矩的人,束缚更少。怎么活,只管按照本心做,至于怎么看上去是有道理的,好让自己活得更心安理得,或是借此掩饰,让自己活得更好,三教诸子百家,那么多本书,书上随便找几句话,暂时将自己想要的道理,借来用一用便是了,有什么难,半点不难。”

朱敛喟然长叹。

重新坐在陈平安身边,放下已经不知不觉喝完了的酒壶,朱敛双拳撑在膝盖上,身形佝偻的干瘦老人,有些伤感。

这些肺腑之言,陈平安与隋右边、魏羡和卢白象说,三人多半不会太心陷其中,隋右边剑心澄澈,专注于剑,魏羡更是坐龙椅的沙场万人敌,卢白象则是藕花福地那个魔教的开山之祖。其实都不如与朱敛说,来得……有意思。

朱敛看似没心没肺——大事小事,一律是那闲事,从来不牵挂我心头,可其实他才是四人当中在藕花福地见过最多人间百态的那个人。

生于世代簪缨的豪阀之家,知道天底下的真正富贵滋味,近距离见过帝王将相公卿,自幼习武天赋异禀,在武道上早早一骑绝尘,却依然依循家族意愿,参与科举,轻而易举就得了二甲头名,那还是担任座师的世交长辈、一位中枢重臣,故意将朱敛的名次押后,否则不是状元郎也会是那榜眼。那会儿,朱敛就是京城最有声望的俊彦,随随便便一幅墨宝、一篇文章、一次踏春,不知多少世家女子为之心动,结果朱敛当了几年清贵的散官后,找了个由头,一个人跑去游学万里,其实是游山玩水,拍拍屁股,混江湖去了。混着混着,一个浪荡不羁的贵公子,就莫名其妙成了天下第一人,顺便成了无数武林仙子、江湖女侠心里过不去的那个坎。

之后各国混战,山河破碎,朱敛就从江湖抽身返回家族,投身沙场,成为一个横空出世的儒将。六年戎马生涯,朱敛只以兵法,不靠武学,力挽狂澜,硬生生将一座将倾大厦支撑了多年,只是大势所趋,朱敛之后哪怕潜心辅佐一个皇子数年,亲手主持朝政,依旧无法改变国祚崩断的结局。最终将家族安置好后,朱敛再次返回江湖,始终孑然一身。

按照朱敛自己的说法,在他四五十岁的时候,依旧风流倜傥,一身的老男人醇酒味道,还是无数豆蔻少女心目中的“朱郎”。

陈平安说道:“接下来我们会路过一座女鬼坐镇的府邸,悬挂有‘秀水高风’匾额,我打算只带上你,让石柔带着裴钱,绕过那片山头,直接去往一个叫红烛镇的地方等我们。”

朱敛跃跃欲试,笑问道:“嗯,之前少爷就提过这一茬,不过当时没细说,现在看来,属于有危险,又不是太危险的那种?”

陈平安点点头:“那栋府邸住着一个嫁衣女鬼,当年我和宝瓶他们路过,有些过节,就想着了结一下。”

朱敛恍然道:“难怪少爷最近会详细询问石柔,阴物鬼魅之属的一些本命术法,还走走停停,就为了养足精神,写下那么多张黄纸符箓。”

陈平安突然抬起手掌:“住嘴。”

朱敛悻悻然,不愧是自家少爷,懂自己。

上次没从少爷嘴里问出嫁衣女鬼的模样,是美是丑,是胖是瘦,朱敛一直心痒痒来着。毕竟在藕花福地,可没有以坟冢做家的美艳女鬼仰慕过自己,到了浩然天下,岂能错过?

不过那位白鹄江的水神娘娘,与石柔差不多,一位神祇一个女鬼,好像都没瞧上自己,朱敛揉了揉下巴,愤愤道:“咋的,这儿的女子,无论是鬼是神,都喜好以貌取人啊?”

