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游戏竞技 > 赛点 > 721 张弛有度

721 张弛有度(1 / 1)

“1:0”。保发,并不意外;“love-game”保发,也不惊讶。真正值得瞩目的是,高文在开场阶段有备而来的战术布局。这厢,童可新还在感叹,“开场就是一个love-game,看来高文对锦织圭还是很友好的, 一上来就那么有爱。”那厢,许炀欲言又止,停顿了一下,虽然早就已经习惯了搭档的童言童语,但偶尔还是会忍不住惊讶。然后,许炀终究还是顽强地坚持自己的解说。“在第一局里, 锦织圭算球的速度没有能够赶上高文。”“高文从发球开始,就布置了一个陷阱,减速的上旋发球, 限制住了锦织圭的回球线路。”“紧接着,高文就准确等候在锦织圭的回球线路上,以反弹击球压缩回球时间,尽管线路和角度控制都略显粗糙,但时间的压缩就成功打破锦织圭的防守平衡,非常轻松地拿下制胜分,顺利实现保发。”“高文的真正聪明之处就在于,一慢一快的变速,两次有效击球限制住了锦织圭的拳脚。”全场比赛第一局,许炀就已经能够隐隐看出高文的战术布局,确实有眼光。童可新就笑盈盈地调侃了一句,“你是说,像猫捉老鼠那样吗?”许炀:……停顿一下,许炀还是保持着自己波澜不惊的解说风格继续说下去。“可以看得出来,高文对本场比赛做足了准备,进入状态非常快;但是,目前才是开场,伴随着比赛的进行, 双方的战术执行应该会出现一些变化,我们还要继续观察。”“接下来,我们看看锦织圭的发球局。”窸窸窣窣。窸窸窣窣。O2球场的空气正在微微涌动着,隐隐约约能够捕捉到窃窃私语的琐碎声响,并不明显,但客观存在。开场阶段,比赛还没有进入状态,观众的注意力也没有能够完全集中在比赛上。但是,两位球员是例外,他们都保持专注度,全心全意地集中起来。啪。啪。啪。锦织圭正在拍球,但因为观众看台传来琐碎的声响,稍稍停顿一下,看了看台一眼,等待声音平复下去,然后才再次拍球。锦织圭稍稍有些分心,却不是因为观众——那只是借口而已,真正原因是因为高文。面对第二次交手, 锦织圭已经做好万全准备;而且, 高文上周刚刚在巴黎夺冠, 状态正佳,他就更加不可能掉以轻心,自得知拉奥尼奇退赛之后,他和张德培就一直在分析战术,并且确定自己做好迎战的准备。然而,实际情况却非常……别扭。并不是说正手还是反手,亦或者是技术环节的问题,而是整个击球节奏,忽快忽慢,让人难以捉摸。至少在开场阶段,锦织圭脑海里有着纷纷扰扰的思绪,他还是需要一点时间整理思路。“15:40”。在自己的发球局里,锦织圭转眼就需要面对两个破发点的考验,所以他需要紧张起来,这才对一点点杂音都特别敏感。一区。内角?外角?比发球更加重要的是,下一拍的进攻衔接应该如何布局?锦织圭深呼吸一口气,认真想了想,然后就再次拍球了。啪。啪。啪。回响,持续不断地在耳膜之上轰鸣,锦织圭抛球了——谷歩外角。锦织圭终究还是选择了外角,压制高文的正手,试图从高文的正手位突破,哪怕最近两周,高文的正手发挥格外出色。时速173公里。一发速度并不高,但锦织圭和高文不同,高文是有意为之,而锦织圭则是平均发球时速就一直不高。却见,高文一个大跨步就已经冲了出去,正手做出一个大回环的甩鞭式挥拍,身体完全绽放开来。来了!锦织圭目不转睛地盯着高文的回球,连续小碎步调整,朝着自己的左侧移动——回球,在中路区域靠近反手位一些。可以看得出来,高文试图拉一拍直线,但因为挥拍时间不够,整个动作没有做完整,所以直线也就没有完全捋直。这也给了锦织圭足够时间移动,双手反拍早早做好引拍,准备进攻。等等!锦织圭的瞳孔收缩起来,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强烈上旋的旋转,在落地之前就已经能够看到炸开的绒毛,仿佛愤怒的小鸟一般。球速,并不快,但旋转特别强烈。这就是高文正手大回环挥拍动作的击球效果,尽管转速比不上纳达尔,但旋转和落点的结合非常出色。回球,落在深区,距离底线也就只有小半步而已。落地反弹之后的蹿升速度飞快,一个眨眼,就已经直接朝着锦织圭的脸部冲撞上来——就是这个球。今天比赛,从开场以来,高文的击球就一直在变化。要么,就是底线深区强烈上旋,角度不一定会强行撕扯开,通过这样的方式挤压锦织圭的击球动作。要么,就是浅区平击球,但是角度会故意拉开,因为落地反弹高度有限,这也使得锦织圭没有太多击球空间。整体来说,速度和力量都相对弱化,最主要就是打乱锦织圭抢上升点的节奏,一定程度上限制锦织圭借力打力的击球,通过落点的变化结合旋转制造出不同的回球效果,一直让锦织圭处于一个别扭的位置。锦织圭想要抢上升点,非常非常想要把速度抢起来,但每次击球的效果都无法达到预期,击球始终处于不舒服的位置,整个比赛节奏按照高文的想法慢了下来。锦织圭不喜欢,非常非常不喜欢。但锦织圭也不会一直被动挨打下去。一蹬,一踏。因为有着充足的时间,锦织圭往前上了一步,不仅没有避让,而且还主动迎前,抢了一个上升点:以快制快。在强烈上旋的旋转完全释放出来之前,在击球点上升到自己肩膀之前,就已经抢先出手。然后,双手反拍快速刷起来,一个轻带,就已经完成斜线击球,尽可能将球速提起来,平击过网。一边是高文试图将比赛速度放慢下来,一边则是锦织圭试图将比赛速度提升起来。而在室内硬地上,显然锦织圭的击球策略才是正确的,然后就可以看到球场另一侧快速横向狂奔的身影。风驰电掣。从移动速度和位置就能够看得出来,高文已经提前预判到了锦织圭的击球线路,前一拍接发球的动作结束之后,脚步就已经快速朝着反手位回防,所以在锦织圭击球的时候,脚步就已经靠近中场位置了。全力狂奔!但是,高文的战术真的那么简单吗?在室内硬地将比赛节奏放慢下来?硬生生地把室内硬地当作红土来打?泽雨轩 zeyuxuan.cc

最新小说: 全职高手之最强散人 CSGO之走向巅峰 全职高手之影子代打 英雄无敌之世界新篇 传说之下,时间线之外的人 日记与鉴赏 忆之乡博物馆 帝国时代之穿越中世纪 战意无双系统 聊聊世界杯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