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莫非王臣 > 第61章 卷1-58章 卫伯和 ? 叁(上)

第61章 卷1-58章 卫伯和 ? 叁(上)(1 / 2)

次日,照例是四更早饭,五更集结。

周王师全军在对周王灵柩行完朝奠之礼后,便拔营而起,前往黄河渡口,准备今日里便横渡黄河天险。

待到渡过黄河,按照既定的行军速度,再过三日,便可抵达首都镐京。

大军约行进了一个时辰,便来在了风陵渡口,风陵渡乃黄河四大渡口之首,自是险峻无比,别有一番气势。

在这里,黄河从壶口瀑布一泻而下,出龙门直向南奔流,直到为秦岭东脉的华山所阻,这才转而奔流向东。

所谓风陵渡,是因其附近的风后之陵墓而得名的。风后乃轩辕黄帝麾下一等一的臣子,当年在击败蚩尤一役,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黄帝和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时,蚩尤作大雾,黄帝部落的将士顿时东西不辨,迷失四方,无法作战。这时,风后及时赶来,献上他发明的指南车,给大军指明方向,摆脱困境,终于战胜蚩尤。

可惜风后在这场战争中被杀,最终埋葬在这里,后来建有风后陵,也就有了风陵渡口。

风陵渡不仅是黄河之上最大的渡口,历来还是兵家必争之地。后人有诗赞曰:“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周王师在黄河岸边暂歇,准备渡水船只。在这里,黄河水势稍微平缓,南北河岸距离也较窄,不需要太多船只,便可使万余人的部队一日内全部渡河。

附近早已有晋国和魏国安排的船夫在渡口等候,不多时,所有兵马都顺利渡河,抵达对岸。

风陵渡的对面,便是渭汭之地。此地位于渭水南岸,而渭水作为黄河的最大支流,便是通向镐京的必经水路了。

从这里向西行,不到半日便到了华山脚下,一旦穿过华山,便一马平川,直通镐京。

当晚,周王师稍事修整,次日便继续风雨兼程赶路。

正当周王师大军西向回京途中,突然前方尘土飞扬,像是有大波军马在前方行军。

程伯休父赶忙对召公虎道:“太保大人,此处往西一片坦途,怎么会有大彪军马出现?看这阵势,兵车不少,是否戒备?”

召公虎极目远眺,摆摆手,苦笑道:“不妨,非敌非友。”

程伯休父满脸疑惑,循着召公虎目光方向望去,只见来军的旌旗上并无字号,只是白布,疑道:“非敌非友?那是谁?看着像是来吊丧的队伍。”

召公虎摇摇头,无奈道:“都是老熟人了。”

不一时,尘埃落定,迎面驶来数百乘战车,在距离周王师不到三里处停下,一字排开。

为首的两乘战车从大部队中徐徐前开,很快就停在召公虎主车驾跟前。

随即,两个全身丧服之人从战车上跳下,一路小跑到周王灵车跟前,“嗖”的一声双膝下跪、以头抢地。

只听那二人大声嚎哭:“天子!我等来迟一步,救驾不力,有何面目对周朝列祖列宗啊!”

最新小说: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