陈平安拿起养剑葫:“走一个。”

朱敛瞥了眼脚边的酒壶,苦着脸道:“少爷,我酒壶可是空了。”

朱敛觍着脸搓着手:“少爷,不用担心老奴的酒量,用裴钱的话讲,就是没有问题!再来一壶,刚刚解渴;两壶,微醺;三壶,便快活了。”

陈平安笑呵呵,张大嘴巴,晃了晃脑袋,做了个吸气的动作,然后转头,一脸幸灾乐祸道:“喝西北风去吧,你。”

朱敛憋了半天,打算做一回死谏的忠臣,打死不做那谄媚奸佞了,一身正气道:“少爷,这么不好笑的笑话,老奴真是很难拍马屁了。”

陈平安心意微动,从咫尺物当中取出一壶酒,丢给朱敛,问道:“朱敛,你觉得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朱敛接过酒,不假思索道:“好人。”

陈平安笑道:“这酒没白给你。”

朱敛摇头道:“便是没有这壶酒,也是这般说。”

陈平安自言自语道:“我就是好人了啊。”

朱敛爽朗大笑:“少爷就当我又说了马屁话,莫当真。喝酒喝酒!”

一个钟鸣鼎食之家的老人,一个陋巷泥腿子的年轻人,两人其实都没将那主仆之分放在心上,在崖畔慢饮美酒。

朱敛抹了抹嘴,突然说道:“少爷,老奴给你唱一支家乡曲儿?”

陈平安点头道:“行啊。”

朱敛赶紧小抿一口酒水,润了润嗓子,这才开腔哼唱,摇头晃脑,是那藕花福地某个早已亡国朝廷的官话。

陈平安自然听不懂,只是朱敛哼得悠然陶醉,哪怕不知内容,他仍是听得别有韵味。

朱敛唱完一段后,问道:“少爷,咋样?”

陈平安点头道:“不错不错。”

朱敛晃着剩下半壶酒的酒壶:“若是少爷能够再赏赐一壶,老奴就以大骊官话唱出来。”

陈平安二话不说,直接丢给朱敛一壶。

朱敛将那壶酒放在一旁,轻声哼唱:“春宵灯烛如人眼,见那娘子褪放纽扣儿,青葱手指拈动罗带结,酥胸白雪耸如峰,肚皮软绵绵,可怜烛光不得见,背脊光滑腰收束,悬挂大葫芦,小娘子啊,思量那远游未归负心郎,心如撞鹿,心肝儿千千结……娘子拧转腰肢回首看双枕,手捂山尖儿生哀怨,既然一刻值千金,谁来挣取万两钱?”

朱敛停下,喝了口酒,觉得比较尽兴了。

陈平安问道:“这就完啦?”

朱敛很是意外,愣愣道:“少爷竟然没有打我的念头?”

陈平安嗤笑道:“走过那么多江湖路,我是见过大世面的。这算什么,以前在那地底下的走龙河道,我乘坐一艘仙家渡船,头顶上边船舱不分昼夜的神仙打架,呵呵。”

这就叫后知后觉,其实还是归功于朱敛,当然还有藕花福地那条岁月漫长的光阴长河。

朱敛问道:“给说道说道?”

陈平安笑眯眯道:“可以,不过把那壶酒先还我。”

朱敛犹豫了一下,将酒壶递给陈平安。

陈平安收入咫尺物后:“那真是一场场荡气回肠的惨烈厮杀。”

朱敛等了半天,也没等到下文:“没啦?”

陈平安站起身:“不然?”

朱敛赶紧起身,跟上陈平安:“少爷,把酒还我!就这么可怜兮兮的几个字,说了等于没说,不值一壶酒!”

陈平安没理朱敛,在栈道上,一个身形翻转,以天地桩倒立而走。

朱敛站在原地,懊恼不已。突然转头望向那个坐忘修行的石柔,朱敛咧嘴一笑。

石柔睁开眼,怒道:“滚远点!”

朱敛抬起手,拈起兰花指,朝石柔轻轻一挥:“讨厌。”

石柔给恶心得不行。

惊鸿一瞥后,她呆若木鸡。原来朱敛一根手指按住鬓角处,做了两个动作,一个撕扯,一个覆抹,其间有片刻停留。

老人对石柔扯了扯嘴角,然后转过身,双手负后,佝偻缓行,开始在夜幕中独自散步,只留下一个好像见了鬼的昔年枯骨艳鬼。

远处朱敛啧啧道:“没有意思。”

走完了栈道,过了南苑国和大骊王朝的边境线,在一片崇山峻岭之间,陈平安和朱敛两人行走在山路之上。

石柔已经带着裴钱绕路,会沿着那条绣花江,去往红烛镇,到时候在那边双方会合。只是陈平安让石柔背着裴钱,可以施展神通,所以不出意外,肯定是石柔、裴钱更早到达那座红烛镇。

陈平安笑着说起了一桩陈年旧事。当年就是在这条山路上,遇到师徒三人,其中一个跛子少年,扛着“降妖捉鬼,除魔卫道”的破旧幡子,结果沦为难兄难弟,都给那个嫁衣女鬼抓去了悬挂无数大红灯笼的府邸。好在最后双方都安然无恙,分别之时,寒酸老道士还送了一幅师门祖传的搜山图,不过师徒三人路过了龙泉郡,但是没有在小镇留下,在骑龙巷铺子那边,他们与阮秀姑娘见过,最后继续北上大骊京城,说是要去那边碰碰运气。

故意拣选了一个暮色时分登山,走到当初那段鬼打墙的山间小路后,陈平安停下脚步,环顾四周,并无异样。

陈平安背着剑仙和竹箱,觉得自己好歹像是半个读书人。不过那个嫁衣女鬼不为所动,这也正常,当初风雪庙魏晋一剑破开天幕,又有豪侠许弱出场,想必吃过大亏的嫁衣女鬼,如今已经不太敢胡乱残害过路读书人了。

陈平安想了想,对朱敛说道:“你去天上高处看看,能否看到那座府邸,不过我估计可能性不大,肯定会有障眼法遮蔽。”

朱敛拔地而起,远游境武夫,就是如此,天地四方皆可去。

片刻之后,朱敛落回小道,摇头道:“确实看不到,还得浪费少爷两张符箓。”

陈平安笑着拿出两张符箓,阳气挑灯符和山水破障符,都是以李希圣赠送的那一摞符纸中的黄纸画成。

陈平安将来自体内那颗金色文胆所在气府的积蓄灵气,浇灌入阳气挑灯符,火苗极小。

陈平安掠上树林枝头,绕了一圈,仔细观察指尖挑灯符的燃烧速度、火苗大小,最后确定了一个大致方向。就靠着挑灯符的指引,去寻找那座府邸的山水屏障,恰如凡夫俗子挑灯夜行,以手中灯笼照亮道路。

最后陈平安来到一堵山壁前,火苗蓦然炸开,陈平安一抖手腕,山水破障符的符胆灌满灵气,大放光明,陈平安将这张符箓往山壁上一贴,眼前景象随之急剧变化,山壁如积雪遇火,迅速消融,出现一个巴掌大小的窟窿,透过窟窿,已经可以看到里边是一条阴气森森的山谷小径,不断有阴煞之气往外涌出。等到山水破障符燃烧将尽,窟窿已经变成院门大小,陈平安与朱敛跨入其中。

古树参天的山坳中,陈平安依旧手持那张犹有大半的阳气挑灯符,带着朱敛一掠向前。

朱敛脚不着地,跟在陈平安身后。

陈平安并未细说与嫁衣女鬼楚夫人的那桩恩怨,但是朱敛以前从未在陈平安身上看到他对于某件“小事”,如此真真切切地执着。

为了见那楚夫人,陈平安事先做了诸多安排和手段。朱敛曾经与陈平安一起经历过老龙城变故,感觉陈平安在灰尘药铺也很谨小慎微,事无巨细,都在权衡,但是两者相似,却不全然相同。比如陈平安好像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陈平安的心态比较古怪,就像……他朱敛猿猴之形的那个拳架,每逢大战,出手之前,要先垮下去,缩起来,而不是寻常纯粹武夫的意气飞扬,拳意倾泻外放。

那张阳气挑灯符燃烧速度变快,当最后一点灰烬飘落时,两人终于站在了一个广场上,眼前正是那座悬挂如仙人执笔“秀水高风”匾额的威严府邸,门口有两尊巨大石狮。

陈平安眯起眼,抬头望向那块匾额。曾有着一袭鲜红嫁衣的女鬼,飘浮在那边。

她痴情,她曾经是良善鬼物,她一直有自己的道理。据说最早有一个走夜路的读书人,在山路上大声朗诵圣贤诗篇,为自己壮胆,被她看在了眼中。读书人与女鬼,两人阴阳有别,但是依旧相亲相爱,她仍然心甘情愿地穿上了那件红嫁衣。

陈平安扯了扯嘴角,道理没有亲疏之别,这是陈平安他自己讲的。不讲道理的,随你高兴,怎么活怎么活得更好,都是自己走的路,但是哪天遇上了讲道理又拳头比你硬的,那就下辈子投个好胎,这也是陈平安讲的。

陈平安就那么站在那里。朱敛忍不住转过头。

饶是朱敛这个远游境武夫,都从陈平安身上感到一股异样的气势。这就是纯粹武夫五境大圆满的气象?如明月升空。

但是这都不算什么,比起这种依旧属于武学范畴内的事情,朱敛更震惊于陈平安心境与气势的外显。那轮明月,如一条蛟龙所衔骊珠。

就在朱敛觉得这趟捉鬼之行,估摸着没自己啥事的时候,那座府邸大门打开,走出一人。

朱敛忍不住问道:“少爷,这是那女鬼的姘头?牌面挺大啊,这汉子,瞅着可不比萧鸾夫人的白鹄江神位差了。”

走出之人,身材魁梧,披挂甲胄,手臂有一条金色眼眸的青蛇盘踞,呼吸吐纳皆是白雾缭绕,如祠庙内香火弥漫。

陈平安认得此人,他曾经与许弱一起出现在绣花江上,眼前这位,极有可能是绣花江或是玉液江水神。

绣花江、玉液江和棋墩山,以及这座府邸,皆有讲究,魏檗曾坦言,都是用来镇压神水国残余气运的隐蔽存在,所以同样是江水正神,绣花、玉液两江神祇,比起水域辖境差不多的大骊水神,品秩要稍高半筹。

那位绣花江水神沉声道:“陈平安,私自破开一地山水屏障,擅闯楚氏府邸,按照大骊制定的封山律法,哪怕是一位谱牒仙师,一样要削去户籍,谱牒除名,流徙千里!”

陈平安疑惑道:“那个楚夫人?”

绣花江水神摆摆手:“她早已离开府邸,而且此地已经有新主人,念在你有太平无事牌在身,已经被礼部记录在档,准许你速速离去,下不为例。”

陈平安抱拳问道:“敢问江神,那个楚夫人如今在何处?”

这尊以金身现世的江水正神皱了皱眉头,瞥了眼陈平安所背长剑:“只知道楚夫人去了观湖书院,有个读书人死在那边,她想要去收拢骸骨,但是近期她肯定不会返回此地。”

陈平安叹了口气,应该是要白跑一趟了,有些心疼那两张黄纸符箓,向那位水神致歉道:“这次登门拜访楚夫人,是我冒失了。下次一定注意。”

绣花江水神冷笑道:“还有下次?”

不等陈平安说话,水神斜眼看那个佝偻老人:“怎么,觉得自个儿是个远游境武夫,就可以肆意妄为了?”

朱敛抹了把脸,转过头,对陈平安说道:“少爷,就求你让我打一架吧,这家伙这副嘴脸,实在太欠揍了,回头我一定还少爷一枚金精铜钱。”

陈平安先是眼神示意朱敛不用以此试探虚实,那个嫁衣女鬼,多半不在府上。

陈平安对那位水神笑道:“我们这就离开。”

就在此时,楚氏府邸后方,冲起一阵滚滚黑烟,声势浩荡,汹涌而至,落地后化作人形,身穿一袭黑袍。

绣花江水神面无表情:“顾府主,你不是在修缮山根水脉吗?”

陈平安怎么都没有想到现任府主,是那位曾经护送他们一路的顾氏阴神,更是顾璨的父亲。

阴神与陈平安点点头,再与那尊水神微笑解释道:“先前感应到有修士打破屏障,想到水神大人刚好在府上查看进展,就没理会,只是转念又想到如今大骊境内乱象四起,便担心是大隋修士想要强行破坏此地根本,不料竟然是熟人拜访。”

绣花江水神眯眼道:“当年顾府主护送陈平安去往大隋,确实称得上相熟,不知道顾府主要不要邀请陈平安进门,摆上一桌酒宴,为朋友接风洗尘?”

顾氏阴神哈哈笑道:“既然当了这顾府主,我自然不敢耽误了手头正事,就只与陈平安唠叨几句,送出楚氏府邸辖境即可。”

“修补水脉山根是不能中断的细致活,希望顾府主别耽搁太久,不然我一定会公事公办,在公文上记你一笔。”绣花江水神撂下这句话后,转身大步走入府邸。

顾氏阴神抱拳相谢,然后来到陈平安身边,赶在一脸惊喜的陈平安开口之前,大笑道:“没办法,当年那趟差事,在礼部衙门那边讨了个苦功劳,得了个不伦不类的山神身份,所以万事不由心,没办法请你去府上做客了。”

陈平安笑道:“没关系,以后机会多得是,这里离着龙泉郡又不算远。”

顾氏阴神突然一揖到底,然后满脸感伤道:“上次远游,我不告而别,由于有命在身,不敢擅自说一桩私事,如今已是大骊神祇之一,虽说职责所在,不能擅自离开,但是刚好借着这个机会,不再隐瞒什么,也好省去一桩心事。”

说到这里,顾氏阴神面带笑意,运转神通,使得原本飘忽模糊的面容越发清晰,笑道:“觉得与谁比较像?”

陈平安打量了他片刻,震惊道:“该不会是?”

顾氏阴神爽朗大笑,再次抱拳:“陈平安,如果没有你,顾璨就不会白白得了那么大的福缘!这份比天还大的恩情,顾某以死相报都不过分!”

陈平安好似许久没有缓过来,道:“难怪当年总觉得你经常在偷偷瞅我,那会儿还误以为你居心叵测来着。顾叔叔,你早该告诉我的!”

之后聊了些泥瓶巷鸡毛蒜皮的故人故事,很快就来到山水屏障附近,顾氏阴神苦涩道:“不敢违反规矩。对了,如水神所说,楚氏府邸经营不善,山根水脉,残破不堪,已是藕断丝连的境地,我不能离开太久,恕不远送了,在此分别便是。”

陈平安笑问道:“因为书简湖位于宝瓶洲中部,战事如火如荼,仙家渡船都不愿意去触霉头,我这次从老龙城返回后,打算近期去趟书简湖看看顾璨,不知道顾叔叔知不知道顾璨如今如何了,那截江真君待他可还好?”

顾氏阴神哈哈笑道:“他们娘俩好得很,小璨已经成了那个截江真君的嫡传弟子,万事无忧,不然我怎么会安心待在这里。”

陈平安点点头,抱拳道:“祝愿顾叔叔早日神位高升!”

顾氏阴神小声提醒道:“对了,陈平安,你可听说家乡那边,许多当年买下山头的仙家势力,如今开始转手贱卖,你最好赶紧回去,说不定还能低价入手一两座山头,这等机会,切莫错过。”

陈平安笑道:“已经听说了,所以飞剑传信了披云山,在让魏檗帮忙看看。”

顾氏阴神一挥袖,山水屏障凭空出现一道大门,陈平安步入其中,转头与顾氏阴神抱拳告别。

重新行走在山路上,陈平安感慨道:“怎么都没有想到顾叔叔竟然成了阴神,还当了这座府邸的府主,就是不知道他们一家三口,什么时候可以团圆相聚。”

朱敛微笑道:“虽然没见着那个楚夫人,可此行不虚。就像少爷先前所说的棋墩山,本是魏檗沦为末流神祇土地公的沉寂之地,也是一举成为大骊北岳正神的发迹之地。所以说,世事难料,不过如此。”

陈平安深吸一口气:“走吧,去红烛镇。”

两人稍稍加快步伐,去往裴钱、石柔所在的红烛镇。

两人一路闲聊,一直到走出那座山头数十里,朱敛放慢脚步,小心翼翼,以聚音成线的武夫本事,突然问道:“少爷,接下来怎么说?”

最新小说: 无限神座 青龙传之穿越时空的少年二 情绪小记 刘陈鹏诗集 遮天之无上巅峰 客官腻不腻 读画记 虎兔书客笔记 洗尘怨 考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